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肥胖和运动减肥的机制,观察长期的有氧耐力训练对大鼠脂代谢、血清胰岛素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将100只SD大鼠进行高脂膳食喂养8周,按体重分为3大组,即肥胖、中间、肥胖抵抗组,三组间的体重极显著差异(P<0.01).将各组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共6组.各组继续进行高脂膳食,运动组进行7周的游泳训练,观察体重、体脂、血清胰岛素和骨骼肌胰岛素受体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肥胖组体重、脂肪量、体脂率显著高于中间组(P<0.01);抵抗组体重、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P<0.05).肥胖运动组、中间运动组体重、脂肪量、体脂率分别显著低于自身对照组(P<0.01).2)肥胖组胰岛素显著高于中间组与抵抗组(P<0.01).3)肥胖运动组血清GLU和胰岛素显著低于肥胖组(P<0.01、P<0.05),而肌糖原显著升高(P<0.05).4)肥胖组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显著低于中间组和抵抗组(P<0.05).肥胖运动组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变化.结论:1)相同品系大鼠对高脂膳食的敏感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有氧耐力运动对肥胖和中间体重大鼠有很好的减肥作用,但对肥胖抵抗组没有降体脂的作用.2)长期的高脂膳食引起肥胖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出现了外周性胰岛素抵抗.3)有氧耐力训练能有效降低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脂,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增加肌糖原含量,但未出现骨骼肌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增加,推测可能与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时序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运动对饮食性肥胖大鼠脂肪细胞瘦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肥胖常伴有高瘦素、低瘦素受体(OB-R)水平.探讨耐力训练对脂肪细胞OB-R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肥胖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2只实验用刚断乳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NC)8只喂以标准饲料,高脂组(HD))喂以高脂饲料.10周后,高脂组随机分为3组:肥胖对照组(OC)、肥胖不限制饮食 运动组(OE)、肥胖限制饮食 运动组(OEd),各8只,然后对OE和OEd组进行8周的游泳训练.RT-PCR法检测脂肪细胞和肝脏组织的瘦素受体RNA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胰岛素.结果:1)肥胖对照组大鼠胰岛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极其显著,P<0.001;不限制饮食运动组大鼠胰岛素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有下降趋势.2)经8周游泳训练后,限制饮食运动组大鼠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3)肥胖对照组大鼠脂肪细胞瘦素受体的RNA水平明显下降,基因表达扫描亮度明显变暗.8周游泳训练后,脂肪细胞瘦素受体RNA相对含量明显增加,扫描亮度明显增强.结论:耐力训练上调脂肪细胞OB-R基因表达,与Leptin结合量提高,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明显缓解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结合饮食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瘦素受体基因水平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丛琳  陈吉棣 《体育科学》2001,21(4):54-57
目的中小强度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瘦素受体的蛋白和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代谢紊乱的可能机理.方法40只SD大鼠分为4组糖尿病非运动组,糖尿病运动组,正常非运动组和正常运动组.运动组进行12周的中小强度跑步训练.Western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瘦素受体的含量.RT-PCR检测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的瘦素受体RNA水平.结果(1)糖尿病大鼠血糖较正常对照大鼠显著升高(P《0.05),血清胰岛素和瘦素(Leptin)水平明显下降(P《0.05).(2)糖尿病运动组大鼠经12周跑步训练后,血糖浓度显著下降(P《0.05),血胰岛素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瘦素(Leptin)水平相应显著上升(P《0.05);(3)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胰腺组织瘦素受体的蛋白含量和RN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P《0.05),12周运动后各组织的瘦素受体的蛋白含量和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运动通过对瘦素受体基因水平和蛋白功能的影响介导胰岛素分泌和代谢作用的改善,是运动纠正糖尿病的能量代谢失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与酪氨酸磷酸化及MDA水平的影响,探讨运动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方法 2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G)6只,胰岛素抵抗组(IRG)与胰岛素抵抗运动(EIRG)各8只,采用高脂膳食对IRG和EIRG大鼠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EIRG大鼠进行10周游泳训练,运动后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和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及MDA含量。结果采用高脂膳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成功;运动干预后与CG比较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及其Tyr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与HOMA-IR显著升高(P<0.01);与IRG比较,EIRG大鼠骨骼肌IRS-1表达升高(P<0.05)I,RS-1Tyr磷酸化水平也显著增加(P<0.01);同时,胰岛素抵抗指数与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与IRS-1表达(r:-0.583;P:0.004)及其Tyr磷酸化水平(r:-0.634;P:0.002)均呈负相关。