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微传播"这一个新兴名词迅速成为国内外热门。图书,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播形式,一直在适应着时代的发展。外宣图书,承载着将中国故事源源不断推向世界的使命,在微传播时代也在进行着转型和调整。"一带一路"主题,是近年来外宣图书出版的重点之一,我们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一带一路"外宣图书出版,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一、微传播时代的传播特点及受众阅读特点"微媒体"。"微媒体"是基于数字、网络、信息、通  相似文献   

2.
数据新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不仅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报道方式,也给我们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占有和应用数据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应用大数据于对外传播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大数据的客观性有利于增强对外传播的说服力,淡化宣传色彩。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讲述中国故事"成为变革对外传播方式的一条新思路。我们应培养具有一定数据素养的外宣新闻工作者,利用大数据实现新闻的个性化定制,做到精准传播。同时利用大数据优化传播元素、进行多维度的受众分析、把握媒体议程设置、实现舆情监测等等,不断优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包头市不断开拓视野、加大"走出去"广度和深度,加快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寻求对外传播的突破与创新。2015年以来,包头市委市政府联合中国日报社进行对外传播新媒体平台建设,包括建设官方英文网站、双语微信号,以及Facebook账号,实现PC端、手机端和海外社交媒体渠道全覆盖。该平台在中央外宣新精神指引下,立足本土原则,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沟通桥梁,打造海外受众了解包头的权威平台,成为包头形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14,(11):57-58
正随着城市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外宣品在向世界说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以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南京在提升外宣品实效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念好"精"字诀,力争内容入脑入心策划精心,以情感人。当前,很多外宣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口号式的表达,种种豪言壮语、溢美之词的运用大而无当,让外国受众难以理解,自然无法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外国友人在对外宣传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在冀外国友人的心理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使其了解河北、热爱河北、支持河北,河北省委外宣局举办了"外国人看河北""外国专家河北行""冀之光"外籍师生汉语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等一系列"感知河北"外宣品牌活动,倾力打造了一支"洋故事员"队伍。借助外国人声音,讲述河北故事;借助外国人视角,展现燕赵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相比国内媒体的主流舆论,国际媒体对于中国反腐行动的报道则褒贬不一,甚至出现了歪曲事实的现象。受限于自身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媒体的反腐败国际传播也收效甚微。为了突破国际传播的刻板偏见,我们从受众出发,对在华外国留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问,分析以外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海外受众对当前中国反腐行动及其国际传播的认知,从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工作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却未能及时地善用外宣媒体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时常选取一些内宣意味很浓厚的素材。《对外传播》杂志经常会刊登外宣中的好案例、外宣战线采编人员的优秀经验,笔者以为,机关、企事业外宣工作者应多读《对外传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对外传播》不仅是采编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在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人员对于外宣工作的认知方面更是"切实所需"。它是外宣工作的集萃、点睛,处处都紧贴外宣工作实践,引领外宣工作者最前沿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2月25日,中国外文局举行了外宣媒体"中央厨房"平台启动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郭卫民、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并讲话。此次启动的"中央厨房"平台,旨在面向海外受众,从产品终端切入,从覆盖区域出发,搭平台、建机制,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新媒体产品生产和传播,带动中国外文局业务整体向数字传媒矩阵转型、位移。郭卫民对中国外文局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新媒体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文局要以"中央厨房"建设为契机,不断创新发展,发挥对外传播专业优势,服务好中央外宣工作大局。他建议:一要进一步集中优势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日报》是境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英文报纸,也是国际受众解读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涉外项目,是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中国日报》2013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报道为样本,探讨媒体参与国家战略传播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外传播的重心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看到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国,更要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方方面面,还要肩负起纠正一些国外媒体偏见和错误舆论导向的责任,传播更多当代中国内容。图书作为文化观念、外交策略、政治制度、社会风潮的一个记录载体,出版发行到海外,对提升国家传播力、影响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外宣图书选题策划时,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让我们的图书能够吸引外国受众的眼球,让他们愿意拿起来、翻开书、读下去。  相似文献   

11.
