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发散性思维在人的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倡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在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正>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即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变式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找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敏捷,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思路开拓,具有产生多种新颖思路的能力;思路灵活,应变性强,具有创造性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4.
赵晓伟 《学周刊C版》2011,(7):164-165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常说发散思维,何为发散思维呢?从理论上说,发散性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也就是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使知识串联、综合沟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徐成贤 《教育导刊》2004,(19):49-50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进行辐射状态似的思考和联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会聚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渗透,是辩证统一的。物理教学应该培养有思维头脑的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形成会聚思维,又要交给学生开启发散性思维的钥匙,并诱导其再辐合,再发散,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 ,不仅可使学生解题思路开阔 ,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意识。所以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展开想象 ,敢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善于启发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多层次进行尝试 ,寻求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1 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根据题目的条件 ,提出不同的问题 ,促使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展开联想 ,使学生的思维多方向、多层次地进行发散。例如 ,在复习“工程问题”时 ,我出示了以下…  相似文献   

8.
发散性思维从思维方向上看,指的是在一个问题面前从多种方向、各个角度去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本文就平面几何教学中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做法谈笔者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依据,朝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寻求答案的思维方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思维具有三点品质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流畅性指思维的畅通少阻,它能反映思维的敏捷程度;变通性指思维的灵活多变,它能反映思维的灵活程度;独创性是指从新的角度和不同方向打破常规,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唐咸义 《初中生》2002,(5):40-4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发展我们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应大胆、多向地展开想像.认真体会下面一道题的各种解题思路,对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发展我们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多样性解答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应大胆、多向地展开想像.认真体会下面一道题的各种解题思路,对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展开,以获得不同的思维结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发散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中,我们可具体做好如下的三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份。”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展开思维活动时,围绕某个中心问题,最大限度地开拓思路,进行辐射状态似的思考和联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物理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采取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策略,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流畅性是发散思维的基本…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从心理学上讲,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想象和联想这两种发散思维方式则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发现别人未曾发现的生活真谛,体味到独到的对生活的审美体验,是区别阅读和写作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他们就有可能言人之所未言,出人之所未出,从而变口水文章为美文。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性思维也叫做求异思维或扩散性思维,是指针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出发去思考解决此问题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基础。笔者阐述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求得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又被称之为求异思维、分散思维,它是与集中思维相对应的.学生解  相似文献   

17.
在提倡素质教育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关键。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答案的过程。其实质是:创新、求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下面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根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可把思维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指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产生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而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小学生往往分析问题能力较差,思路狭窄,方法单一,常出现定势思维。因此,激发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时髦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个创新的民族才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民族。同样,教学也需要创新,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什么是创新思维呢?简言之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可能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的特点。集中思维又叫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0.
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因而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据此,笔者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