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运动在中国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但在世界还是一个年轻的运动项目。 武术运动在中国被正式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在竞赛规则指导下进行比赛是在五十年代开始的,登上国际体育竞赛舞台只是近几年的事。 几十年来,武术运动这个东方体育文化瑰宝,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并以其多彩的丰姿、诱人的魅力走向世界。21世纪已向我们走来,世界都在思考策划着跨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竞赛工作的经验与发展设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吴寿章 《体育科学》2000,20(1):32-35
我国体育竞赛工作的主要经验和特征是 :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 ,全运会项目除武术外均为奥运会项目 ,使奥运战略得到切实贯彻 ;改革竞赛的管理体制 ,撤政府性的业务司 ,建可经营性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体育竞赛的市场机制日受重视 ,经济功能等多元功能明显增强 ;竞赛的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等。工作发展设想主要有 :继续深化体育竞赛改革 ,正确处理好训练与竞赛的关系 ,理顺国家体育总局管理部门与各项目管理中心等方面的关系 ,研究解决好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权 ,争取赛风进一步好转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建国50年来武术竞赛制度的发展进行回顾与思考。分析了西方体育文化对套路与散打两大竞赛体系的形成、竞赛体系化、内容简单化的影响。对当前武术竞赛发展中存在的国内外竞赛内容不统一、太极拳比赛引起诸多争议、套路竞赛制度改革滞后,以及套路与散打分离等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与国际体育竞赛接轨、举办世界武术运动会、开展武术套路职业联赛和推出套路与散打竞赛相结合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散手是武术技击精华的具体表现,经过一年准备、十年实验和五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武术竞赛项目之一,并在1993年的第七届全运会上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作为体育竞赛项目,一方面要体现运动员赛场上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在竞赛中又能保证运动员的安全,这就给以击打对方为获胜手段的散手造成了矛盾。头部是人体生命的重要部位,是否允许击打头部及击打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运动员的安全,也  相似文献   

5.
竞技武术运动作为东方体育文化的象征,伴随着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1990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际武术联合会,现已拥有五大洲的洲际联合会100多个会员协会。从九届世界武术套路锦标赛、六届亚洲武术套路锦标赛、四届亚运会上的武术套路比赛等武术赛事,以及各大洲武术比赛的成功举办,证明武术运动项目已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并喜爱,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武术竞赛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世界武术发展中的民族风格和特点与现行赛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武术这一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要进入奥运会,成为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还存在两个不可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武术中浓厚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国际竞赛套路与段位制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办分离是新形势下竞赛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型向经营开发型的转变,这不仅适应运动项目发展的总体需求,而且为建立竞赛市场,发展体育产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作为体育大范畴内的体育竞赛,在新的形势下,它的效益日益被重视。体育竞赛的效益是指通过举办竞赛以及相关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体育竞赛的效益  相似文献   

8.
国际武联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成立,当时会员协会只有38个,现在会员协会已发展到77个,而且五大洲都成立了洲际组织。国际武联已举办了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1995年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1998年11月2日国际武联申请加入奥委会,可见国际武术发展形势之快。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武术第一次被列为国际性综合运动会的正式竞赛项目。由于武术刚刚推向世界,为了规范武术比赛的技术内容,提高竟赛的质量,中国武术协会受国际武联筹委会的委托.于1989年6月编写出版了第十一届亚运会用的7个武术竞赛套路。在编写第一批竞赛套路时,基…  相似文献   

9.
钱江 《武当》2009,(12):26-26
早在1952年,国家体委专门成立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把武术和赛马、荡秋千、蒙古式摔跤等民族体育运动一起列为推广项目,并于1953年11月8日~11月12日,在天津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1955年,国家体委运动司设立了武术科,1959年改为武术处,负责管理武术、棋类、射箭、摔跤等几个项目。  相似文献   

