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2.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3.
梁婧  董彦宗  高霞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98-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传承及文化底蕴,其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关注.对高职院校进行内涵分析和角色定位,明确高职院校是非遗技艺传承、文化育人和宣传推广的天然阵地,是非遗文化实现市场转型、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链接主体,是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承扬主体.在此基础上重构功能,提出建设非遗学科共同体、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打造非遗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成立联合发展共同体以加强社会宣传推广、促进企业研发创新、实现文化资源市场转变;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以树立文化理念引领、推进多元主体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相似文献   

4.
李梦卿  邢晓 《职教论坛》2021,(1):144-150
学校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弘扬“工匠精神”、彰显职教特色的关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是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路径。在“双高计划”引领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融合,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十分重要也非常必要,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为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建设提供了全新视角,从企业的视角,基于CIS理论开展其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耦合机理及价值分析,从价值塑造、制度变革以及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合理优化路径,以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养,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创新建设,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范颖  郑珍 《科教导刊》2024,(7):8-10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已进入深水期,如何促进产教融合获得实质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文章以《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两个维度,通过文献调查法、实际调查法,探讨了职教集团视角下高职校企共同体建设的功能属性,分析了建设高职校企共同体建设的对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探讨新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之下校企共同体深化建设的策略,展现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实训中心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等实训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创新性的“校企文化”.理清高职实训中心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特色,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探讨高职实训中心文化建设体系,促进与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既凸显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又能增强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他们的职业空间拓展能力,更能促进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高职院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地方,构建校企"双核"文化,打造高职办学特色需要高职院校以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依托,在融入企业文化的前提下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地方高职院校坚持特色发展,应以立足地方、服务区域为宗旨。在专业建设上,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在师资队伍上,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上,与地方企业互动合作;在校园文化上,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但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未能从真正意义上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借助校企利益共同体这一新型载体,通过将校内专任教师"送出去"、企业兼职教师"请进来"以及校企互培共育等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开始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许多高职院校选择与企业合作,建设"校企共同体",虽然很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其社会能力却有待加强,"校企共同体"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能力的培养,力求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更好的为社会贡献出他们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影响和制约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和企业用人单位的视角,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和缺憾以及导致缺憾生成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向学校进言,对企业建言,提出了校企携手合作互助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等弥补缺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内涵、意义和途径,打造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要与企业文化充分融合与贯通。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目前我国高端技能型人才还很缺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背景,政府参与、高职院校和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合作,才能形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职院校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伴随高考生源逐年减少,在外部发展环境制约和学校内涵建设不足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其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在新形势下突破重围,政府必须优化政策,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学校自身必须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与政府、企业、行业沟通与合作,以内涵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学构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行业企业将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大的教育空间和更好的教育环境,为高职院校赢得更为广阔的教育市场和发展空间。高职院校将为行业企业不断更新、提升职工适应企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企业对职工越来越高的学历学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因此,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是培养发展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需求。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只是学校与企业“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顺应市场、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打追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基础。因此,调研了解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以及发现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是促进和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是促进和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以校企深度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为重点,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推动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和知识工厂,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农林特色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办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产教结合的载体,探索社会服务模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的共同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校企深度合作,是近两年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也是未来高职院校在生存与建设方面取得自身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以共同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校企深度合作,是从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两方面在文化层面的一次整合与碰撞,也是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深度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和谐因素的又一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