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芊 《天津教育》2012,(9):40-41
拥有使命感和目标感才能带给生命意义与价值,人们才能自主发展,人生才会充满幸福。我们的理念:"办和谐教育,为幸福发展奠基";我们的追求:用人格铸就人格,共同提升,享受幸福教育。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2.
顾园园 《小学生》2012,(9):47-47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体差异性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学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相应的目标,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均衡教育。我们应当去关注那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而不能放弃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  相似文献   

3.
闫梅 《宁夏教育》2011,(9):21-23
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在办学实践中,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探索和实施学校文化育人理念,让学校文化引领师生发展,发挥师生自身生命的最佳潜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追求,用智慧追求高品质的学校生活。一、文化育人的理念: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教育工作首先要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立足于人的发展需求,使每一个人都能按照所设定的目标学习、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提高,时刻展示最好的自我。  相似文献   

4.
在诸多的教育理论中,我更崇尚苏霍姆林斯基精致化的教育理论,即教育教学思索与行为都要精确地对准"每个人的心灵"。实践中,我以这一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管理,思考自己如何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性化管理,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欣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成长为全面和谐的人。关爱每一位学生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这是上天埋在我们生命里的金矿。故我们作为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说:青少年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一是高尚,二是聪慧,三是健康。且三者结合,方为优秀。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结合自己多年来  相似文献   

6.
培根在《论人生》中明确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通过教育,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有直接影响。"学会选择,善行天下"是织染局小学的校训,将90%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培养成"善言善行的健康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为了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让每个学生表现出气质与品格、精神与情怀,学校尤其关注环境、关注学生、关注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因此,以人为本,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办好学校,必须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对师生员工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治校之“法”。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其建设,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在现代教…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     
什么是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爱因斯坦曾提到过: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教育的对象是谁?是我们,一个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是“我们”,一个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就是说,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健康发展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具有崇高精神气质的人。当离开学校时,我们是作为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甚或工具。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每个学生去做和谐的人。当我们展望遥远而未知的未来时,惟有教育,才是答案。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人们的追求。那么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本质核心是使教育者成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的家庭、和谐的学校、和谐的人。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是针对那种在教育上的功利的、浮躁的观念,一味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重视知识而忽视德行、攀比占用优质教育资源而忽视其对个体发展的实际效用,以及对教育进行商业性盲目炒作的不良风气。总之,我们的教育要创造有利于培养和谐的人的环境。这种办学理念是和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不谋而合的。在和谐教育的原理指导下,每个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人类社会将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统一体,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  相似文献   

11.
<正>学困生是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级特有的群体。由于学习成绩差,他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缺乏自信,少有成功的体验。转化学困生是我们教师的重要工作。一、激发动机,使学困生"想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会更为有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通过创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每个学生形成积极的动机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的教师常把学生一时不佳的成绩视为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与教育龚乐进在1999年3月2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爱因斯坦自称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这在很大意义上是针对当时的教育而言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他对学校教育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他最为重视和关注的,是学校用什么样的“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他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分析,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见解。一是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强制。他坚…  相似文献   

13.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2,(Z2):51-55
【我的主张】培养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教育与人息息相关:教育指向人、为了人、提升人。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育所面对的,不是空洞、抽象的符号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的生命、情感与智慧的具体的人。儿童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命个体,其内在的生命与人格、情感与智慧的生长,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与尺度上,我们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在承传学校历史命脉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情智教育"的办学主张,并试图以"情智和谐共生的大写的人"的培养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实现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内在超越。所谓情智教育,是指教育者用自己高尚的情感和丰富的智慧营造出情智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得到培养,蕴藏的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从而培养出情智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大写的人。情智教育不等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始,我校开展了"生命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生命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生命化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人的"自主性"是人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重要驿站,让每个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主动成长,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追求。因此,学校把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内涵式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人是最宝贵的,尽一切可能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作为校长,要在全面关注学生并使其得到最大满足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参与学校管理,以达到全面、全员、全程管理之目的。一是让教师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人各有长,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的课上得好,有的班管得好,有的活动组织得好等等,作为校长,要善于发掘每个教师的长处,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教育首先应塑造和谐的人。和谐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人性化教育生命性的教育。它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家的奥秘     
本期主题:学会约束自己编辑心语: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里,比如家庭、学校、班级等。任何一个集体都是有"游戏规则"的,只有大家共同遵守统一的"游戏规则",这个集体才能和睦、和谐,合作共事。这就要求每个成员自觉地约束自己,使自己融入这个大家庭,并对这个大家庭负责!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主题应该是和谐的人,而培养和谐的人需要实施和谐教育。所谓和谐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发展需求,在和谐基础上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9.
题记:难忘2002年,中国队的"快乐足球"让我们的足球队员在世界杯赛场上得到了一次拼搏的机会,使队员们清楚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同时也对足球未来充满希望。米卢的"快乐足球"是一种思路、一种风格。沿着这种思路与风格走下去,可以让我们距离目标的实现会更近一些。教育也应如此,不要以一场考试分胜负,而应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知其心,救其失",扬长避短。由此,我尝试把快乐的学习方式融入到了我的音乐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寄语     
正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人、成就人。让每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教育理想。发展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每一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和关爱,拥有成长的尊严,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更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引导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成长、成才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成就每一位教师,使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人生中获得社会的尊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