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形势下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简单总结了“十五”期间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个提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1365”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幅度增长、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就业工作战线上的各位同志在办公室和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本文立足现实,开拓创新,提出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1365”新模式,即“一个中心、三个要点、六项工作、五个到位”。  相似文献   

3.
高校就业工作是社会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从聚焦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学生做自我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思政工作与就业工作相融合、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协同多方社会力量等几个方面入手,推动高校毕业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危机持续蔓延、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就业工作的定位和内容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正确分析形势,积极应对,变挑战为机遇,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清华大学创新工作思路,以就业引导为工作重心,主动出击,有力推动了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响就业率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每年向全社会公布所属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2000年以后,全国许多省市也开始采纳这种做法,在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同志曾经提出:高校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把就业工作作为“龙头”;就业工作头绪繁多,要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突破口”。客观上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使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毕业生就业率,认真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各种因素。一、…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我国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促进就业规划(2011 - 2015年)》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要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明确任务 抓住重点 努力做好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形势日趋严峻、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方面特别是我们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们的艰辛努力,经受住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确保了三个稳定:一是保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初次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年底就业率稳定在80%左右;其中2005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年底就业率为83%。二是确保了高校毕业生中实现就业人数比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稳定增长,例如05年毕业生到9月初实现就业人数比04年9月增加了41万。三是确保了学…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瞻前顾后,统筹规划,尤其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笔者从结构矛盾、地域分割、就业观念、创业束缚、就业服务、困难群体六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解决好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校就业指导要"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但社会需求增加缓慢,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不会在短期内降低,这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的构建要将“一把手工程”落到实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三级组织架构”,创造“三全”工作氛围;启动“全过程就业指导工程”,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加强就业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树立“窗口”意识,为毕业生提供周到的就业服务;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内在规律.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17.
释"五"与"六"     
通过形体比较,利用同音假借原理,历史渊源法,阐释出“六”与“庐”的关系,即“六”是“庐”的初,从字族学角度,利用形训和历史推源法,揭示了“五”族字的乳化关系,并推究出“五”的本就是“抵牾”之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