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末,香港教师代表团来我校参观、交流,提出要听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建议学生把为庆祝校庆五十周年而编的《展望百年校庆》的小册子,作为礼物送给香港小朋友,请代表团的老师们转交,并以此为话题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以下是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完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十分重要。而这次有幸观摩了几节口语交际的赛课,我从赛课教师们讲的口语交际课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于永正老师的一节一年级《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的口语交际课,对课标的这些理念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教学过程中的多元互动让这节课呈显出无限的精妙。  相似文献   

4.
随着2011新课标的提出,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深入学习的热浪。通过小学语文一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对口语交际教学所涉及的诸元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从而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参考,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学期,笔者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态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本文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断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6.
一波三折的磨课 我接到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一节口语交际课的任务,并且是高年级的。找来人教版五年级上期教材,一了解情况,五年级几个班都正好上至六单元,而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和课文内容一样。  相似文献   

7.
许德峰 《学苑教育》2012,(23):35-35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把培养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将口语交际教学贯串到语文教学全程中,组织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在生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升广大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任琨 《教育文汇》2011,(6):34-34
不久前观摩了一所小学的几节高年级“口语交际”课,发现不少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还基本上停留在“说一说”阶段。小学高段的“口语交际”课该如何落实“新课标”?下面结合一位骨干教师的课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交际对每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将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且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提,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口语交际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口语交际课在一单元中只安排一节,学生专门接受训练的机会非常有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谁最重要     
我们今天上了一节有趣的口语交际课。这节口语交际的内容是采访。老师让我们自由采访的时候,我们说得热火朝天,声音大得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到,许多声音混  相似文献   

11.
崔瑜 《吉林教育》2006,(4):43-43
在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代,“一言”是可以“兴邦”的;今天,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被视为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条件之一。因此,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着想,就要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根据中高年段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在口语交际中容易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围绕话题表达立场尚可,  相似文献   

12.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是什么?口语交际课有哪些特征?口语交际课该怎么上?这是笔者近年来关注和思考的一些问题。在指导一堂口语交际公开课的过程中,内容选的是人教版的《我是“小小推销员”》这一课。该教师同一话题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班级上了三次。本文以这三次磨课经历为例,浅谈口语交际课堂的架构。一、实效不同的两个片断  相似文献   

14.
贺芳 《小学语文》2013,(3):44-45
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生存能力。然而,口语交际课很容易被上成“乱课”或是“死课”,很多教师怕开展口语交际的研究,怕在公开课场合执教口语交际课。结合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光盘课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新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以“口语交际教学”代替“听说教学”,这一新提法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重视。研究者纷纷撰文提出种种原则、条条做法,各地也纷纷举行各级各类研讨活动。笔者曾参加一次县级口语交际教学研讨会,观摩了几节研讨课。作课教师在教学中极力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课后与会者展开热烈讨论,为我提供了一个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视角,同时课堂中一些现象也引发了我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莉 《课外阅读》2010,(10):46-47
今天,有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准备让学生以时尚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上课后,我首先让学生记住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时尚,说几个与时尚有关的故事,我眼里的时尚。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又规定了口语交际的规则: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后,另一个同学才可抢答,不准打断别人的说话。我的话音刚落,教室立刻炸了锅,学生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7.
侯九凤 《辽宁教育》2003,(1):115-116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8.
莫纪梅 《教师》2014,(31):51-51
正一、语文课内强化训练(1)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让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在语文课内安排一定数量的课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题训练,从倾听到表达、从口头语言到体态语言,按部就班,逐步推进。这是学生获取口语交际知识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远远不够,应该贯穿在语言教学的始终。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因此,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  相似文献   

19.
一节完整的口语交际课的基本流程包括课前准备、交际前指导、口语交际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这四个环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口语交际教学的整体效果.反思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大多数教师只有指导——交际两个环节,即使是这两个环节也没有真正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20.
杨丽梅 《教育导刊》2003,(8):118-119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