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平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4):226-227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唐春元先生的又一力作《毛泽东与李达》于2003年12月由中央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毛泽东与李达,都出生在钟灵毓秀的湖湘大地。他们一位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位是中国的理论巨匠。毛泽东与中外各界人士的交往是十分广泛的,其中,与李达的交往是最坦诚而典型的一例。两位伟人肝胆相照四十年,以兄弟相称,或直呼其字、号。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同志的友谊,革命的友谊,战斗的友谊。关于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及友谊,曾是党史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众多的论和作中有所涉及,但没有系统专门的研究,唐春元先生的《毛泽东与李达》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唐春元先生的又一力作《毛泽东与李达》于2003年1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毛泽东与李达,都出生在钟灵毓秀的湖湘大地。他们一位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涉及不少历史事件和个人交往,解读其中本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篇.  相似文献   

4.
启功先生与赵朴初先生有几十年的交往,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启老在童年时就皈依佛教,一生正言正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朴老自青年时期即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扶生救死,奔走四方,直到担任佛教协会会长。二位老人慈眉善目,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关心和尊重别人。他们既是书法家又是诗人,同时也都担任国家领导职务,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启功对朴老十分尊重和敬仰。朴老也非常尊重启老,有许多公益活动,都邀请启老共同参加。他们在交往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根据埃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是亲密需要,人际交往的愿望强烈,对友谊有着迫切的需要。青少年能否与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对促进其社会功能发展极为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在与人交往方面存在障碍。明确人际界限,把握人际交往的距离,掌握人际交往原则,对他们来说是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6.
晚清恽毓鼎与法国学者铎尔孟的交往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1914年约七年间,晚清士大夫恽毓鼎与法国学者铎尔孟从相识到相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恽毓鼎将这些交往记载在<恽毓鼎澄斋日记>(2004年4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对于研究中法关系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931年2月7日,进步文化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五位青年作家在上海龙华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柔石是血染早春的左联五烈士之一,在烈士英勇就义两周年之际,鲁迅先生发表了传世散文<为了忘却的纪念>.他在文中回忆了与柔石的交往,平实细致地讲述了柔石的人品和文品,从中能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柔石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烈士牺牲的悲愤之情.  相似文献   

8.
美中友协司库海曼先生,四十年代中期,曾在昆明与西南联大进步学生有过交往,一九四五年十月,在重庆,毛泽东同志曾接见过他,并合影留念。为促进中美友谊,准备写作中美友谊史话,最近来华收集有关材料。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六日,应邀与昆明《一二·一运动史》编写小组座谈。王云同志介绍了一二·一运动经过及其影响,海曼先生回顾了当时部分  相似文献   

9.
胡适、鲁迅和郑振铎三位先生是现代<西游记>研究开创者.胡适、鲁迅对古版<西游记>评点的批判和否定,以及稍后郑振铎所勾画的古版<西游记>演变关系,都曾为<西游记>论界所赞赏和反复引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发现他们关于<西游记>评点和版本关系的论述,多有失误,不足为法.  相似文献   

10.
跨越风云剧变的20世纪,当代学人纷纷开始回首百年历史中学术之生发演变,总结经验教训,思索过去,启迪未来.齐裕、王子宽二位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作为傅璇琮先生主编之<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文学专辑>之一,于2005年6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1.
<正>【使用教材】山东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内容标准】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良好的心态、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发展与异性同学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教<藤野先生>可以利用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质疑和创造."练习一"是填表,让学生说明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学生一般是根据各种教辅资料写出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写<藤野先生>的文章很多,但我们还是觉得有必要凑个热闹. 某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可我们细读文本之后,发现鲁迅写前五段是别具匠心.  相似文献   

14.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著作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忆农 《科技文萃》2000,15(10):171
2000年第3期<随笔>上,刊登了左焕奎先生的一篇文章:<太平天国究竟如何?--从马克思〈中国记事〉一文谈起>.该文说,马克思曾在1862年撰写的<中国记事>中,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而我们熟知的历史教科书上则称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精神","把近代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出路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等等.这些观点的褒贬色彩很明显是相互抵触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多年的职场生涯中,我在很多公司工作过,也交往过很多老板。无论是百龙集团董事长孙寅贵先生、名人电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德发先生、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先生、婷美集团董事长周枫先生,还是永业国际董事长吴子申先生,至今都与我保持着很好的友情。他们是我的前辈、老师和兄长,我在心底一直保留着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我今天所取得的微小成绩与他们的赏识和帮助是分  相似文献   

17.
陈之佛与丰子恺两位艺术大师自1921年在日本相识起,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和亲密的交往,以前的研究者对此已有不少记述,此处不作重复。然二人抗战期间在重庆的一段交往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曾专门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史料,对二人的这一段经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当时中国最高国立艺术学府——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拟成一文,以期对陈、丰二先生及三、四十年代中国美术教育的研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国际世界语大会于1999年7月31日至8月7日在德国的柏林举行,有来自66个国家的2712人报名参加.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和中国报道社派谭秀珠、王建兵、王瑞祥三人出席了大会,并参加了多项活动.他们还召开了<中国报道>读者座谈会,接受了德国电台采访,拜访了德国老朋友麦尔先生.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相互了解,促进了思想感情交流和友谊.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与<江西教育>结下了不解情缘和深厚友谊.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当时,学校订了一份<江西教育>,每当乡邮员把<江西教育>送到学校时,我都会"先下手为强",来个先睹为快.时间一长,我便尝试着给刊物投稿.没想到位我的第一篇教学小论文<<卖炭翁>一文对比手法的妙用>很快就在<江西教育>1989年第6期"教学一得"栏目中发表了.  相似文献   

20.
宋代"乡先生"的教学满足了平民阶层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他们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维系着儒家典籍的传承.乡先生的<诗经>教学侧重于<毛诗序>等前代经典的传授,是平民阶层<诗>学观念形成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是宋代<诗经>学话语重建的积极参与人,由于有了这一群体的加入,使得宋代<诗>学研究风格的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少量重要学者身上,而是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推动了宋代<诗>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