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高校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的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任务,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变革措施,建构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从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等方面对体育课程进行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改变了将人生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观念 ,产生了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又对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产生影响 ,促使了终身体育思想的产生。终身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的影响 ,使改革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目标论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夫力  洪毅 《体育学刊》2001,(1):122-123
阐述体育课程的基本含义,其包括体育学习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时数、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概述现代体育课程目标的思想核心及其理论依据与基本构成;分析确立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制约因素,要述确定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模式及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体育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目的任务及课程结构、内容不同。未来大学体育课程,主要是围绕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进行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形式等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健  潘明 《体育与科学》2000,21(6):48-51
课程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预期结果,体育课程目标是各个时期教育思想、价值观念和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反映。本文在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课程目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课程理论,探讨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并据此提出了构建初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类型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新世纪开始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当前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落到实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和实地考察,根据认知规律把体育与健康课程划分为拓展型、核心型、探究型,以解决传统课程之间的彼此分离状态,使学校内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共同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课程论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程传银  鲍志宏 《体育与科学》2004,25(4):75-77,80
大学体育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上存在着与中小学雷同的问题,缺乏个性和层次上的递进关系,与学生主体意愿存在差距,使得大学体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需要确立具有大学体育个性的课程目标,并选择符合大学生主体要求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大学体育教师队伍,再现大学体育活力。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标以来,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好课”的判断不一,原因是体育课程缺乏基本规定性,判断忽略了前提、过于主观和体育学科发展的不成熟.认为“好课”判断需在分清课的类型基础上,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效果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9.
赵龙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352-353
社会需要规定着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也规定着体育课程的目标和方向。体育课程应根据社会对高等教育和体育的需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规划和筹划,以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人道主义事业,为使人们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闲暇休闲体育课程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0.
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几十年来真正左右我国现场体育课程基调的是国家统一制订的身体指标。这些评价指标在时间顺序上似乎出现在体育课程的末尾,但实际上它在课程操作整个过程中控制着具体的操作方式。对身体指标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基本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其哲学基础因此也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在每学期不到40小时的运动时间这一条件下将身体评价指标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之间划等号是违背科学的。而依据运动技能的高低评价学生的操作方式以及将体育课程中运动技能的获得落实在“使学生掌握到两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技能(项目)”这一观点,同样反映出“体育课程是做什么的”这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前提处于非清晰状态,因为将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落实在特定运动技能的获得这一直接对应的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对终身体育的误读和背离。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育部颁布体育课程标准是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在实施课程标准中,合理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与方法,为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柴娇 《体育教学》2006,(5):46-47
众所周知,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课程改革活动,伴随着几年来对体育新课程的试验,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当前围绕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各种争鸣愈发激烈,可以说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关于这次改革成功与失败的争论之余,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国外的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些动向,参考他们的成功经验,避免自己走更多的弯路。在此,把日本著名学校体育专家高桥健夫以及荷兰学者克卢姆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提供给大家,以期引起读者的讨论以及专家的关注,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课程性质分明、课程目标显形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课程评价更加理性等7个方面的成果。但改革中深层次的问题并未根本性解决,如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理性、理论纵深研究多于实践性研究、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还未理顺等。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旨在为今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沂  郭延信 《体育学刊》2005,12(1):103-104
研究比较了当前海峡两岸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两份课程件。认为海峡两岸体育课程在课程构架、课程目标、课程路向方面共同体现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新特点。同时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从体育课程本质、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实施和体育课程评价等5个方面对近10年我国体育课程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体育课程研究的进步体现在:研究选题和视角广泛多元;研究对象和内容新颖深刻;研究方式和方法多样创新。不足体现在:实证研究不足,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借鉴过滥,呈现出盲目引用国外理论的倾向;研究成果重复性强,缺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研究成果应用性较差,在改善"青少年体质下降"上作用力不足。并对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体育课程本质从"概念界定"向"理性审视"转变;体育课程目标由"目标划分"向"整体优化"转变;体育课程内容和实施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开发"转变;体育课程评价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论主要应用于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体育学科和内容的特性决定了体育教学内容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比较复杂的整体。在进行体育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和整理问题。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理论在体育教学内容分类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学校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发现学校课程中,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在"产生背景、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方面存在分歧。深入分析体育课程的功能属性,发现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文化功能层面上的缺失。通过对体育课程的重新考察,得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属性是"运动技战术学习";以此为依据,得出学校终身体育思想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阐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概述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一线体育教师进一步明晰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在反思中不断深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内容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体育课程评价和体育教学评价的关系、体育课程编制主体与体育教学主体的关系等进行区分,并对这几个关系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重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关系的对策,即体育课程编制者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建立体育课程咨询机构,使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具有同质性;通过体育课程论的普及,使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把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方法,从课程目标、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课程的实施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对建国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进程中课程目标缺乏层次性、递进性,课程结构单一、缺乏适应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优化课程目标体系、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改进课程实施以及改革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