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理性化是贯穿马克斯·韦伯思想的主线,西方法制现代化是日益形式理性化的过程,理性化的官僚制度也是当代世界最普遍的管理和统治方式。本文拟从法律的含义、统治的合法性原则及统治的类型、形式理性法与理想官僚制度的构建这几个方面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进行阐释,并论述其思想对我国当代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教育对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3.
理性化是贯穿马克斯·韦伯思想的主线,西方法制现代化是日益形式理性化的过程,理性化的官僚制度也是当代世界最普遍的管理和统治方式。本文拟从法律的含义、统治的合法性原则及统治的类型、形式理性法与理想官僚制度的构建这几个方面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进行阐释,并论述其思想对我国当代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律职业教育时法治的最根本的、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实现对法科学生这一准法律人群体的法律信仰培植.法律职业教育的法律认知机制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以及法律批判精神促进法律的科学化和法律理性化,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外在条件;而法律职业教育为相信和怀疑能力的形成提供知识基础,激发信仰意识,提供信仰目标和依据,则是法律人法律信仰形成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法律的合理性 --韦伯的法律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作者研读了马克斯·韦伯的著名述著<经济与社会>后的一些感想.文中从法律的含义、统治类型与法律的关系、法律的合理性内涵以及合理的法律与理想的官僚制度四个方面对韦伯的法社会学思想进行了阐释,并揭示了其对现代国家治理理念的重要启迪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与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价值就是法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满足人的主体需要的一系列属性。它包括实质价值和形式价值两个层面。认识和研究法律价值,有助于调动人们对立法,执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并投身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有助于从观念到行动使法治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传统与现代法律价值精神存在相互冲突的因素,必须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中,摒弃传统法律价值中的沉渣和糟粕,大胆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使中国法律价值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7.
合理性概念是韦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但该概念包含着内在的冲突性。在哈贝马斯看来,合理性概念不仅仅是研究韦伯学说的主题,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亦是韦伯对马克思的回应。基于此,哈贝马斯对韦伯的合理性概念加以结构性解读,以便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和韦伯关系加以理论的区分,试图划分两者理论的内在界限。  相似文献   

8.
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是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一直以来形式法治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主导。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对体育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超越。以人为本、和谐体育和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体育强国目标的主要内容,它们所蕴涵的体育权利、公平、正义价值诉求具有重大法律意义。为了回应体育强国目标,体育法治建设应该在以下诸多方面做出努力:突出正义价值的首要位置;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律体系;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加强体育法律文化培育和加快体育行业自治建设。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6,(2):97-104
围绕"司法能动"与"司法克制",学界逐渐形成了"形式方法论"与"实质方法论"之争。从法治的层面看,两者之于推动法治进程的作用有限:一方面是由法律方法自身属性所决定;另一方面是现有的政体格局以及宪法司法实践的缺失所导致。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方法的筹谋是不重要的,相反,在现阶段司法应持守"形式方法论"的主张,因为它仍具有守护30年来法治建设宝贵成果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的法制现代化的是一个日益形式合理性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生既有裁判方式的变革、法律教育的方式、法学者群体的形成、法律实务者的利益取向、对罗马法的继承等内在因素的驱动,也受政治权力、经济条件、宗教的理性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他的考量对于我国法制现代化的启示有:将政治权力对法制现代化的主导地位纳入法治机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形成具有独立利益主张的市民阶层;法律职业者共同担负起推动法制现代化的使命;基于我国法制现状正确定位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法律论证:概念架构与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论证是法律交涉活动的主体在法律交互活动中运用法律理由并通过一定的证明方式对论证客体的合法性、合理性证明。法律解释为法律论证提供前提性条件,法律推理则与法律论证构成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法律论证作为一种实践理性活动,具有目的性、合理性、实践性、形式化和限制性等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法律理性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理性化是西方法律文明从古希肛以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当代法治国家正当程序原则的普遍化和对后现代法学之“元话语衰落”的追问,表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实体理性思想经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后半叶的两次挑战,正在出现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性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及人类解放的思想,从另一个侧面深化了法律理性,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旗帜。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即法治理性化,其实质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通过确立基本的法律理性原则,实现正当程序的理性化,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类解放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13.
逻辑的形式化是对自然语言推理的程式化、模式化、符号化 ,其实质是精确化、抽象化。抽象化到一定界限 ,它会脱离自然语言实际。实质蕴涵怪论、道义逻辑中的罗斯悖论以及认知逻辑中的厄勒克特拉悖论 ,都是抽象化、形式化的结果。要消除这些悖论 ,摆脱形式化的困境 ,就要由抽象回到具体 ,回归自然语言 ,研究自然语言概念、命题及推理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14.
版权用尽是复杂的法律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被认为是WTO法中的难题,在世界各国中争议也很大。传统的观点从法律正义的角度出发,大多反对版权用尽。其实,法律正义是发展的,是回应社会现实的。当我们从法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版权法中权利的垄断与垄断限制、公平与效率、秩序与自由这些基本的法律范畴时,对于版权用尽的制度安排问题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版权用尽在法律上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制度。这不能不引起立法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乐观的司法信念是刑事错案频频发生的逻辑原因;司法证明具有或然性,而诉讼却又具有终结性,乐观司法信念依然无法适应于这种裁判悖论的发生。建立在司法证实的不确定性和确证信念基于盖然性证实是可错的基本逻辑认识,理性司法在事实认定过程中的选择必然是谨慎的。在司法证明过程中树立谨慎的司法信念,需要构建相应的司法规则和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代转型与悖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前提。“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实现每个人正当合理的价值目的追求,更要求人们承担起与之相应的社会道义责任;只有在价值目的与社会道义的动态平衡的张力之中,才能确保“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社会正义秩序的长期稳定和社会道义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重叠共识”:课程改革合理性诉求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共识"是罗尔斯针对理性多元论的事实,为民主社会稳定存在并达到秩序良好,用以解决理性分歧的一个基本理念。我们需要汲取"重叠共识"的思想方式,来回应课程改革多种"声音"并存、课程改革的"正义"以及"复杂性"的诉求。确立"相互承认"的思维方式,展开民主协商的对话,合理地使用各种权力,是课程改革达成"重叠共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直观与逻辑矛盾的加剧源于非欧几何的发展,因而在数学中推出了模型方法与形式化并试图以此避开悖论.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ck trial, regularly used in legal education, to students of criminal or civil justice. The mock trial can be taught as a independent course or as a part of any course which deals with the criminal or civil justice system.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goals and benefits of the mock trial for justice students. These include provid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justice system and whether it needs change, learning about litigation and legal issues in the justice context, us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orking as a group, and shaping the course of their career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