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对石家庄市城乡两所中学的389名在校初中生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儿童版的测试和一般资料的收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子女的性别、来源、学习成绩和父母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所从事职业等因素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我们对石家庄市城市、农村两所中学389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男女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差异,初中男生更多地感受到惩罚严厉和过干涉过保护的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同时,也更多地感受到母亲的偏爱。2.城市和农村的父母教养方式也存在差异。3.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个性之间的关系。对 1 87名初中生施测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威廉斯创造情意测验 ,结果表明 :在创造个性方面 ,初中生的优势创造个性是挑战性 ,劣势创造个性是想象力 ;女生的创造性人格明显优于男生 ;初一被试好奇心明显优于初二被试。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教养方式 ,被试都认为情感温暖维度出现频率最高 ,惩罚、严厉最低 ;认为母亲给了更多情感的温暖 ,而父亲更为严厉 ;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认为父亲对于自己有过多的拒绝和否认、母亲对自己过于严厉 ;父母教养方式没有因为被试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个性之间的关系上 ,总的来说 ,父母的情感温暖有利于创造个性的良好发展 ,而拒绝否认、严厉惩罚等消极维度则不利于创造个性的发展 ,不过 ,以上消极维度视其来自于父亲还是母亲而对创造个性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5):21-22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育和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模式,集中体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本文通过探讨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针对教养方式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改进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某中学8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是提出科学可行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结果:大多数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处于正常范围,父母教养方式一致性程度较高,在性别和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的惩罚、严厉维度上,非独生子女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结论:一致性程度比较高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对两类家庭成长的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用问卷调查法对不同水平学校(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548名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及父母教养类型的比较发现,普通中学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消极,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的干涉和拒绝更多,而感受到的父母的接纳和保护相对较少,就教养类型而言,普通中学被试的父母教养类型更趋于消极,重点中学被试的父母教养方式则总体上比较积极。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张振松 《文教资料》2006,(4):125-126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发展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其子女发展的方方面面,而在心理素质方面的影响尤其关键,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因此,提高父母自身素质和修养,是培养子女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运用信任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湖南的两所中学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初中生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只在依赖维度上女生略高于男生,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整体上,独生子女的人际信任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人际信任总分及依赖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而父母离异的初中生比父母未离异的初中生更多感受到母亲的过分干涉与过分保护。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消极的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利用本校学生个性记录资料,对在校高中二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个性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利于子女个性健康发展,而父母过多地惩罚严厉、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过度保护,会造就子女不良个性形成。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289名就读于西藏自治区的初中生进行了测试,考察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水平总体较低;(2)西藏初中生逆反心理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在限选的情绪反应及抑制外来影响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父亲严厉惩罚、母亲拒绝否认、母亲严厉惩罚在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父亲严厉惩罚正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负向预测初中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9—16岁中、小学生气质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中小学生气质量表》对云南省9-16岁中、小学生气质类型的分布状况。以及气质特征的年龄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9—16岁中小学生气质类型的分布在性别上存在差异,而存城乡间不存在差异。男女生存两种气质特征上存在差异,城乡学生在一种气质特征上存在差异,9-16岁中小学生的气质发展已进入稳定阶段。本还在讨论部分对教师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对于教育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心理幸福感问卷、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量表对950名城镇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2)家庭环境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呈显著相关;(3)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家庭组织性、家庭知识性、父亲过分保护和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能联合预测城镇初中生幸福感31.6%的变异量.从而得出,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与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两者能够有效地预测城镇初中生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案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新课程基本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本文首先对学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诠释,目的是为后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情况,对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调整意见中 ,新增加了“物理实践活动” ,本文对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探讨 ,并给出了多个操作范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学业求助量表》对633名初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初二、初三年级学生的执行性求助极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二、初三年级间差异不显著;2.重点学校学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普通学校学生,而普通学校学生的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却极显著高于重点学校;3.女生的工具性求助极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回避求助显著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心理教育活动课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现实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验教学研究。实验证明心理教育活动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学困生普遍存在.转化学困生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阐述了转化学困生的途径与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以期与同行继续深入探索,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感性认识,对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电学实验进行改进,以期更能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育革命的终极目的是学习的革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切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发展和健康成长。本阶段通过对学习现状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揭示欠发达地区初中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探究其形成原因及改良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