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志上与下     
热闹。两个字足以形容近期的杂志圈。 先是胡舒立率大部人马出走,震惊传媒圈。有说因理念之争,有说因利益之争真相如何,双方都闭嘴不言。  相似文献   

2.
灾害来临时,各级政府开始主动发布一些信息.从各种案例可以看到:如果把政府发布信息看作一个"圈"、媒体发布信息也看作一个"圈",大量案例让我们看到:这两个"圈"在很大程度上重合,同时也有很大程度的不重合.可以说,这不重合的程度有多大,就留下了多大的政府与媒体加强沟通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学说,并重点对"图书馆及其事业说"和"知识说"之争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自己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及确立原则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缅甸时报》创始人之一、该报总编辑澳大利亚籍的罗斯·邓克利2月10日在仰光遭拘留,疑军人集团插手媒体内部的权力之争。据官员和经营合伙人说,邓克利是在去东京出差返回时被扣留的,现被关押在缅甸的永盛监狱。英文《缅甸时报》是该国唯一有外资的报纸。邓克利分别在缅甸和柬埔寨工作。他也是《金边邮报》的出版公司邮报媒体集团的主要股东。一名合伙人说,邓克利是因签证过期,违反了移民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对于龙舟竞渡的渊源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图腾说、勾践说和屈原说,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以祈求平安和纪念屈原说为标准。本文主要对春秋战国时期龙舟竞渡历史起源之争作一个全面论证,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 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  相似文献   

7.
胡啸 《声屏世界》2001,(6):17-19
当前因新闻报道是否侵权的官司不断,甚至出现了“告记者热“.纠纷主要集中在公民、法人状告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作者侵害其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之争上.……  相似文献   

8.
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是在互联网社交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电子图书传播现象.因网络圈群本身形成和运作的特点,使得所涉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特点迥异于传统电子图书著作权保护.为有效解决网络圈群众筹电子图书带来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应从电子图书资源有效供给,社会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圈群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行为边界与责任追究,集体管理组织和专业监测机构的作用发挥等几方面进行探求,助益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田川 《新闻世界》2009,(12):88-89
有人把半岛电视台比作是“海湾的CNN”,也有人说CNN是“美国的半岛电视台”。不管哪一种说法更有说服力,二者之争是体现东西方媒体争夺话语权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府花费8年时间、耗资数亿.构造了北京奥运会的安保网;比赛场馆周界圈、奥运村周界圈、大北京保卫圈三个层次的防控圈。在场馆中,有来自高科技设备和“人海战术”的保卫;奥运场馆周边3公里内,均被划入周界控制中;而在北京全城.因摄像头高密度覆盖,5年内银行没有发生过大的事故  相似文献   

11.
记者受到侵害,往往因负面新闻而爆发,跳出近期几个事件本身,根据我在财经媒体圈了解到的新闻媒体生存现状,我想媒体和记者个人都需要进一步反思负面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向含笑 《新闻传播》2023,(2):117-118
“饭圈”是粉丝群体因追逐同一偶像而结成的网络社群。在“唯流量”论、“饭圈”资本化等规则裹挟下,加之平台和技术的鼓动、“绑架”,粉丝深度参与畸形造星模式之中。当前主管部门重拳整治“饭圈”乱象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后饭圈”时代仍有诸多环节需要深挖、整顿。如何继续深入做好文化引导,构建良性文艺生态,值得多方积极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一场原以为平淡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在最后十天突然逆转,英国在分裂的十字路口胆战心惊地兜了一大圈。9月19日,结果出来,55%险胜让卡梅伦松一口气,但在弥漫全英国的释然气氛中,过去两年多因“苏格兰独立”所引发的种种困惑依然存在。公投虽然说不但英国已被深刻改变。英国修复伤痕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一位搞科学的朋友到我家侃山.说到了近来出现立法是否提"伪科学"、中医是否属科学之争,他感叹道:"现在伪科学开始泛滥啦!什么'永动机'水变油',都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7,(3):14-15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宫二与叶问约战,宫二环顾辉煌的金楼,说了一句很漂亮的台词:可惜了这一屋子的精致.叶问当即表示:功夫是纤毫之争,真要打坏了东西,就算你赢.著名编剧史航后来评论这个细节时说:如果这时候,宫二抄起桌子上一个茶盅,直接往地上一砸,咣当哗啦,说“那你输定了”呢? 当然,宫二和叶问,都不是会砸茶盅的那种人,因此才能够留下那样隽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笔者针对周久凤先生关于"'研究对象'之争源于不同视角"的分析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必须是对图书馆本质的准确揭示,而图书馆的本质是微观的、固有的、稳定的和惟一的,它不会随时空变化、图书馆形态变化而变化,"研究对象"也不会随研究者视角的不同而呈现为多样化.笔者关于以往"对象说"类型的划分是合理的.周先生没有真正理解"馆藏知识的传播"."研究对象"之争并非源于"不同视角",而是源于尚未准确揭示出图书馆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冷凇 《声屏世界》2004,(10):55-56
自纪录片诞生之日起,便有流派与定义之争,经常可以在英国和西方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不同大学的纪录片研究学者,为了某一部作品是否划入纪录片范畴,或者到底划入哪一类纪录片范畴而争论得头破血流。纪录片形式传人中国之后又在流派定义之争的基础上,附加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定之争,大大小小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唇舌之战似乎也都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其实,西方电视传媒本是没有专题片一说的.专题片可以说是中国国情下的特殊产物,讨论其界定的意义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如果集中精力对比讨论一下中西方纪录片的几种特殊形式及其特点,也许会对我们今后的创作给予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工作是我钟爱的职业,一晃在这一职圈中干了30年.有时听人说,单位里有本事的走了,没本事的才长期在一个单位不动窝.我想,我就是"没本事"的一类吧.不过,30年走过来,有苦有乐,有舍有得,重要的是学到了那些在单位间跳跃中学不到的东西,也完整地经历了出版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的播与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近二十年的探讨,究竟谁更有利于新闻有声语言的创作实践,笔者认为: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评判标准,并相应地把这个标准固定在一定的理论前提上,方能使播说之争早一些有个圆满的定论。  相似文献   

20.
饭圈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迫切需要多元视角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文化区隔为理论基础,从新媒体环境的传播视角出发,通过考察新媒体环境生成的偶像异化、粉丝非理性、群体极化三个饭圈文化特征,着力发掘饭图文化造成的情感模因、圈层争夺、技术支配三个文化区隔特征,并提出破解区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