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安徽省图书馆缩微工作室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23个成员馆之一,主要工作职责是根据全国文献抢救计划,对本馆收藏的善本、民国图书、解放前报纸等文献进行摸底调查,制定珍贵文献的抢救计划,上报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并对批准的抢救计划进行整体协调,把需要拍摄的文献进行整理、拍摄、冲洗、检查、拷贝、缩微品数据制作、缩微品数字转化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第三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于1987年4月10日至1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文化部图书馆局杜克局长到会并讲话。回顾和肯定了全国文献缩微工作的成绩。李竞同志代表缩微复制中心总结了1986年的工作。指出:自去年广州会议成功地解决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之间,文献缩微工作协作协调关系之后,文献缩微工作出现了新局面。大大加快了工作的进程。全年共生产缩微胶卷2,586,320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会上表彰了北京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等七个馆的  相似文献   

3.
1电子报纸发展现状与特点自1995年10月国内第一家正式在网上发行的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电子版》开通,越来越多的纸质传统报纸实现了新闻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至今全国半数以上的报纸已经提供有电子版。从公共图书馆馆藏报纸来看,以浙江图书馆为例,2007年中文现报阅览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从馆报《绿土》到公开出版的系列图书"绿土文丛"的文献整序过程,结合对上海市区级公共图书馆馆报、馆刊的现存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图书馆馆报、馆刊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缩微工作的重心,应由抢救古籍文献,逐渐转移到开发利用缩微技术方面来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这些独特而庞大的文史古籍体系,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值得自豪的瑰宝,也是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早在198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就已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利用缩微摄影技术,抢救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据有关统计,到1991年底,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先后建立了十六个缩微拍摄点,各拍摄点都装备了配套的缩微设备。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共同团结协作下,完成了解放前的1845种报纸、2446种期刊、13218种善本书的拍摄工作,这项巨大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也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目前,缩微摄影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存贮密度大、保存期限长、传递迅速的新的重要的存贮管理文献的手段。从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工作的情况来看,尽管有些拍摄点,对解放前大量的珍贵图书文献还没有拍完,但大部分图书馆已接近尾声。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6.
3月14日至18日,由文化部图书馆司主持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座谈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各省、市、自治区以及计划单列市文化厅、局负责图书馆岗位培训工作的同志及全国图书馆文献复制缩微中心、北京图书馆教育中心、中国图书馆学报、文化部有关司局的领导及同志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图书馆司科教处处长周小璞主持。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就会议的目的、意义及任务作了讲话,周小璞处长就文化部草拟有关文件作了说明。文化部教科司办公室主任徐秀明就岗位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会议期间,与会同志认真总结了前一时期公共图书馆职工教育的经验及教训,座谈讨论了《关于在公共图书馆开展岗位培训的规划与实施意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主要岗位分类目录》、《省级图书馆馆长规范》、《制定公共图书馆系统主  相似文献   

7.
文化部图书馆局于三月五日至八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公共图书馆系统文献抢救工作和一九八六年文献缩微复制工作的任务。会议由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副局长鲍振  相似文献   

8.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上海图书馆拍摄点成立后,根据计划,首先拍摄了一部分上海图书馆所藏的建国前在上海出版的报纸。在拍摄前,对报纸逐日进行了严格检查和登记,了解其残缺情况,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联系各有关收藏单位进行全面补配。待原件收集齐全后再经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受省文化厅的委托,益阳地区图书于馆5月5日至23日在益阳市举办了一期图书馆读者工作业务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全省公共图书馆的28位同志。培训班聘请了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教研堅副主任沈继武和我省公共图书馆几位取得馆员职称的同志担任教学工作,开设了《读者工作概述》、《读者研究与读者心理学》、《图书流通工作》、《读者工作统计分析》、《图书宣传阅读指导》、《中文工具书》、《参考咨询》等课程。同时还听取了省馆姜葆槙同志关于全国读者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传达报告和刘雪莱同志关于日本图书馆的考察报告,以及六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学习结束前举行了测验,全班平  相似文献   

10.
天津图书馆收藏的解放前出版的报纸(以下均称旧报),现有209种,其中外文16种,在全国公共图书馆范围来说属于中等,而在华北(除北图外),也称得上收藏旧报最多的大馆.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利用天津图书馆的旧报纸,兹将馆藏旧报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1.
澳门新闻事业已有160年历史。目前澳门有16家报纸,其中有华文报纸9家:日报有:《澳门日报》、《华侨报》、《大众报》、《市民日报》、《星报》、《先锋日报》、还有三日刊的《体育报》、《体育周刊报》以及《时事新闻》;葡文报纸七家:《澳门人报》、《澳门晚报》、《澳门邮讯报》、《澳门消息报》、《澳门论坛报》、《号角报》、《中西报》。此外,逢周末由澳门地方政府出版《宪报》、澳门新闻厅出版《星期六》周刊。  相似文献   

