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新课程理念下,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但预设重在课前的准备、设计,而生成重在课堂的关注和引导。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过分注重预设的作用,往往对课堂的生成视而不见或是一带而过,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精彩。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并不忽视预设,其实任何课堂教学都不可能没有或忽视预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在重视、充分、科学预设的前提下,关注、重视、引导生成,从而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2.
邵小平 《考试周刊》2010,(52):130-130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精神和智慧潜能,焕发了课堂的互动气氛和生命活力。生成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可能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因而更易造成简单片面的理解: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教学机智使"节外生枝"成为"锦上添花";更有严重对峙的状况出现:  相似文献   

3.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让课堂走向动态生成的  相似文献   

4.
践行生成性的有效课堂是目前新课程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师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活力.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精彩的预设和有效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生成,让生命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金春 《师道》2007,(1):32-3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浅论影响课堂教学生成有效性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永恒的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课堂教学过程呈现生成的状态。直接影响课堂生成有效性的因素是教师的课堂设计、教师的课堂提问、教师的归纳升华和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从多方入手,加以改进,以提高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成”将逐步成为课堂的常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面对学生不断生成的非预期性信息,一些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如何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是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可以说.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走向和谐.走向高效。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生成性动态课堂有两方面的含意:生成性指的是教师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呈现的一种真实的教学现象,它是相对课堂预设而言的;动态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操练、引领、提升等实践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教学过程,它是相对于固态课堂而言的。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多向交往、各因素交互活动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从生命的高度,动态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面对学生不断生成的非预期性信息,一些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如何从传统的预设性教学向动态的生成性教学迈进,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师怎样提高应变能力,从而改善课堂气氛,锤炼课堂艺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胡春颖 《考试周刊》2009,(49):220-221
课堂预设与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预设可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可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文章作者通过课堂实践与观察,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对预设与生成如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弹性预设,留下生成空间;精心预设,建立生成点:调节预设,呵护生成的观点,并结合案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同时生成性也成为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状态。如何正确引领课堂生成?课堂生成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化学课堂教学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彰显课堂生命力的常态要求,真正的新课程不排斥预设,因为预设为了更好地生成。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对孪生兄弟。教师应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的课堂,这样才是“充满生命活力”(叶澜语)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具有预设性与生成性双重特性。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明显,课堂教学也日益重视课堂生成。同时,在重视课堂生成的过程中也相对削弱了预设。殊不知,如果没有有效的预设,就没有生成的精彩。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育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生成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生成性课堂教学已经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广泛关注,而且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的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通过分析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特点,研究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的积极策略,以此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意外的精彩往往源于化学课堂的动态生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重视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预设,及时调整、随机处理新信息,使课堂始终处于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成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往往因捕捉生成而精彩,因忽略生成而逊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课堂生成,让课堂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过程中,小学课堂教学也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即更多地要求课堂体现生成性,因此重视生成性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小学课堂更加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的富有活力、生机。但在当前小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小学课堂教学生成误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初中构建生成性课堂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成为热点问题,多年来,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强调结构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精炼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之前将程序精心设计出来,通过众多疑问引进新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忽略了在教学中创造生成性的课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课堂教学不能过于局限,也不应当过于拘泥形式,提前确定的目标应当能够开放地纳入课堂体系中。生成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初中教学的重要改革之一。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成性课堂构建作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