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6课设计意图:《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们在风雪中救助燕子的感人故事。了解本课布局谋篇的特点,理解人们救助燕子的做法,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一起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背景《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 《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题目很抢眼,“专列”作为一个专用词语,三年级的孩子对它的  相似文献   

5.
桑进林 《新读写》2009,(12):45-48
作者回忆小时候与燕子共处一屋的快乐时光,借助燕子这个可爱的小精灵,阐释了燕子和人类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表达了对乡村文明的依依不舍之情。  相似文献   

6.
燕子呢喃     
燕子是民间的喜鸟,也是人类的益鸟。在农村,燕子与人的关系最为和谐。我的家乡有一个说法,燕子在谁家做窝多,说明这家人好、家庭脉气旺。因而在我的家乡连小孩子都知道善待小鸟,特别喜欢燕子在自己家安家。  相似文献   

7.
文本解读《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一个和燕子有关的感人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饥寒交迫而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空调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人与动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人生哲学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其中就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自然的一员,燕子与人类的生活、情感、习俗的紧密关联,却又是其他鸟儿无法比拟的:它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翻飞于帘幕之间,它们可以成双成对地呢喃于画粱之上;人们都憧憬着燕子一样双宿双飞的美好,追寻着燕子那样相亲相近的幸福。所谓“诗言志”,由于人们在“燕子”身上倾注了人类的文化情感,并积淀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里  相似文献   

9.
给一点距离     
我们知道庄周梦为蝴蝶抑或蝴蝶梦为庄周的玄妙哲学,却不知格致先生又悟出另一值得好好玩味的问题:庄周和燕子的关系又该当如何处理? 我担心,轻盈似剪刀的燕子承载不起这沉重的纠葛。因为,古往今来,燕子给人类留下的印象真的是太美好、太富有想像力了。  相似文献   

10.
马爱琴 《早期教育》2001,(19):15-15
记得小时候,家中屋梁上筑有燕巢。吃饭时屋梁上无拘无束的燕子呢喃私语,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如今人们对一向作为人类朋友的燕子来访安家,好像也不那么热情了:未等燕巢有了雏形,就被无情的竹竿捣掉;燕子也对人们失去了信任,不再、不敢、不愿在人多的居所筑巢建窝。现在小镇上的孩子们也就较少看到燕子和燕窝了。  相似文献   

11.
咏燕诗话     
燕子是人类最熟悉的鸟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了燕子那可爱的身影:“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邶风·燕燕》)此后,燕子这黑色的小精灵便频频地飞翔于诗人的笔端。燕子是候鸟,年年南来北往是天性使然,古人却就此而大做文章,各逞奇思。  相似文献   

12.
我上常识课“认识燕子”,当我讲了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以后总结说:“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喜爱小燕子,更要爱护小燕子。“老师,坏人也喜欢燕子吗?”突然,一个叫森辉的男孩子这样问。我愣了一下,随即反问他一句:“你说呢?”他回答说:“不喜欢!我又问他为什么,他答得头头是道:“因为燕子会捉害虫,保护庄稼,没有燕子,庄稼就会被害虫糟踏了,我们就会饿死。坏人整天想害好人,巴不得好人都饿死,所以坏人一定不喜欢燕子。”显然,孩子的思维是幼稚的。但是一个6岁的幼  相似文献   

13.
当早春的阳光再次活跃起静寂了一个寒假的校园时,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因《燕子》而生机盎然的课堂。这篇课文是作家郑振铎先生的名作。上课伊始,我们首先交流了关于燕子的信息资料。通过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家明白了燕子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贡献;而且还知道了燕子是个高级“建筑师”,它在建筑自己“房子”方面的考究和不辞辛苦让同学们油然而生敬意。特别是燕子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创造性地开辟自己的新生活,更让孩子们赞叹。之后,我又利用多媒体工具,给孩子们展示了一幅幅关于燕子的精美图画,把孩子们对燕…  相似文献   

14.
[初读——整体感知] 《燕子专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们寻找被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保护动物. [再读——理清层次] 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归纳起来,是从四个方面来写的.一、人们为燕子专列送行;二、瑞士政府决定将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三、瑞士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寻找燕子;四、燕子专列驶向远方.  相似文献   

15.
春来说燕     
福娃妮妮是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之一,造型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代表着好运,由此可看出人类对燕子的喜爱程度.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咏燕的诗,"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对燕子轻盈飞翔的姿态和悦耳的鸣声,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相似文献   

16.
庄周的燕子     
格致 《中文自修》2011,(Z1):16-18
其实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不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  相似文献   

17.
马丁.路德是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也有自己的社会救助伦理思想。本文通过分析他对贫困救助的界定、救助的目的和动力的来源等论述,指出其贫困救助主旨是为他"因信称义"这一神学根本服务的,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路德的救助伦理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一、案例背景 <燕子专列>描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北飞的燕子路过瑞士时,瑞士境内气温骤降,成千上万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开设专列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瑞士人也纷纷投入到救助燕子的行动中.课文题目很抢眼,"专列"作为一个专用词语,三年级的孩子对它的理解是模糊的,而以"燕子专列"背后蕴含着的浓郁而博大的"爱"去感动孩子,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难点."专"表示火车特别的用途,它是个非常活跃的词素,在生活中会不经意地从孩子们的口中流露出来.比如:专车、专家、专座……;"专"也是个非常多情的语言因素,在"专"的背后隐藏着"爱"的深意,比如"专家"是对技术人才的敬爱,车上的"专座"是对老弱病幼的关爱……如果能从孩子的已知为基点引导孩子去读懂"专列",进而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孩子对"专列"的认识就会深刻而明白,也就能从专列中读懂瑞士人的爱鸟行为.于是,我在执教<燕子专列>时,在开课环节中设计了以下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积累和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燕子处事哲学说到底是明哲,它将巢筑在人的房liáng上,取得人类□第一信任,这一点是任何鸟都不及的。在这之后,它安心□在此生养繁衍·,过了一段时间,当人们厌烦其飞来飞去,乳燕声嘶力竭的叫喊时,燕子便知趣□举家迁走。人的火气平息下来,不见燕子身影,又念燕子□好,盼它回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燕子往往就是遵·循人类这种情xù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①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繁衍·()·遵循()房liáng()情xù()②将“的”和“地”分别填入文中的方…  相似文献   

20.
燕子从庄周家飞来,带来了庄子哲学。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于是,在燕子眼里,人类和它是平等的,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共生,“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哲理是本文睿智的结晶,作者将燕子和麻雀的不同之处确定为两个字:距离。文中用了这么几个词,“伎俩”“狡诈”“摸透”等,对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