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大师们之所以能留下不朽的传世佳作,为后人所景仰,都是缘于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功夫。读万卷书指的是知识的积累,行万里路指  相似文献   

2.
作文的确源于积累。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留心生活,二是广泛阅读。两方面有机融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累越丰厚,习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越能妙笔生金花。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小学生作文常感为难,有搜肠刮肚之苦,捉襟见肘之窘,勉强作文,或是言之无物,或是语言贫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语言和素材的积累。 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欲求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广泛开源,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观察生活和阅…  相似文献   

4.
阅读,在传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从量的积累看,要求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质的转化看,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现代语文教学必须走出老路。要注意语感培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升阅读品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方法。学好语文,不只是靠课堂上的“教”,还要靠“读万卷书”的知识积累,“行万里路”的生活阅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古人的经验值得重视,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广泛的阅读和协作训练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就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它不仅丰富了孳的人生阅历,而且还会比在屋里读书的人体验得更深,我自身的知识积累便来源于行走。”  相似文献   

8.
黄春慧 《考试周刊》2009,(20):63-63
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而读写又离不开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交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正是说的“读”“写”与“交往”的关系。因此,多年来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并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阅读积累存在的问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语文积累,确实是语文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自课改以来,“积累”一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语文教学似乎确实走上了一条“重阅读、重积累”之路;但细究一下,却发现我们所说的“积累”,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这样的“鸭梨”那样的“伤”,却并不妨碍我们认定这是一个好时代——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我们正在实现!  相似文献   

11.
赵风艳 《成才之路》2012,(17):30-30
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一大难题。看着写作时大多数学生皱着眉头,提笔难以下落,"不知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的状态,自己就在教学中一直摸索着作文教学的技巧。通过多年的教学,也积累了一些引导学生写作的经验。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切记急于求成。一、阅读是基础,扩展阅读范围,积累写作素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小学生,在学好教科书的同时,对课外书刊的阅读,是他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写作离不开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开"源"就是要开掘作文的源头,把作文训练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流"就是要引导学生多阋读、多积累,把作文训练跟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源"和"流"一起抓,才能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学者常勉励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看来,这两句话是有意义的,“读万卷书”可以获得间接经验,“行万里路”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于一个人的认识过程来说都是必需的,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古代的学者当然不可能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高度来认识读书和行路的关系。但他们在自已的治学过程中却深切地体会到了读书和行路的重要。这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学习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第一步 :教导学生“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实践证明 ,生活单调乏味的学生写不出好文章 ,甚至写不出文章。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教导学生“行万里路” ,即把自己置身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其创造条件 ,甚至对学生的生日聚会、结伴郊游、谈情说爱、上网聊天等可能有些负面影响的生活 ,也不生硬地禁止 ,而是正确地引导。文章需要多种生活营养的滋润。如果中学生作文 ,写人除了写爸妈就是写老师同学 ;记事 ,除了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 ,就是编造失真的感情故事 ,那是学生写作和教师写作教学的双重悲哀。…  相似文献   

1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厚积而薄发。”这些古语都强调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强调了读是写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我树立大语文观,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他们提高认识,充实人生体验,打开情感之门,写出个性之作,体验写作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彭锡林 《教育文汇》2010,(12):16-16
适当组织中小学生远足有很多好处,古人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嘛! 令人遗憾的是,从2000年开始,很少有学校组织学生远足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道出了作文的真谛:写作离不开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生活是"源",阅读是"流"。开"源"就是要开掘作文的源头,把作文训练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易于动笔,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最核心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中学历史教师欲有所成就,就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万条理,结万种缘”。  相似文献   

19.
培养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阶段的关键所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扩充词汇量,修正语法,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它不但耗时多而效率低,而且长期难以改观。其原因何在呢?按学生的话说,就是“无材料”、“不会写”。这两个原因归结起来,实际上前者主要是说学生本身缺乏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后者则主要是指教师还缺少应有的系统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