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感知各种声音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看你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学校放眼保健操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一一读长征——领袖的气势师:同学们好!请看屏幕。认识这个人吗?生:毛泽东。师:你们了解毛泽东吗?生:他是新中国的主席。生:他带领人民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师:是啊,他是一个了不起的领袖。同学们,声音可以传递情感。(板书:声音)我们一起恭恭敬敬地呼唤他的名字!  相似文献   

3.
王闯 《四川教育》2004,(11):34-35
[案例] 1.开展游戏,引入新知.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数一,同学们就拍一下手;老师数二,同学们就拍两下手. 随着教师"一、二,一、二……"的口令,教师室里发出"啪、啪啪,啪、啪啪……"有节奏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案例】《安塞腰鼓》教学案例 我先叫同学们合上课本,然后播放无声的安塞腰鼓表演视频。这时有学生喊道:“老师,怎么没声音。”  相似文献   

5.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的第一课。声音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现象。至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一般没有留心去思考过。基于学生这样的实际,教者设想从学生非常熟悉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经历“倾听声音”、“制造声音”、“认识声音产生时物体的变化”等一系列研究声音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而得出“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的科学结论。一、倾听声音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什么了?(教师示意上课铃声)生:上课铃声。师:上课铃声在提醒我们干什么?生:该上课了。(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师:同学们,生活中除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声音既熟悉又充满好奇。初中物理教材把《声现象》作为同学们接触物理世界的第一堂课,就是希望通过探索声音的秘密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课程标准》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是:(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4)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在这里给同学们梳理一下复习本章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敏锐的耳朵。靠耳朵,我们聆听到了这世间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靠耳朵,我们领略到了尘世生活的缤纷与奇妙。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的耳朵经常听到哪些有趣的声音?可以模仿一下吗?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继《辨听声音》之后,在同学们已认识了不同物体会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础上,关于声音的又一探究主题。教材按照“提出问题-获取事实-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实验分析-归纳结论-应用拓展”这一发现式探究活动的程序组织内容,共安排了两个活动:观察发声的物体;自制小乐器。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篇课文不重要,请同学们课后自读";"这篇课文中内容考试时考不到,我们不讲了";"这里有个高考知识点,非常重要,请同学们一定要掌握"……诸如此类的声音虽不是充斥于语文课堂,却也是屡听不鲜.有些领导对此大加赞赏,且美其名曰"渗透高考意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笔者对"时时渗透"尤其是"及早渗透"现象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所见了她美妙的声音。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1.了解打击乐的音色特点。2.感受音乐《鸭子拌嘴》。教学目标:通过听听、想想、敲敲、画画、动动,了解打击乐的音色特点,由此想象《鸭子拌嘴》的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1.认朋友(介绍打击乐器)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一下?生:想(生猜测是什么朋友)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并逐一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小钹、大钹、木鱼、沙球、云锣)3.仔细听这几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并把它们的声音画出来。(1)师:这是木鱼,请听听它的声音,你能把它的声音画出来吗?生:声音还能画出来?师:…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响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森林中的声音)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神耳朵",能告诉我,刚才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汇报)  相似文献   

13.
师:来得突然——跟着那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那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轻轻悄悄地来了……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读写山雨声音的这段文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好!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相信同学们上课的表现,一定会让老师更加高兴的,你们说是吗?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送给大家。(出示课件,播放音乐《老鼠爱大米》)师:怎么样,喜欢吗?生:喜欢。师:听到这美妙的声音后,你们想知道什么?(板书:问题)生1:我想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2:我想知道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还真多,要想知道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还要掌握它的研究方法。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15.
分数二重奏     
分数,一个同学们躲不开的话题。每次考试完,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本期小鬼擂台,我们一起来聊聊分数,听一听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回声》课堂教学纪实及点评执教者:青岛市实验小学杨屹点评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师:(板书“声”)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字?生:声。师:平时同学们听到过什么样的声音?生:河水流动的声音。生:鸟的叫声。生:小提琴声。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平时,我们听到过各...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小时候,常听奶奶说:有一种花,它只在清晨开花,当太阳一升高,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时,它便悄悄地合起来了,而那花开放时,还会发出叮叮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分数二重奏     
分数,一个同学们躲不开的话题。每次考试完,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本期“小鬼擂台”.我们一起来聊聊分数。听一听同学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一个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然而,让学生从知识层面对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有所认识则需要有效的教学设计来逐步展开.本文将谈谈初中物理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教学展开,会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与验证声音的产生及传播原理.一、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探讨导入新课声音在实际生活中太常见,学生们在接触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都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如何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于声音的产生及传播从理论层面有准确的了解与认识,这则需要以有效的课堂教学逐步展开.首先我会通过和学生展开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新课导入.师: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中,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向大家提两个小小的要求:(1)朗读课文的时候,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时候,挺起胸,声音要响亮;(2)你必须使用麦克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