10.
利益均等、机会均等的竞赛原则是体育竞赛的基本原则。本文作者根据多次全国和地方武术竞赛编排实践,就竞赛日程如何体现这一基本原则,阐述制定武术套路竞赛日程的总体编排原则、方法和步骤。同时提出了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并就六种竞赛日程模式制定方法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制定竞赛日程要达到最佳,最佳的竞赛日程必须依据赛会所给各项具体条件,遵循总体编排原则进行研究设计,而合理的场地使用方法和合理的总赛程时间是制定不同模式竞赛日程的关键。在竞技武术走向世界、全民健身活动兴起,不同层次内容的武术竞赛活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完善武术竞赛理论与方法并使之进一步科学性和规范化是本文的目的和宗旨。  相似文献   

11.
1923年4月,在上海举行“中华全国武术运动会”,这是中国武术史上第—次单项运动盛会。参赛的有精武体育会、北京体育研究社等20多个单位的400余名选手,有团体、单练、对手三种形式,共有百余个项目,这次武术运动会采用了近代体育竞赛形式,改变了庙会献技与擂台打擂的传统竞赛形式。对手实际上就是现代散打项目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武舞”,历经千年延续至今。《武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同时也对套路运动的完善与发展起着推动作用,预示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武术竞赛规则》从1958年第一个版本的诞生至今出现了6个不同的版本,它们直接影响了武术套路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武术竞赛规则》发展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散打竞赛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竞技武术散打竞赛自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以来,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竞赛模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竞赛的发展模式应为政府参与型,即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使竞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以达到提高散打竞技水平,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逐步形成国家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格局,走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竞赛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武术竞赛规则对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的导向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东方文化的一种象征,其作为非奥运项目登上全国比赛的历史可追溯到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在武术竞赛规则的导向作用下历经巨变。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竞技武术套路为了要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相结合,同时也为了使武术竞赛更具有可比性、区分度和公平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于2002年出台了武术竞赛新规则。随着新规则的实行,竞技武术套路以全新的面貌登上了历史舞台。2002竞赛新规则出台之初,众多武术界的仁人…  相似文献   

15.
校园体育竞赛是高等院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窗口,是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从终身体育视角下分析高校校园体育竞赛存在的问题,以优化校园体育竞赛为立足点,提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的改革路径,认为高校校园体育竞赛从竞赛项目设置、竞赛制度管理、组织手段、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激发高校学生参加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申奥成功为武术进入奥运会创造了契机,但奥运会的"瘦身"改革、中西文化的差异、竞赛规则以及国际化发展程度等主客观上的因素成为武术"进奥"的主要屏障。本文分析了武术未能如愿成为2008年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的原因,以及武术成为特设项目的结果,继而对武术奥运发展的模式、奥运武术名称、武术的奥林匹克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7.
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改革与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逻辑等方法,对我国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总结和借鉴国外普通大学生课余体育竞赛运作方式的基础上,从组织、项目、时间、评价、空间、经费方面提出了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即:建立课余体育竞赛的管理机构,实行办赛主体社团化;竞赛项目多样化和层次化;竞赛项目的时间安排离散化;各项竞赛成绩相互关联,评价机制周期化;竞赛空间区域化,经费补偿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王橹 《中华武术》2006,(1):58-59
国人瞩目的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于2005年10月24日在六朝古都南京落下了帷幕。作为大会竞赛项目之一的武术散打经过4天10个单元的激烈角逐,于10月24日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体育馆收兵。武术散打男子6枚金牌(50kg、58kg、67.5kg、77.5kg、87.5kg、87.5kg以上级)女子小团体1枚金牌(52kg、60kg、70kg级)被6个省市代表队收入囊中。一些赛前被寄予厚望的优秀选手被淘汰出局,年轻选手得到锤炼,竞争的激烈与格局的变化是这次散打竞赛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各代表队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并与前几届全运会进行对比,从区域角度分析竞赛的变化,以期为散打项目的发展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对套路表演水平的评价标准,是为套路运动服务的。从1958年第一次制定武术竞赛规则到今天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每次规则的修改都会对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武术套路技术发展又会促进武术竞赛规则的更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文章通过研究武术竞赛规则探寻武术套路运动发展趋势,为武术套路运动训练以及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武术竞赛分“套路”和“散打”比赛。建国以来套路比赛开展较好,比赛方式和规则已趋于成熟,是我国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散打”比赛,又名“散手”比赛,古称“打擂台”,建国后一度中断。国家体委从1979年开始试行,从1982至1985年分别在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