结论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IRS-1蛋白表达,增加IRS-1 Tyr磷酸化水平,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这可能主要与骨骼肌氧化应激降低诱导其IRS-1Tyr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氧和/或运动能否提高肌糖原的储量,胰岛素信号途径与AMPK信号途径在低氧、运动调节肌糖原合成中是否起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C)、低氧暴露组(HE)、常氧运动组(E)和高住低训组(HiLO).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坡度5°,速度20 m/ram,60 min/次,低氧组晚上在氧浓度13.6%的低氧帐篷内低氧暴露12 h.肌糖原的测定采用蒽酮法、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的测定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RBA)、骨骼肌AMPK与PI-3K蛋白含量的测定用Western Blot法.结果:经过28天的低氧和/或运动后,常氧运动组肌糖原含量有显著性增加,低氧暴露组与高住低训组肌糖原含量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低氧和/或运动对胰岛素低亲和力受体的影响更加显著,体现在胰岛素受体亲和力下降,但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非常显著性增加;低氧和/或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PI-3K和AMPK蛋白含量,且28天组PI-3K和7天组AMPK蛋白含量的增加更为显著.结论:低氧和/或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肌糖原的含量,但常氧运动更有利于肌糖原的合成.其机理是:一方面,通过改变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及其结合容量增加骨骼肌PI-3K蛋白含量,增强了胰岛素信号途径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AMPK蛋白含量来促进葡萄糖转运,且前者的作用更加明显.这足以说明在低氧和/或运动中,胰岛素信号途径对于肌糖原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12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监督下的太极拳运动锻炼,观察各组锻炼前、和8周锻炼后一次性安静空腹状态下,以及一次性运动后即刻空腹状态下血浆脂质、血糖(GLUK)、胰岛素(Ins)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InR)等指标的变化.血脂、血糖、胰岛素的测定用临床常规检验法,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用改良Gambhir法.结果(1)经过8周锻炼后,安静状态下前后对比甘油三酯(TG)、GLUK水平都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InR数目及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而Ins、TC、AplAl、ApoB水平未见显著变化;(2)锻炼8周结束时,一次性运动后即刻与当天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比较TC、ApoB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GLUK、InR数目和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Ins、TG、ApoAl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1)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改善脂代谢紊乱;(2)长期太极拳运动在维持正常的Ins分泌水平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糖代谢;(3)太极拳运动主要是通过改善Ins抵抗机制而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运动、脂肪细胞和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肪细胞 (fattycells)不只是一个储存脂肪的场所 ,它在体内还扮演了一个十分活跃的角色。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物质如瘦素 (leptin)、脂肪酸 (fattyacids)、抵抗素 (resistin)和脂联素 (adiponec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与胰岛素抵抗和耐糖性之间有紧密的关系。运动对脂类代谢和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R)以及相关信号转导蛋白均有影响 ,所以运动可以在预防、治疗 2型糖尿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大鼠脂肪细胞IR和IRS-1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的影响.方法:RBP4孵育8周游泳运动组和安静对照组大鼠(8周龄SD)脂肪细胞,检测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IR和IRS-1蛋白表达和磷酸化.结果:RBP4孵育后,运动组大鼠脂肪细胞基础和胰岛素刺激状态下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游泳运动组和安静对照组大鼠脂肪细胞IR蛋白表达、磷酸化和IRS-1蛋白表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RBP4孵育后,运动组大鼠脂肪细胞IRS-1磷酸化程度较安静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8周游泳运动能够增加RBP4孵育后的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和IRS-1磷酸化程度,改善RBP4诱导的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阮凌  肖国强 《体育学刊》2012,(6):139-144
为了探讨有氧运动和白藜芦醇对肥胖大鼠脂联素受体及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将40只大鼠分成5组,分别为普通对照组(C)、肥胖模型对照组(D)、肥胖运动组(E)、白藜芦醇对照组(F)、白藜芦醇运动组(G);造模完成后,E和G组采用6周跑台训练,F和G组按照大鼠称重后40 mg/kg的白藜芦醇(Res)剂量进行6周灌胃。用ELISA法测得血清脂联素;RT-PCR方法测得AdipoR1、AdipoR2及PPARγ、AMPKα蛋白表达。结果发现:(1)血清脂联素水平模型组低于普通对照组,而模型组中白藜芦醇运动组最高;(2)脂联素受体1和2的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运动组均高于其它各模型组;(3)普通对照组PPARγmRNA表达最高,而AMPKαmRNA表达白藜芦醇运动组最高;以上结果说明,本实验中通过运动和白藜芦醇联合干预,提高血清脂联素及受体的水平,从而降低TG、GLU等相关指标,脂联素受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蛋白AMPKαmRNA和PPARγmRNA,并使其表达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内脏脂肪细胞的紊乱,减少脂肪合成,增加血清TG清除,减少脂肪组织脂肪积聚,对改善大鼠肥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瘦素与胰岛素关系密切,瘦素功能的发挥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紊乱是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瘦素和胰岛素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瘦素还参与胰岛素调节的细胞间信号传导通路的调控,在发挥各自生理功能的细胞间信号通路上两者存在交叉通路。