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是推进对外传播实践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外传播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外传播机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五个基本问题,以增强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一、定位问题是对外传播机构建设的首要问题在内宣外宣一体化发展的"大外宣"格局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机构拥有了对外传播属性。定位问题是所有对外传播机构面临的共同和首要问题,也就是:"我们是谁?我们究竟在面向谁传播?我们要传播什么样的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媒体在走进非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起到了正面作用,但距离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头还有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大由"外宣"到"传播"的转变,以受众需求和传播效果为导向,在渠道上加强互联网及电视传播,在平台上向脸书、优兔、微信倾斜,议题上重点打造科技、教育、文化、财经等内容,持续提高客观度和专业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对外传播领域,中国涉藏外宣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短平快的特点,编译制作符合外宣"三贴近"原则和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内容,积极打开涉藏对外传播的思路,有效拓展我国在境外社交媒体上的国际涉藏话语权,具有现实基础,也是非常必要的。境外社交媒体对西藏的关注度很高,推送的涉藏内容易于引起西方年轻人的兴趣。基于此,开设涉藏境外社交媒体账户,吸引粉丝,做大做强涉藏专题账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是服务于国家涉藏外宣大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加强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如何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对外宣传报道;如何采用对外宣传地方政策、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等手段,增强境内外对本地投资信心;如何引导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际经济互通互惠,利于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希望媒体特别是外宣媒体能够助力的迫切需求。《中国日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成功地为地方政府打造英文名片,助推地方外宣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媒体行业的发提趋势来看,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对于传统外宣媒体而言,新媒体业务的发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对外宣传报道的质量与效率,同时也拉近了外宣媒体与国外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16.
刘滢 《对外大传播》2013,(9):13-15,1
今年3月,新华社组织七个地区的驻外分社记者就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主流媒体报道在当地的影响力等问题采访了30个国家的62位媒体人士和中国问题专家。采访发现,外国意见领袖眼中的中国和中国媒体形象与我们期待并努力塑造的并不完全一致:发达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为"引人注意"和"令人不安";发展中国家眼中的中国形象为"友好"的"强国"。在媒体影响力方面则表现为在亚、非、拉乃至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微弱。作者认为,改进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活动,一是要从媒体和受众两个层面提高落地率和有效到达率;二是要扬长补短,从海外受众需求出发改进传播内容;三是要按传媒市场规则运作,加大新闻产品的营销力度。四是要增加并重用国际新闻人才,打造真正的"世界媒体"。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起对外传播,人们通常想到的就是针对海外受众报道中国,围绕中国议题的话语权与海外媒体展开竞争,在答疑解惑中掌握主动权。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海外媒体对国内舆论阵地的穿透力正在增强,与海外媒体在国内的交锋越来越值得重视,这意味着对内、对外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会更加紧密,"后院"里的舆论引导将越来越成为外宣媒体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由中翻译成外,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这一特点决定了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消息源在媒介议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决定了受众获取的信息,同时也呈现出社会的背景与形象,①对于受众的舆论引导是嵌入式的、潜移默化的.当前国际传播呈现传播主体多元化趋势,在外媒涉华报道中,新华社等传统外宣媒体不再是占垄断地位的中国消息源,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成为外媒涉华报道的重要消息源之一.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社交媒体与传统主流媒体被外媒引用的情况,来分析社交媒体平台在塑造中国形象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外宣刊物作为中国传统媒介的对外传播途径,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刊物重要内容的图片,对刊物的信息质量和传播效果举足轻重。如何在新闻图片摄制与选取上不断创新思维方式与技术手段.呈现出更多的既符合西方受众的欣赏角度、价值观,又能公正、客观地体现中国国情的作品,提升外宣刊物在国际媒体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现今更加公开、透明的新闻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