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海报语篇分析涉及图像、文字、颜色等多模态的探讨。电影海报《无人区》综合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三种模态。该文试图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电影海报《无人区》多模态语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构建和体现,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电影海报语篇分析涉及图像、文字、颜色等多模态的探讨。电影海报《无人区》综合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三种模态。该文试图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电影海报《无人区》多模态语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构建和体现,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基础,以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对其进行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研究,探讨多模态会徽语篇中图像、颜色、印刷体式、文字等各种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成人际意义,以期提高读者对于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符号系统呈现不同的模态。特朗普的竞选海报中包含文字、颜色、图形等多种符号,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对特朗普的竞选海报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分析特朗普竞选海报中的多个模态是如何进行意义共建的,是如何巧妙地帮特朗普"拉票"的。  相似文献   

5.
电影海报是集图像、文字、颜色等多种模态为一体的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以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基础上发展的视觉语法为主要理论框架,"速度与激情7"电影海报为例对海报的文字与图像是如何相互作用构建完整的语篇意义进行解读。旨在提高观看者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海报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方式,具有图像和文字,属于多模态语篇。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流浪地球》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探究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如何共同构建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电影海报是一个由文字、图像、颜色等不同社会符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模态语篇。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挖掘图像中的深层含义,同时让读者更好地体会电影海报的美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近年来语篇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它突破静态书面语的限制,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多模态互动的动态性语篇,彰显了强大的阐释力。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宣传片为例,从图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角度研究多模态化宣传片语义构建机制中文字、图片、颜色等模态的意义创生功能。  相似文献   

8.
模态的属性     
多模态语篇研究是当前语篇研究的一个热点,模态是多模态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本文对模态的属性进行了分析。模态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其产生源于一定的社会需求,其在交际中的使用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另外模态还具有物质载体、表意功能和语法等属性。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推动多模态语篇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校标是由文字、图案、意象等主要元素构成的,反映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并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意义的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大学校标文化呈现出了以下特点:我国大学校标结构模式兼具强烈的西方化特点与民族化情结;大学校标作为"大学文化的名片",能够表达出大学的办学理念,突显大学的办学特色,承载大学的文化精神并透射大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大学校标是由文字、图案、意象等主要元素构成的,反映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内涵并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教育、导向意义的文化表现形式。我国大学校标文化呈现出了以下特点:我国大学校标结构模式兼具强烈的西方化特点与民族化情结;大学校标作为"大学文化的名片",能够表达出大学的办学理念,突显大学的办学特色,承载大学的文化精神并透射大学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话语传播呈多模态趋势,而目前中国政治话语的英译语篇中,文字之外的其他模态参与话语意义构建的比例还较低。"四个自信"背景下,中国政治话语的译语语篇要利于传播,同时力求保留其中国主体印迹,可尝试在翻译重要概念时,运用文字增译法,同时利用其他模态填补文化空缺;篇幅较长的语篇,可适当在语言文字上运用减译法,利用其他模态补偿文字删减后的意义损失;也可利用网页的多模态表达手段进行编译,提高浏览效率、突出信息重点。通过多模态翻译方法,文字、画面、声音等多模态共同作用,可以准确、高效、生动地构建认知图式,助力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语篇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文字资源已不再被认为是唯一的和占主导地位的意义构建者,人们开始探索视觉资源在传递意义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多模态语篇中的多种模态是如何共同构建意义的。本文验证了Royce的页面符际互补理论对多模态旅游广告的可操作性。语料来自新西兰官方旅游局网站的旅游广告。旨在清楚地了解同一多模态语篇中图像资源和文字资源是如何共同构建意义来实现特有的旅游广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电视公益广告是一种新型的多模态话语,由文字、音乐、图像和色彩等多种模态互相协作编码而形成。本文以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为框架,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结合公益广告的语类特点和情感取向,尝试分析央视2014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中的隐、转喻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旨在揭示此类语篇中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6,(1):105-108
指出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单一模态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现代英语阅读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阅读教学的设计应根据语篇所传递的信息,以模态的最佳搭配为原则选择教学模态组合,使模态的选择更具可操作性。分析多模态语篇中的非文字符号,并探讨如何在多模态环境下根据各模态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模态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实现意义的表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别从文字、字体、图像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个模态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揭示语篇中文字资源、图像资源以及图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来提高观众对电影海报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符际互补指多模态语篇中的文本模态和视觉模态相互协同、补充,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符际互补理论从多模态语篇的纯理特征、人际特征、成分特征三方面对视觉模态与文本模态的互补进行分析。符际互补理论对于解读多模态语篇中图像与文本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二语课堂教学和多模态教材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
电影海报利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多模态来构建意义,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禁闭岛》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以大学新生的小组和个人形式课堂展示为研究对象,从模态和语篇分析来剖析学生的外语多元读写能力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学生具有初步的多模态语篇构建能力,但是在语言读写能力、文化读写能力、技术读写能力、信息读写能力和批判性读写能力上都有待提高.多模态的学生课堂展示活动体现和培养的是学生的外语多元读写能力,需要采用多模态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9.
李幸 《现代语文》2016,(4):100-102
当代多模态语篇分析多以平面广告、政治漫画和电视广告为主,对现今盛行的微电影广告分析却很少涉及。结合微电影广告的语类特点,聚焦模态与模态之间的互动,通过研究转喻之间的动态构建后发现:微电影广告多模态,很大程度上是在转喻的基础上实现的。该模态语篇不仅通过动态视觉图像、文字、声音等多个模态相互作用来加深受众多方位感受,也建立了产品与受众的直接联系,获得情感共鸣,从而起到推销产品和宣传企业营销理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模态符号学,依托视觉语法和知识可视化表征,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发现多模态文本的阅读效果要好于纯文字语篇,更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图像、色彩、印刷版式及可视化表征等模态与文字交互的多模态文本不仅能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强化多模态识读意识,而且在预测文本内容、辨析重点信息、理解及推断细节信息和词义、训练逻辑思维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今后应尝试使用多模态教材进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并强化学生的多模态识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