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一部分记手头老有写不完的稿子,显得很“富有”,而另一部分记却老在埋怨没东西可写,这种差异体现了一种新闻捕捉能力的高低差别,实质上就是新闻敏感强弱之别。  相似文献   

2.
一说起新闻改革,总要谈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可“减少”是“减少”,毕竟还是要“报道”。而况作为基层党报,有时还难以“减少”。好,你“减少”了,他(通常是秘书)一个电话打过来:“怎么不见报?嗯,是不是我们这项工作不重要?”你敢说书记、市长(包括一大排副的)的工作不重要吗?不敢吧。老实说,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地减少领导活动报道。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领导活动的报道一直困扰着新闻传媒,影响了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因此,改进领导活动报道,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新闻传媒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综观今年以来的新闻传媒,各级领导以自身的行动积极支持新闻传媒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领导活动报道的数量过多,篇幅过长,空话、大话、套话的新闻明显减少,但是,要从根本上改进报道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改进领导活动的报道,首先要从大力减少会议这个关键问题入手,使各级领导干部从“会海”中解脱出来。大力精简各种会议报道,除重要会议外,类似开工、开业典礼、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领导活动、各类会议,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工作,是党报的重要新闻源,也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如何避免政务报道的一般化、常规化、程式化,在政务活动中捕捉到新闻,以鲜活、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来实现政务导向作用,是党报普遍面临且常抓常新的一个重要课题。沈阳日报编采人员近一个时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2005年10月份《沈阳日报》的政务报道为例,细细品味探索实践,可以从中感晤到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要善于捕捉政务工作的创新点。捕捉和报道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之处,不仅可以提升报道的新闻性,同时对面上的工作也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同样是参加会议的记者,为什么有的能抓出很精彩的新闻,有的只能是会议程序加领导讲话简单交差?关键在于发现的能力,需要记者有一双敏锐的“新闻眼”,善于捕捉会议中的“亮点”,从“会海”中捞“活鱼”。  相似文献   

6.
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所在。如何在思维方式和写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将领导活动报道写得有声有色,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笔者以《合肥日报》为例,谈一下地方党报如何做好领导活动报道。求新:把领导当成一本书来读所谓"求新",就是善于捕捉领导  相似文献   

7.
一、从大量的领导活动中选取能激起读者共同兴趣而又重大的新闻事实进行人性化的报道。据调查,大多数读者对报纸,特别是基层党报中生硬呆板、高高在上的领导活动的新闻最反感,如重要讲话,一二三四,或指出强调等等。而读者对有着共同兴趣的、文笔活泼清新而又不拘泥于程序的领导活动报道就感到亲近、可读。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羊年年底来到重庆视察,  相似文献   

8.
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是媒体的重要新闻来源,有关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大都是通过会议发布的。新闻报道如果离开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也会缺陷。但是,会议过多过滥,已被称作“文山会海”,成为一种公害。因此,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势在必行。如何改革会议报道?也是新闻报道改革的重头戏之一。笔者认为改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应该从以下方...  相似文献   

9.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除了跑会议、动态、领导活动的时政记者外,多数记者每天都在为缺乏新闻线索而犯愁。有的眼巴巴地等着主任分派任务,有的等着“捡漏”——时政记者跑不过来的动态活动。有的外报找观点本地找例子,有的一筹莫展……新闻线索在哪里?结合30年的记者采访实践,理出了获取报道线索的14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这类报道对于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源。如何把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做得内容实在,形式鲜活,观众爱看?这是联播类电视新闻栏目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此类栏目提升质量,提高收视率,增强公信力的突破口,是关键,更是难点。  相似文献   

12.
提起党报做社会新闻这个话题,不少地市级党报编辑会说那是晚报和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事,与党报无关。因此,党报记只围着市领导转,不是采写会议新闻就是采写领导活动稿。这是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是对社会新闻的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莫文 《新闻世界》2013,(3):32-33
领导的会议、活动新闻,是各级相关媒体高度重视的新闻。然而,多数媒体在新闻的制作、呈现上,表现出极大的程式化,无新意、无重点,更没有新闻点,缺乏必要的传播手段。此类新闻,更应该按照新闻价值的原则,体现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等要素,才会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希 《新闻三昧》2008,(10):50-51
领导干部的言行都是新闻吗?领导干部所到之处都有新闻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但现实是,我们的报纸常常被没有特点、缺乏新意的领导一般性活动和会议报道占据了大量重要的版面,记者在采写此类报道时往往陷入一种“八股式”的刻板模式中:领导视察了哪些地方,由哪些人陪同着,肯定了些什么,指出了些什么,强调了些什么……这是媒体报道领导活动的一种通病,使读者反感生厌。  相似文献   

15.
王志忠 《新闻窗》2007,(2):101-10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在新闻单位、新闻从业人员中进行已经3年多了。时至现在,中宣部、中国记协领导仍然重申:各新闻媒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导精神,认真总结各地各部门创造的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随后,中央和省里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压缩和改进会议新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左治 《视听界》2005,(6):52-53
电视新闻报道中,关于领导各种活动的时政消息长期以来形成了模式化、程序化的报道方式。虽然受众对此类新闻都不太感兴趣,但记者每天又不得不接触会议消息或领导活动。这样一对矛盾能否找到一条解决之路,使会议新闻变得让老百姓爱看一点呢?一、让领导的形象活起来对于领导下工地、去工厂、到农村、看学校、慰问部队、看望英雄、访贫问苦、察看灾情等活动,记者不能将之仅作为一件“公干”或例行公事,要把领导与被看望者之间生动的交流反映出来,既要观察领导的一言一行,又要捕捉领导的出神风采:丰富的面部表情,一些细节特写。当然,要捕捉到传…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政务新闻?笔者认为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根据报道内容,政务新闻可分为领导活动类新闻、政务会议类新闻、政务权威信息类新闻、政策法规类新闻等。政务新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有性。  相似文献   

19.
做到精而不滥、重大而灵活,这样领导活动报道就能够更好看一些,也能更实际一些,达到领导和普通受众双重满意,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那么具体说来,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结合实践经验,借鉴各种媒体在这方面的好的做法,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怎样站在全局的高度,按照新闻规律来做好领导活动报道。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早已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奴隶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当中国共产党进入第三代领导时,江泽民总书记又指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报纸来说,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必须采取的举措,便是应把人民群众,广大读者放到重要位置上。现在的情况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在报纸上太多了。不能否认,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层参加的会议和活动,是最丰富的信息场,是最大的新闻源。尤其是领导层参加的重大会议和重大活动往往是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