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丁宁 《出版参考》2005,(8):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社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文化重建、文化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的思考,并反观自身.用一位评论家话来说,<周作人传>是一部具有哲学著作品格的传记.  相似文献   

2.
11卷、7000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作为"译人"的周作人重新还原。这一次是周作人译文的原貌与全貌。编者打磨掉当时时代的局限与遮蔽,让周作人的思想与观点得以真切呈现直到现在,周作人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但无论怎样,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恐怕要被许多研究者重新评判。11大卷、总计7000余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学史上.鲁迅和周作人二兄弟联袂走上坛。其成就可以说创造了一个奇迹。鲁迅和周作人.按其各自在学上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然而这两位亲密无间的兄弟最后却反目成仇.走向决裂.令人叹惋。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缘由.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周作人读书既多又杂,通过他在《自编文集》中引用之书的考察,略可梳理出较为清晰的轮廓。周作人逐渐亲近传统文化,并致力于对其进行独具特色的创造性转化,对他所读古书从传统四部角度进行概括描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6.
舒芜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倾十余年心力于周作人研究上,陆续发表了30多万言的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择其要者汇编为《周作人的是非功过》(1993年6月)出版,这是当代文坛值得重视的不小的事情。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分上下两编,上编七篇,论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化史、新文学史和中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1885-1967),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也是著名的书评家。由于他经历的特殊性,对他评价不一。他是“五四”时代的文化健将,在“五四”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曾经以小品文的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占有过一定的地位,在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中有过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他的沉沦堕落和长期以来文学领域形成的某种观念,使得周作人研究领域几成禁区,跋涉者无几,研究成果寥寥.近几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开始严肃地审视往日的足印,本着科学的态度,求实探真的精神,对周作人这样历史复杂的作家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景彬撰写的《周作人评析》(下文简称《评析》),拓展和深化了周作人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周作人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9.
在读书界和学术界,止庵有两个为人所知的身份:一是继钟叔河之后周作人作品最主要的整理出版者,他先后整理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等七八百万字的著译;二是一个受周作人影响的散文家,他私淑周氏,研习其作品20余年,深得知堂文章的神韵。正由于以上原因,年初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苦雨斋文丛”首发式上听止庵说,他的《周作人传》即将面世,我是充满期待的。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11.
鲁迅和毛泽东是历史巨人,巨人会见应载人史册,因而要严肃对待.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曾筹拍大型传记片<鲁迅传>,后因"左"的干扰,此片搁浅.该片工作人员沈鹏年同志在<书林>1982年第1期撰文<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以下简称"沈文"),不少报刊竞相转载,影响很大,也有的学者否认此事,但社会上没有一个定论.本人读了所谓的<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感到无非是沈鹏年自己在"转述"周作人的话,而不是周作人自己所写,亦未见其他刊物发表有周作人的"回忆实录",其真伪姑且存疑待证,仅就"沈文"中某些所谓"周作人"之话,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彭艳 《兰台世界》2012,(22):55-56
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献最多,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就占了五分之三。本文将对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一番粗略的梳理,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堂》、《徒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周作人的了解远远不及对他的兄长鲁迅,反而更多地纠结在为何兄弟反目、周作人做了汉奸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周作人热”已达到了火辣辣地热到烫手的程度,周作人的作品,可说已在全国泛滥起来了。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相似文献   

15.
意志不坚沦为汉奸 周作人,笔名知堂,1885年生于浙江绍兴,早年毕业于南京水师学堂,后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是日本人,1912年入中国籍.  相似文献   

16.
孙郁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首先提出这样的论断,来标示自己秉承的公正还原的立场——不再把鲁迅当成神,而视为人;不再把周作人看成鬼,而以平常心待之。  相似文献   

17.
将出版大汉奸周作人的作品,说是“文艺政策的更加宽松、开放,双百方针真正开始实行”的结果,这是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双百方针极大的曲解和污蔑;又说这是“注重文化积累”的表现,这也是对“文化积累”含义的歪曲。我们对大汉奸周作人没有双百方针可言,如果说出版大汉奸周作人的作品,就是文化积累,它就玷污了文化积累所包括的一切内涵,抹煞了  相似文献   

18.
新发现的周作人藏书题识三则,分别为:明万历刻本《尺牍双鱼》题识、明万历刻本《瑶笺》题识、日本庆安三年刻本《五老集》题识,以上手书题识未见录于《知堂书话》《知堂序跋》等周作人文集,亦未见录于现代学者辑补,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9.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09,7(2):62-65
周作人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诗人和学者。其著述宏富,内容广博,至今影响甚大。本文从索引学的角度,探讨他的学术著作书后索引法与时代之关系、书后索引编纂体系、方法和特点,以凸现他在二十世纪中国图书索引编纂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贾芝 《出版参考》2004,(35):6-7
周作人与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过从较密,他们是北京大学同事,也是<新青年>的同人.周作人也是<每周评论>的经常撰稿人.五四运动过后,李大钊同志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周作人对他加入共产党的情况无任何了解,并曾回忆说,后来他与李守常见面也很少了,但他对李大钊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是深表同情的,他也从未反对共产党;相反的,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以至后来很长时期,他对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始终采取了同情和帮助的态度.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也写了义愤填膺的文章,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