瘦素和运动均可刺激肌肉中蛋白激酶(AMPK)的活化,增加AMPK的含量,提高了胰岛素(Insulin)的敏感性,加强了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肥胖和二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对瘦素受体后AMPK-ACC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表明,信号转导通路障碍是引发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生理状态下,脂肪组织分泌瘦素,在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活化细胞中的AMPK,使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失活,脂肪酸合成减少;同时活化丙二酸单酰辅酶A脱羧酶(MCD),导致丙二酸单酰辅酶A(MA)浓度下降,进而导致脂肪酸氧化速率增加,起到减少脂肪储备、减轻体重的作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ACC活性增强,脂肪酸合成增加、氧化速率下降。运动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生理状态及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瘦素受体后AMPK-ACC信号转导通路各蛋白级联作用以及运动对各蛋白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急性运动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运动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检测了7名男运动员一次急性疲劳性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3h、24h的外周血TLT、IH活性和皮质醇及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结果:在运动后即刻,TLT显著增强,IL—2活性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略有上升和下降;在运动后3h,前2项指标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明显增强和降低。这3项指标在运动后24h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IL-2活性变化与皮质醇变化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胰岛素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一次急性适度运动可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持续数小时。这种变化与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系统运动减肥过程中血、脑胰岛素水平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复制系统运动减少腹部脂肪积累的大鼠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放免的方法测定了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并分析其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运动能提高脑胰岛素水平,系统运动所致的脑胰岛素水平增高在运动减少腹部脂肪垫脂肪积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急性运动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运动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检测了 7名男子田径运动员 1次急性疲劳性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3h、2 4 h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转化 (TL T)、白细胞介素 - 2 (IL- 2 )活性和皮质醇及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结果 :在运动后即刻 ,TL T显著增强 ,IL- 2活性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略有上升和下降 ;在运动后 3h,前 2项指标和血浆皮质醇浓度分别明显增强和降低。这 3项指标在运动后 2 4 h均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IL - 2活性变化与皮质醇浓度变化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胰岛素在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提示 :1次急性适度运动可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并可持续数 h。这种变化与血浆皮质醇浓度下降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synergistic stimulating effect of combined intake of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on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has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ether the amount of protein ingested after exercise affec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insulin and amino acids. This study of trained men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post-exercise co-ingestion of carbohydrate plus different amounts of whey protein hydrolysates (WPHs) with carbohydrate alone on (1) bloo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during the post-exercise phase, and (2) endurance performance. Eight trained men exercised continuously for 70 min. 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 and 30, 60, 90, and 120 min later, the participants received supplements containing: (1) 17.5 g carbohydrate, (2) 3.0 g WPHs and 17.5 g carbohydrate (L-WPH), or (3) 8.0 g WPHs and 17.5 g carbohydrate (H-WPH). After a 2-h recovery period, the participants performed an endurance performance test. The concentrations of blood glucose were lower and plasma insulin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WPH trial compared with the carbohydrate trial. The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amino acids were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ollowing