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们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对一个民族和整个人类来说,文化遗产作为现存的文化记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着重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及其文化价值,在国际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今天,了解和考察世界文化遗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意识,增强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羌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文化新时期研究进程中,羌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羌族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内部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厘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资源。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的大量尚待破解和利用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构建新时期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加强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4.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伦理道德、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功能。佤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彩。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佤族节日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日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伦理道德和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独特功能。佤族是我国云南省内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古朴、丰富、特色浓郁的节日文化,至今仍部分保留着“人类历史活化石”的特色风采。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给予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对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鼓励高校青年学生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通过发掘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建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自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观点,并依托完善高校人文艺术教育,实施高校"青年保护文化遗产"计划,培养青年学生融入民族优秀文化,为积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优秀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和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紧密相关,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常春 《文教资料》2012,(21):51-52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是弥足珍贵、不容损毁的。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保护文化遗产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对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不但可保存和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财富,而且能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和谐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文化传承是传统村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本文结合楚雄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旅游开发策略。楚雄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中以"茶马古道文化"、"盐井文化"最具有代表性,通过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和特色,整合旅游资源,开辟"茶马古道"文化旅游廊道和科普研学营地,传承文化遗产、培树文化自信;保护传统村落的空间环境、唤起文化记忆。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反映,更是经历了人类历史进程的筛选而沉淀和结晶下来的人类优秀文化的宝贵财富。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因为凝聚了社会发展的文化精髓而得以长久流传后世,深入人心,形成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是以"美"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教育。通过艺术类课程,学生能了解艺术中蕴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  相似文献   

12.
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又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又古老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炎黄子孙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从殷商周秦,到汉唐宋元明清,涌现出大量的诗、词、曲、文作家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人们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精神食粮。如果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就能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不仅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更加重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差强人意。文章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属性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从而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提出具体的建议和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创造力,凝结着这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  相似文献   

16.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说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这些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某个民族、某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和科技水平。虽然人类创造了历史,但是地理环境却可以改写历史。环境是无情的,古老的楼兰国哪里去了?几百年的文化,还不是因为塔里木河的改道而灰飞烟灭,现在也只不过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里的一堆废墟而已。庞培古城又怎么样了?罗马帝…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在历经风雨沉伏后的历史积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为后人留下了蔚为壮观的文化遗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广阔、富饶、锦绣美丽的国土上,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地上地下保留了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遗产。两年来全国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中,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墓葬,其中都保藏了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说明了我们劳动人民历史发展的规律,说明了我们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我们推陈出新,创造民族新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中央文化部为了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基本建设施工人员做好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为了加强对人民的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推动民族新文化的创造,现在首都北京历史博物馆午门楼上举办“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拉祜族是云南省16个跨境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质。通过对异彩缤纷的拉祜族民俗活动的展示,分析拉祜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倡导以拉祜民族为主体,推广普及全民参与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少数民族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拉祜民族和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推动参与。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又古老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炎黄子孙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从殷商周秦,到汉唐宋元明清,涌现出大量的诗、词、曲、文作家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人们提高思想修养和文化素养的重要精神食粮。如果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就能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味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