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1(2005年南京中考题)某学生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和细铁丝,并使铁丝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所示.(1)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2)上述实验中,铁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填烧瓶序号)________.(3)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________.解析:本题是根据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解题的关键是发现数据分布规律和实验特征现象,正确推出结论.(1)因铁生锈时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  相似文献   

2.
实验探究型试题的设计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完成此类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具有阅读、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猜想、验证等多种综合能力.因此实验探时间/h00.51.01.52.02.53.0A瓶(盛干燥铁丝)0000000B瓶(盛沾了食盐水的铁丝)00.41.23.45.67.69.8C瓶(盛沾了清水的铁丝)0000.30.82.03.5D瓶(盛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铁丝)0000000单位:cm图1究型试题对我们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以各地中考题为例进行剖析.例1某学生在A、B、C、D四只烧瓶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食盐水和细铁丝,并使铁丝…  相似文献   

3.
一、制作将一个已用过的滴眼液瓶做浮沉子(A瓶),用保险丝在瓶嘴处绕上8至10圈,目的是调节A瓶的重心,使A瓶瓶嘴朝下时可在水中直立.然后用手指瓶身,吸入约1/3的红墨水如图甲:再把一个雪碧瓶(B瓶)装入4/5的清水(一定不能装满,水面上要有空气),此时可将A瓶倒立在B瓶的水中,调节A瓶中的墨水量,使A瓶的顶部刚好与B瓶水面相平,如图己所示(若高出水面,则应往A瓶再加些墨水,反之则减少A瓶的墨水).最后,把原瓶盖旋紧,不使B瓶漏气(这是关键),否则就要用胶皮垫紧,不论用的是何种方法,只要能密封就行一、操作和现症…  相似文献   

4.
防止金属腐蚀,特别是钢铁的锈蚀是世界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课题.某同学为了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右图所示):该同学找到三根铁钉,经过酸洗除锈、干燥后,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再向A、B试管中各注入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A中的铁钉部分浸入水中,B中的铁钉浸没水中.并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C中放入一团裹有干燥剂CaCl2的棉花并塞上橡皮塞.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乌鸦喝水 例1你一定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个紧口瓶中盛有一些水.乌鸦想喝,但是嘴够不着瓶中的水.于是乌鸦衔来一些小石子放入瓶中,瓶中水面的高度随石子的增多而上升,乌鸦喝到了水.但是还没解渴。瓶中的水面就下降到乌鸦够不着的高度.乌鸦只好再去衔些石子放入瓶中.水面又上升,乌鸦终于喝足了水。呱呱地飞走了.如果设衔人瓶中的石子的体积为x,瓶中水面的高度为Y,下面能大致表示上面故事情节的图象是( ).  相似文献   

6.
生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步骤怎样?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步骤如下:(1)将光亮的细铁丝呈螺旋状绕在一根火柴上;(2)点燃火柴;(3)待火柴临近燃完时缓缓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装有少量水或细沙);(4)观察现象(变化中、变化后)。生细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师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前提条件是反应物相互接触。实践证明,铁丝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容易。绕成螺旋状可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进行。生火柴的作用是什么?师铁丝燃烧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跟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着的火柴起引…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关于液面上升、下降或不变的问题,同学们感到比较棘手.举例如下:例1一块浮在水面上的木块上放着一块石头,如图1所示.当石头落入水底以后,水面位置将会().A上升;B.下降;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石块放在木块上,木块仍漂浮,则木块和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们的重力.设木块的重力为G,,石块的重力为G。,石块未落入水底前,木块和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O,则:当石块落入水中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一G;/(usg),沉入水底的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一G。/(P。g),两者排水体积为:N+n一GI/…  相似文献   

8.
你家里能找到一个类似试管的透明容器吗?没有的话.请你找一个盛过洗发精的塑料瓶(直径越小越好),把它上端的封盖去掉.做成直筒形(如图1-Ⅰ、Ⅱ)。先检查一下漏气不漏气。方法是:瓶子盛满水.用手掌封住口,倒立在有水的盆里.松开手,瓶里的水流不出来;或把空瓶倒立水里,瓶外的水面与瓶里的水面能保持一定水位不变.即视为不漏气(如图1-Ⅲ、Ⅳ).就可以做这个小实验了。操作步骤和方法用直尺量出水面以上直简塑料瓶内壁的高度.将其五等分,距瓶口的第一刻度特别要作出醒目标记,用红线绕一圈系紧。然后.将一段铁丝用纱布擦…  相似文献   

9.
氢在氯中燃烧的无污染全回收连续快速微型实验辽阳市辽宁电工业学校(111000)商桂英,李庆余一、装置:1.电解池:取U形管一支,内注饱料和食盐水.两端用塑盖密封,打孔后各投入导管及石墨电极(图左部所示),作为电解池,用作电解食盐水,以制氯与氢。A.活...  相似文献   