ingestion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WPHs with carbohydrate. Endurance performanc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hree trials. Co-ingestion of carbohydrate and H-WPH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ingestion of carbohydrate alone for stimulating insulin secretion and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plasma amino acid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amino acid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are determined by the amount of dietary protein ingested, an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amino acids above a certain level to stimulate insulin secre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海马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及在运动干预下糖尿病海马胰岛素抵抗与半乳糖苷凝集素3以及脂联素/AMPK/GLUT4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低剂量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糖尿病运动组(DME组)两组。DM组大鼠不运动,DME组进行8周无负重游泳训练,6次/周。大鼠于末次训练后禁食12h,次日以2.5ml/kg的剂量,腹腔注射10%的水合氯醛麻醉,随后胸主动脉取血后保存于-20℃,以备待测,取海马组织投入液氮,-80℃冰箱保存。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清FBG、HOMA-IR的含量显著性增加(p<0.01),而大鼠血清INS含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血清FBG、HOMA-IR的含量显著性减少(p<0.05),而大鼠血清INS含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GLUT4、PI3K及Adiponectin(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Galectin-3、IRS-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尽管AMPK、AKt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但存在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海马组织的Galectin-3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I3K、GLUT4及Adiponectin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增加(p<0.01),AMPK、IRS-1及AKt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但仍存在改善趋势。结论1)2型糖尿病将导致病理性中枢胰岛素抵抗,同时8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海马胰岛素抵抗;2)8周有氧运动可能通过降低海马组织Gal-3水平以及提高脂联素/AMPK/GLUT4信号通路表达,从而达到改善2型糖尿病海马胰岛素抵抗,同时Gal-3以及脂联素/AMPK/GLUT4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也是2型糖尿病病理性引发中枢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运动对老年小鼠骨骼肌脂肪酸转位酶(fatty acid translocase,FAT/CD36)向细胞膜和/或线粒体膜转位及其在脂筏中定位的影响,探讨FAT/CD36表达及转位机制在有氧运动改善老年小鼠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C2C12细胞中进行FAT/CD36基因敲低,探讨FAT/CD36基因缺乏对骨骼肌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其次,将5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2组,老年对照组(aging control,AC;n=10)和老年运动组(aging exercise,AE;n=10)。有氧运动干预16周。RT-PCR法检测FAT/CD36及其他脂肪酸转运载体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FAT/CD36蛋白表达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FAT/CD36与小窝蛋白-1(Caveolin-1)及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共定位程度。结果:FAT/CD36基因缺乏能够激活骨骼肌细胞AKT/ERK信号通路。与AC组相比,AE组FAT/CD36和CPT-1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他脂肪酸转运载体m RNA水平变化不显著(P>0.05)。与AC相比,AE组FAT/CD36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AKT/ER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运动诱导FAT/CD36向细胞膜转位,而非向线粒体膜转位。结论:FAT/CD36在调节骨骼肌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运动可能通过调节FAT/CD36的表达及转位预防衰老诱导的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是多条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物质。为进一步促进运动员心脏形成机理的研究,加深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认识,通过文献检索方法,综述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信号转导中所起的作用。研究显示:运动性心肌肥大是运动特殊环境刺激下,心脏发生的生理性反应;由刺激到心脏表型的变化,依赖于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是许多信号通路的汇聚点,其在运动性心肌肥大中也起了重要的信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婷  杨烨 《体育科研》2014,(5):89-9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是一系列代谢异常成分在同一个体聚集的临床综合症状,中心性肥胖是其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之一。此外,有诸多研究显示中心性肥胖还是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一个重要发病基础。中心性肥胖症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对MS、IR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就中心性肥胖的危害和运动干预对中心性肥胖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