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三萍 《江西教育》2002,(18):28-28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  相似文献   

2.
家教荟萃     
孩子的心理疲劳不容忽视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死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活动都会感到疲劳。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所以能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3.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他们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足球赛,都会使平时  相似文献   

4.
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效果则更好。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5.
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效果会更好。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心理疲劳:对待心理疲劳应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几个知心朋友聊聊天或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同时,应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减少产生心理疲劳的诱因。疲劳不同 休息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科普文摘5则     
《教师博览》2004,(3):52-52
疲劳不同休息方式也不同体力疲劳:消除体力疲劳的最佳方法是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这样效果则更好。脑力疲劳:消除脑力疲劳的最好方法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但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心理疲劳:对待心理疲劳应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找几个知心朋友聊聊天或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同时,应讲究心理卫生,加强品德修养,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减少产生心理疲劳的诱因。———《百科知识》人脑胜过所有电脑研究人员首次计算出人脑的记忆容量,发现人脑在这方面的能力超过所有…  相似文献   

7.
现代疲劳症的原因很多,据医生们说,疲劳更可能是由于过少的活动所致,而不是过多的活动所引起的.其实增加体力活动往往是治愈人们体力消耗的一种方法.疲劳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师道》2007,(6):58-58
因为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所以消除疲劳的方式也该不同,否则不仅不见效,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体力疲劳: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疼,但精神尚好。产生体力疲劳的原因是代谢产物在血液里堆积过多,使肌肉不能继续进行有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师道》2008,(11):63-63
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消除疲劳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一味睡觉,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专家还解释,脑力工作者因长时间用脑,容易引起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而使大脑出现疲劳感,这种疲劳为脑疲劳,常表现为头晕脑涨、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等。此时,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不是睡觉,而应该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有氧运动,以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使大脑的氧气供应充足,疲劳会自然消失。专家还提醒大家,活动的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再产生体力疲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安徽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以及体力活动特点,探询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对我省大学生体质现状、体力活动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良好;课余时间体力活动偏少,每天静坐时间较长;每周规律地参加大中强度体力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能弥补由于静坐时间较长对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有些同学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同学们所说的“累”,是你们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不过,由于同学们精力旺盛,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导致的。专家们认为,有心理性疲劳的同学常有以下几种表现:1.有的同学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就喊“肚子疼”、“头痛”等。2.有的同学不愿做作业,一提作业就发憷,一看…  相似文献   

12.
庄再迪 《高中生》2009,(7):65-66
考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来了解自己是否疲劳以及疲劳的程度如何,这样就可以在疲劳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恢复自己的体力。  相似文献   

13.
体力疲劳:消除疲劳的最佳方式是睡眠,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泡脚,效果更好。脑力疲劳:消除疲劳的最佳方式是运动,如打打球,做做操,散散步,但活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14.
庄再迪 《高中生》2009,(14):65-66
测试自己的疲劳程度考生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来了解自己是否疲劳以及疲劳的程度如何,这样就可以在疲劳的时候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恢复自己的体力。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考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12,(Z1):62
人在旅途中,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是火车或长途汽车,都受到长时间单调的车轮声的刺激,使疲劳增加,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少儿,极易疲倦嗜睡,口内清淡无味,下肢浮肿等。由于旅途中的这些特点,饮食营养也发生改变,体力消耗也比平时大,饮食习惯没有规律,食物种类受到限制,如能适当注意饮食营养,则可以消除旅途中的疲劳。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有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有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采取一些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章剑和 《中学教育》2003,(10):40-40,39
心理性疲劳 ,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 ,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 ,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 ,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之所以产生心理疲劳从根本上说 ,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 ,人就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疲劳。因此 ,对三种节律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都有可能成为导致心理疲劳的原因。要想消除心理疲劳 ,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 ,还可能发展成心理变态 ,影响整个身心健康。所以 ,一旦发现学生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 ,教师应和学生共…  相似文献   

18.
凡参加运动者,只要运动达到一定的量,就会产生疲劳.只有产生适度的疲劳,才能提高身体机能.但是运动者如何才能尽快消除疲劳呢?合理的饮食对消除运动性疲劳有重要作用.由于不同运动形式产生疲劳的原因不同,补充营养的种类也不同,现介绍几种利用饮食消除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以我院校散打队参加体院杯联赛的7名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接受HiHiLo期间的自诉体力感觉等级(RPE)、心境状态测试得分和心境状态POMS积分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认为:实验期间5、6和7号运动员在实验第1周有轻中度的生理疲劳出现;此次自诉疲劳感觉等级指数(RPE)与心境状况积分之间与以往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存在不一致性;心理监控提示除1号运动员外其他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没有过度疲劳出现,同时提示训练负荷的量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上班族感到疲劳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喊体力透支,有的喊心理疲劳,总之就是浑身上下“疲软”。实际上,疲劳可能是多种疾病尤其是体内存在慢性疾病的重要信息,不可小视。造成疲劳的原因比较复杂,缓解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现请有关专家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