10.
1.投放类例1 如图1所示,在一个小水池中漂浮着一只木盒,木盒里放着A、B、C三个实心小球,且ρA>ρ水,ρB=ρ水,ρC<ρ水,则( ) (A)将A球投入水池中,水面下降. (B)将B球投入水池中,水面上升. (C)将C球投入水池中,水面上升. (D)将三球同时投入水池中,水面上升.分析判断水面的升降,应  相似文献   

11.
例1把A、B两个大小、形状和质量相同的容器,按图1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设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B、F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压力分别是PA’、PB’、FA’、FB’.试分别根据容器内装满水(图1甲)和未装满水(图1乙)两种情况,比较下列物理量的大小.PA;FAFB;PA’PB’;FA’FB.解(1)如图1甲所示,容器内装满等量的水:(2)如图1乙所示,A、B两容器内装等量的水,但未装满:例2(1)在盛水的容器里放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容器里水面的高度会不会变化?(2)如…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小学的实验课由于经费紧张,不能按大纲要求开设。几年来,我带领学生自制了一些实验仪器,效果较好.观介绍如下:一、固——波不加热气汗发生装置1.制作材料。青霉素瓶、儿童饮料吸管(或废圆珠笔芯)、橡胶“气门皮”、l寸铁钉、o4mm铁丝、co.6mm废钢丝、15X8XIcm木板。2.制作方法。(1)截取15cm长的铁丝,将一端磨尖,钉在木板一端适当位置,制成简易铁架台儿(2)用钢丝制成盛固体反应物的海螺状网匙a;用青霉素瓶作反应容器b;将儿童饮料吸管或圆珠笔芯用橡胶“气门皮”套接,制成气体导管C。(3)用烧红的铁丝在青霉素瓶…  相似文献   

13.
1.实验方法 (1)取一支干燥试管,加入1克左右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称其质量W1(克). (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检查气密性后,将试管和量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加热试管,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插入量筒内的导气管一端应暴露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教材中乙炔的制取实验装置 ,其装置在实际操作中 ,显有不足之处 :电石放少了 ,产生的乙炔不足以使整个实验完成 ;放多了 ,电石反应不完全又浪费 ,甚至还可能因反应剧烈而使瓶底炸裂。在实践探索中 ,笔者对装置进行了小改进。a .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乙炔制取装置b .实验方法。①取 2 5 0mL广口瓶一只 ,带导管的单孔胶塞一个 (大小视瓶口径而定 ) ;将一段细铁丝 (涂上凡士林 )穿过单孔橡胶塞上的小孔(用烧红的钢锥根据铁丝的粗细钻孔 ) ,系上用塑料纱窗布包好的电石 ;向广口瓶里倒入饱和食盐水 (酒精与水的混合液更好 ) ,…  相似文献   

15.
课本(人教版)P138页自制水气压计是根据什么道理测量气压的呢?1.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带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标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瓶口必须密合,不能漏气.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强,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1所示.此时管中与瓶中水面相平处的A点所受向下的压强P下一P大气十P水(水为水柱产生的压强).A点所受向上的压强pl=p气(瓶中气体产生的压强),PL=P下水柱平衡.2.大气压变大时,水柱下降.瓶内水面上升.密闭在瓶内的气体(质量一定)体…  相似文献   

16.
医学上常用吊瓶式输液器给病人输液,具体的做法是将两只装有液体的瓶用一根软管串接悬挂起来,安装如图1所示.A瓶下面接有一根输液的软管和注射针,在B的下面插入一根小的导气管,观察其液体流出的情况,有以下现象:(1)液体基本上匀速流出的;(2)B瓶内液体逐渐流向A瓶,连接A瓶的针管虽有液体流出,但A瓶内液体高度不变,直至B瓶内液体减少到零,A瓶的液体才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7.
自制简易气体发生器取一150ml广口瓶,配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入注酸用的长颈漏斗(颈长截成适当高度,约11cm)另一孔插入通过橡皮管连接并带有铁丝夹的排气玻璃导管。向瓶里竖直放入一直径约2cm的玻璃管(可  相似文献   

18.
按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第二册第178页叙述的实验步骤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性质时,易将大量有害气体排放到室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师生身体健康。我对制取乙烯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 实验步骤 a.先在大试管中装入15g经干燥后的干净河沙(直径1-2m m,再加入8mL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1:3)的混和液,用带导管和温度计的双孔胶塞将试管口塞紧(注意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按图1固定在铁架台上。 b.A瓶中盛放10%的NaOH溶液,B瓶中盛放0.01mol/L的酸性KM…  相似文献   

19.
例1 如图1所示,某校初三同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A.4m B.7m C.10m D.12m  相似文献   

20.
2004年高考理综(浙江等地卷)第28题的题目如下:有A、B、C、D、E、F、G7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a2C03、Na2SO4、KCl、AgNO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一”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