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淡水资源与水质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一个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我国有众多的河流、湖泊、水库,它们在灌溉、航运、发电、工业与居民供水、美化环境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地区性水资源匮乏、水质污染严重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河流、湖泊与水库是我国淡水资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总径流量达2.6亿立方米,占全球河流总径流量的6.6%,为世界上6个总径流量最丰富的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资源环境问题骤起,而尤以关系国计民生的水资源短缺和质量下降更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水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稀缺性资源。这是因为在过去的50年内,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使世界淡水用量增加了4倍,水资源危机已波及到世界2/3的国家和地区,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的发展,尤以农业为甚,而且未来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在我国,由国情决定了处于基础产业地位的农业,在当前和未来将长期受水资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原本世界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就有限,加之人们对于水资源的使用毫无节制,甚至在全世界各地都存在各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导致目前世界水资源普遍匮乏,一些国家的用水甚至出现了危机,对此,为了更好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进行完善水资源的管理方法,同时提出一些相应的节约用水的有效措施,以节约用水保护国家能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全世界的资源供应日趋紧张。21世纪的国际冲突,将越来越多地带有资源争夺的背景。除了传统的对石油资源、渔业资源等方面的争夺外,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将日趋增多。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国家的淡水资源已越来越缺乏了。毫无疑问,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缺水,都是生死攸关的威胁,因为水是人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少军先生,就有关问题征询了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淡水资源的紧缺日益明显,中水回用作为当前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迅速的发展,中水回用技术已在全世界各个行业广泛应用,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世界上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大多是在河流或湖泊的沿岸发展起来的。水是自然界再生产过程和社会劳动再生产过程都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和都市化的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长,世界上许多国家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和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了缓解或避免出现水源危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水资源的特点,并结合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研究,制定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一般是指通过水循环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并且易于为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人们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资源,但是,现阶段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更是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国家之一。工业的发展使得水污染程度逐年恶化,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更加的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工作,采取合理的污水治理措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对城市污水治理措施与治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衡量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要考虑其有效经济产出,而且要考虑到被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掉的负效产出。通过对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耕地、开采的农用淡水和化肥等主要农业资源消耗系数的计算,可以评估该国或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效率,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平均消耗系数为2.15m2/kg粮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开采的农用淡水的平均消耗系数为1.102m3/kg粮食,化肥的平均消耗系数为0.069kg/kg粮食,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0%和197%,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农用淡水资源和化肥资源利用效率很低。针对较高的耕地资源效率和很低的水资源、化肥资源效率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中资源效率至上的管理战略:①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在今后50a内不跌破1.29×108hm2;②管理日趋势短缺的水资源,关键在于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更新我国沿用数千年的传统自流灌溉技术,另一方面则须提高“人为廉价灌溉水”的价格。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是贫国,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所以,怎样有效地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资源总量很大,但人均量很小。根据国家水资源长期发展规划,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持续利用地下水,使淡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现就齐齐哈尔市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与此同时水资源又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这两者之间形成的矛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突破这-瓶颈,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淡水资源匮乏,人均占有量更少,城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为人们树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观念,就必须运用科技手段实现有效节水。一、设计目的城市家庭排水可分为污水和废水两种。污水是指由卫生洁具排放的有色、有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br〉 的淡水资源极为稀少,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如何将其他水资源转化为可饮用的、对身体有益的淡水资源,成为人们急需思考的问题。在科技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设计了雨/雪自动净化功能性离子净水器。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众多,淡水资源相对贫乏,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含有各种化学品的工业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纷纷排入江河、湖泊,造成了许多淡水水源的严重污染。水环境质量的恶化,直接影响了居民饮用水质、渔业养殖与农田灌溉。据推测,到21世纪,淡水资源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将会更加缺乏,最终必然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开展水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就我国国情来讲,尤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之灵。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样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对自然的侵蚀。工业化的有害物质逐步增加,污染了大量水资源。地球上的淡水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在我国有许多地区的水资源都无法满足当地人民维持生命的需求,所以我国伟大的领袖共产党人们近年来大力提倡"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希望通过利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来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由此可见,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对于国家建设、保护环境是很重要的。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干旱和浪费等原因,全世界的淡水用量在迅猛增加,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43个国家严重缺水.全球严重缺水地区占整个陆地面积的60%,有17亿人饮用水不足,很多人甚至靠饮污水度日,因此而生病的多达5亿人.  相似文献   

18.
开发海水     
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进入21世纪,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应是水资源匮乏。水资源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尖锐,将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举步艰难。根据统计,全球8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供应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我国目前的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有120余个城市缺水,至少50个城市严重缺水。2002年夏季,黄河断流处已上延至河南省境内。黄河流域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01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6。在全球11个最贫水国  相似文献   

19.
淡水资源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国家、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而淡水资源十分紧缺,因此应当优化水资源的利用结构,完成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臭氧-活性炭技术是一种极佳的污水处理技术,其催化剂与氧化剂制备简单,效率高,能够很好的达成循环水的各项指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对臭氧与活性炭联合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对臭氧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臭氧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手段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生活、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都离不开水。水也是其它物质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面对紧缺的资源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作用,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问题,合理利用水资源,让有限的资源能够可持续的发展,是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