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维度分析,指出了黑格尔对劳动本质观念理解的扭曲性、遮蔽性。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  相似文献   

2.
劳动异化观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雏形.本文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阐述了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劳动异化下工人所产生的恐慌.进而得出结论:异化劳动不是永恒的现象,它只是工业史上一个必经的阶段,最后提出消除异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并不很成熟完善。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而人的劳动也必然是社会性的劳动,劳动产品总体上也理当属于整个社会.但是,由于人类内部群体、个体之间差异及其相应利益分离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劳动产品的占有也就出现了分化和分离,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且反过来成为统治劳动者的外在力量——这就是劳动的异化.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其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是异化的总体根源,其他三个方面是这一根源下的几种表现形式.由于差异是异化劳动的内在根基,异化劳动是差异的社会化、制度化恶性发展,因此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本途径不是消除差异本身,而是消除让差异恶性发展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和人之间有着悠久且紧密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而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异化的劳动教育使得人的主体性被遮蔽,无法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应有功能和价值.马克思有关自由的劳动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的主体性意蕴,构建一个主体性充分发扬的自由劳动教育,是解决异化劳动教育问题的可能路径.自由的劳动教育包括形成开放融通的主体性劳动教育结构、具身参与的主体性劳动教育过程、高吸引力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育即游戏     
教育本质具有生成性、发展性、多样性。游戏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游戏是人的本真存在方式。在异化劳动下,游戏与劳动相分离。人为了摆脱异化劳动,需要游戏。但娱乐类游戏只能使人性暂时恢复,只有本真劳动才能使人性根本恢复。本真劳动就是游戏,它实现了游戏与劳动的统一。本真的教育也是游戏,是教育工作者的本真存在方式。古今中外有许多教育家视教育如游戏,在教育中追求、展现与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阐述是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最完备的论述.文章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指出对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类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内容的四个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8.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同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是实现劳动主体价值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及其产品同劳动者的需要之间严重的相悖关系,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个范畴.本文分析了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环境生产中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对于实现人的价值的制约和影响,从而指出,只有扬弃“异化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才能全面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精神价值和环境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思想,马克思在对现实经济领域大量的经济事实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与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有所不同,马克思所阐释的异化劳动的主体由绝对精神或自然的人转向现实的、具体的人,并且在对人的类本质的认识和社会历史观等方面超越了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试从马克思对人是"对象性存在"的本质规定出发来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象性存在包括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两者都以实际劳动为中介,因而考察人的存在方式必然要考察人的对象性实现的状况.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寓于对象性存在这一规定中.因而从对象性存在出发考察异化劳动更能廓清异化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到深入分析人的内在本质,阐明了异化的本质,揭示了劳动异化是人异化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现代社会物化状态下探究人主体性的缺少及人自身实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异化"一词虽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但他在<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做出重新的解读,在劳动中阐释了"异化"的含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异化劳动"的表现,从而得出人的本质的复归要靠实现对异化的扬弃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批判,是在对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自我异化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人的本质异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法权化了的世界,正是由异化劳动所引起的社会关系的总体异化.它表现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同时,又表现为那些体现着所谓"正义"的《林木法》《谷物法》《工厂法》等法律条文,都不过是工业资产阶级、贵族和不法商人为了攫取一切可能利益的庇护伞.于是,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异化,决定了在市民社会的日常交往活动中出现的交往异化,而这一切又都是由商品和货币这些异化存在物决定的.因而,从"异化劳动"到"交往异化"的转变,实际上,正是马克思从带有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概念,并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鉴于逻辑结构以及考察对象的局限性,使得对于"人与人相异化"这一规定的分析陷入逻辑矛盾中,因此马克思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悲惨境遇而导致的前三种异化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转向市民社会,不再从孤立抽象的人的角度研究异化理论,而从多元主体逻辑框架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作为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用交往异化理论从主客体二元逻辑结构分析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不再局限于生产过程领域,而从更广阔的现实生活领域进行分析,丰富了异化理论的内涵。同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结论与其成熟时期的思想交相呼应,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异化是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正是在对黑格尔意识异化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并通过对黑格尔异化理论的不断扬弃和对异化劳动内涵的不断丰富,最终在异化劳动的真正根源、扬弃异化劳动的正确道路等方面超越了黑格尔。  相似文献   

16.
从异化劳动的社会性层面而言,劳动与异化劳动并非界限分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张力使美的创造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时空距离的转移,同样的异化劳动产品面对不同的审美主体从而产生新的美学意义;异化劳动中劳动者的精神愉悦成为美感产生的主观可能;社会分工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从社会发展而言,社会分工为异化劳动的主体提供了继续生存的条件,从而使美的创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经过艰辛的探索之后,在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上,在分析与批判黑格尔劳动观念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实现了对黑格尔劳动观念的超越。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现实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观,最终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异化"概念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即,当说一种东西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左右人时,就有一个预设在里面,即,这种东西本来应该属于人,为人所控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个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潜藏着工人的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二个规定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时潜藏着劳动本来应该是为人所自由掌握和运用的人的本质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三个规定性,人的类特性的异化时包含着自由自觉性本来应该是人的类本质的预设.挖掘出马克思《手稿》中的应然预设,有助于我们对《手稿》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基础上,试图从国民经济学的经验论证中追寻异化的根源.当他开始用“异化劳动”理论解决异化难题时,他的思路体现了三国理论范式,即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主体平等观念,马克思最终还是用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寻求异化突围之径,异化劳动理论也因此走向了自身的解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数字劳动成为数字资本与数字技术双重把控下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仍然属于异化劳动,在资本逻辑的控制下,数字劳动者遭受着隐秘的剥削。对数字劳动异化的批判,需要探索和洞悉数字劳动异化的本质,探究处于数字资本逻辑主导下的数字劳动异化的新特征,在对数字劳动四重异化现象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积极探寻扬弃数字劳动异化之路径,更新劳动观念,秉承共享的价值理念,共同建设共享的社会主义数字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