12.
姚瑾 《新闻导刊》2005,(6):53-54
重庆《商务日报》原称《商务报》,创办于1914年,因抗议袁世凯称帝曾一度停刊。1916年重新出版,改称重庆《商务日报》。这份报纸生存期之长,发行量之大,在当时的重庆报界都是很突出的。翻检抗战前的重庆《商务日报》,深感这份报纸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确有其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第二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第二次工作会议三月上旬在广州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领导人、名省级馆技术部领导人共六十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抢救祖国文化遗产,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决策。缩微复制工作是“再生性”抢救文献的保护措施。一九八四年七月,文化部党组批准成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一九八五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研究了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与措施,一年来,工作上取得了很大进展。这  相似文献   

14.
5月8日上午,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举办了“纪念建国60周年老报纸展”,一份光绪年间(1893年)的《京报》在观众面前亮相。报展共展出老报纸近50种、61份。时限最早的有118年前的老报纸,至今跨度三个世纪。展品中包括陈独秀、李大钊在宣南米市胡同泾县新馆创办的,在新文化运动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每周评论》;革命报人林白水在宣武区棉花头条创办的《社会日报》;邵飘萍创办于宣武区小沙土园《小京报》等。宣武区的部分居民和武警战士参观了报展。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哈尔滨日报》《新晚报》《新晚社区报》《家报》和《都市资讯报》等5类报纸。《新晚报》是哈报集团系列报刊之一,在全国晚报综合类排名中位居前十五名,是全国最受欢迎的几家晚报之一,是房地产、医药保健、IT、汽车、金融保险、旅游等广告市场的首选平面媒体,拥有东北三省最大的发行量。晚报采取自办发行的方式,年发行量40万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13,(3):19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为进一步促进馆配市场的和谐共赢,中国图书馆学会媒体与阅读专业委员会与《图书馆报》,于1月10日在京举行"2013年全国馆社高层论坛",就"文献资源建设,路在何方"这一话题进行研讨。论坛以"锵锵七人行"的形式,就馆配服务、文献采购、信息对称、产业链建设以及行业自律等话题,在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杨沛超与《图书馆报》总编辑赖雪梅的引导下,全国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主任毛雅君,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首  相似文献   

17.
《新闻窗》2006,(6):I0001-I0001
《铜仁日报》是中共铜仁地委机关报。创刊于1986年10月1日.原为《铜仁报》。创刊20年来.从周报发展到周二报、周三报、周四报.再从周四报发展到全国同类报纸中为数不多的瘦长型日报。  相似文献   

18.
民国以来,陕西新闻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其初创阶段在民国初年,发展阶段在抗日战争爆发和陇海铁路通车之后。这个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报刊,大体上又可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体系。一种类型是国民党派系、国民党政府或特务机关在西安办的《西京日报》、《西京平报》、《建国日报》、《黎明日报》、《战斗日报》和《正报》等;一种类型是爱国人士、进步青年或团体、商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办的民间报纸,如《秦风日报·工商日报联合版》、《老百姓》报、《经济快报》和《民众导报》等。  相似文献   

19.
搜集地方文献并为社会服务,是省市、县(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靠各馆分散独自进行,有很多困难。为此,辽宁省图书馆在辽宁省文化厅图书馆处的支持和帮助下,于1989年9月下旬在沈阳召开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会议”。与会馆共同协商,制定了《辽宁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辽宁省文化厅以“辽文办字19[89]180号”文件转发给辽宁省县(区)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全省公共图书馆协调地方文献工作,是一项富有开拓性的改革措施。为使之健康地发展并日臻完善,本刊特将方案全文刊出,恳请方家和热心人士多提建议。收藏本地区的地方文献,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其藏书特点的主要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经有关馆共同协商,决定建立全省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组织,并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的出台和全国性古籍调查工作的展开,图书馆界对历史文化典籍的收藏、保护、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人们在重视“古籍善本”的同时,有关“抢救新善本”、“抢救保护民国文献”的呼声也高涨了起来。2011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国时期文献的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并提出立即实施“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在全国开展民国时期文献普查工作,编制《民国时期文献总目》、《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名录》,使用缩微技术加大对文献的再生性保护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