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已铁定成了一对“亲密敌人”。说它们是敌人,是因为许多人总认为,只要有“应试教育”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而一提“素质教育”就得马上把“应试教育”踢开,永远别让它回来。说它们亲密,是因为人们一谈“应试教育”就必然提及“素质教育”,而一谈“素质教育”又绕不开“应试教育”,二者亲密得如同连体婴儿,相互都不愿连着,却暂时还分不开,可又必须得分开,分开了,又依然是同母手足,对立中有着统一。目前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似乎更像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既关系到大学选拔人才的质量,又对中学教学产生最深远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探讨高考与中学基础教育的关系,对高考改革、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无疑都有重要意义。高考是国家级选拔性考试,既然是选拔,就必然有竞争,竞争的结果,就导致广大中学师生更多地围绕着高考进行教与学。高考对中学的巨大影响力被人们称之为“指挥棒”。但把“应试教育”的过错全盘算在高考身上,夸大高考“指挥棒”的负效应却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上,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越来越多地、不可替代地起到了促进中学…  相似文献   

3.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差异高天顺针对原来“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提法、这种导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教改课题。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杨银付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回答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不是对立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这两个前提性概念。在前提性问题上认识不一,就去争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四个特征,而“全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强调普及意识,淡化选拔功能,强调个个健康、个个发展、个个提高。因此,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就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所面临的量太困难就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显得犹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有些同志看来,似乎素质教育与考试是水火不相容的,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与素质教育对应是“应试教育”,而不是考试本身。 其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评价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同样需要应用“考试”这一手段。  相似文献   

7.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高考升学问题的思考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涂君池杨伯静龚雄飞在基础教育领域,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应试教育”有其特定的涵义,即指那种脱离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以争取考试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标的教...  相似文献   

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基础课之一,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是每位历史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和任务之一。本文拟从六个方面对中学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和阐述。一、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现阶段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是关键,而观念的转变至少应包括下列五个方面:第一要以“纲要”统一认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既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完成中学历史教学大…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培养和树立新的教育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传统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0.
从整体上把握人才的素质教育——谈我系学生素质模块化设计与课程分群管理陈晓剑古继宝在人才培养上,面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积累”与“创新”诸问题,我们认为他们之间既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也不能厚此薄彼,而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提出要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面对高考、会考和上级各类考试的现实,我们又该怎样来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关系呢?这是目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下面着重以高考为例来谈谈我的认识。 一、应试教育下被扭曲的语文教学 让学生平时学好语文,考前复习好语文,以便在高考和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种想法是对的,这样做也是应该的。 但是,“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则与此不同,它在指导思想上把一切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完全盯在如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的若干外部关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孙孔懿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在正式文件中,“应试教育”一般都带有引号,这表明“应试教育”是一个专门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通过考试而升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人的意识里,似乎素质教育与考试是水火不相容的。实际上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考试。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考试本身。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评价、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同样需要运用考试这一手段。只不过这里的考试不是以排名次、比高低为目的,而是着眼于检查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第二,素质教育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应试教育“转轨”而来,有一个由低…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由来。 在当前,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代表着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21世纪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中学教育在观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应试教育体系。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要打破这种格局谈何容易。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单从哪一方面契入,都难以动摇它,特别是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课程体系,它既是改革的难点又是改革的关键所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改革的难点,结合我们传授《图书信息检索》课程的多年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在中学开设《图书信息检索》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开发学生的求知潜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理园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彭司先\广东省高要市第一中学如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地理工作者的任务。下面就地理园在这方面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地理园教学,在教法上具有灵活性、广泛性的特点利用地理...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的尝试北京市求实中学张瑚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科学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是符合素质教育大方向的。在这方面我作了一些尝试。一、“特殊与一股”(归纳对比分析的思...  相似文献   

17.
实现高考改革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经过1999和2000两年的试点,两战皆捷。新一轮的高考改革的直接原因是中学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多年来,舆论界特别是基础教育界对高考指挥棒影响中学素质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作为中学基础教育学科的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素质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如何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的教育问题,有这样的推论: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这个推论非常糟糕。美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在  相似文献   

20.
丁丽英在《中外之别》一文中言:“……美国上大学用不着参加百里挑一的残酷高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新民晚报》)此言可为中国的应试教育做一注脚。故要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当使每个人都有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提供此机会,须经济高度发达。 读到梁玉奇在《光明日报》所撰的《高考模式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一文,对于目前中学教育现状,有通达之见识。原文如下: “从表面上看,应试教育似乎是高考的‘孪生兄弟’,殊不知,这是我国教育投资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偏低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超前预期之间矛盾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