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其强势地位的品牌纸媒往数字化转型成功,纸媒发行量下降,数字化产品增长。英国《金融时报》在60万的收费产品中,数字化产品已超过纸质版产品,预计很快就要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他们设立的“付费墙”,在留住500多万电子形态产品用户的同时,又使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享受付费服务。中国也有媒体试图走这条道路,虽然目前尚未有成功的案例,但期待有突破的这一天。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4,(2)
正@新闻老兵:对传统媒体转型的几个建议:1.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信息设计实验室。2.从产品到用户改变的制度保证。3.大平台与小平台的双向拓展。4.强化品牌中心的战略地位。5.强化技术进采编。6.打一次内部攻坚战。@崔保国:目前情况下,社会还是需要报纸的,因为报纸的读者还存在,报纸的数字媒体虽然已经做得不错了,数字化转型还谈不上成功。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朝日新闻》聚焦用户需求,采取分众化策略,借助既有资源搭建用户与编辑、用户与用户互动平台;借助专业化信息编辑,聚焦用户兴趣和价值取向,提高用户黏性,实现更多盈利。《朝日新闻》的这些转型策略对我国媒体转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融时报》现由英国的皮尔逊一朗曼集团所属的金融时报公司出版,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国际性财政金融报纸。据英国报刊发行量统计局公布的数字,《金融时报》1999年11月至2000年4月的日发行量为44.9947万份,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读者130万。星期六发行的周末版《金融时报》比平日报纸的发行量多20%。此外,《金融时报》网站(FT.COM)在全世界的用户达120万,其中美国用户达44.5万。  相似文献   

5.
正转型、转型升级,已不属经济领域的专用词,今天,它已渗入传媒领域,成为业界探讨发展前景时的高频词。据《人民日报》消息,由于纸媒广告量持续下降,英国第一大报《每日电讯报》近日宣布裁撤80个纸质版编辑岗位。英国其他主流大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也都在近期宣布各自削减数十个纸质版编辑岗位,并将重心转向数字板块。不论国际与国内,不论媒体规模的大与小,纸媒向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重新思考生存方式,是传统纸媒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6.
《辞海》的数字化之路包括数字化目标的设定、内容数据库建设、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通过“三步走”战略,完成《辞海》数字化转型,从而为用户提供动态化、多维度、多媒体、立体式的知识内容,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关注度、满意度,进一步拓展辞海品牌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张帆 《青年记者》2016,(10):93-94
从2010年开始,英国报业开始全面实施平台战略,加快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等严肃大报的平台战略已初见成效.NRS (Natiohal eadership Survey)发布的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的数据显示,英国平均每月有64%的成年人通过纸质或网络阅读全国性严肃大报,其中通过PC端或移动端阅读全国性严肃大报的人数上涨幅度最大,为214%.①  相似文献   

8.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之成败,取决于能否在数字端建构可持续的商业盈利模式.在数字广告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内容付费策略已成为新闻媒体建构新型商业模式的重要路径,且因《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的成功而给人带来希望,成普及之势.全球越来越多的以报纸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开始踏足这一探索之路,其中也不乏中国报纸的身影,且出现财新这样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行业期刊《葡萄酒》为例,通过对行业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研究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行业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必须紧贴行业,发现读者需求,满足需求,把读者变成用户,同时将行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打通,并从为产业的服务中积极寻找商机.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出台,为数字时代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向需求导向型的沉浸式数字化服务转型趋向。但档案馆在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尚存在对数字档案文化资源挖掘能力不足、缺乏创意型数字文化服务、跨界协作程度有限等问题。面向未来,档案馆需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握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依托前沿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倡导协同创新促进融合升级,进而全方位推进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英美报纸跻身互联网络目前,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初级阶段,互联网络在全世界拥有4000万用户。由于互联网络通行使用英语,所以英美报刊挟语言、文字优势,捷足先登,抢先入网。美国的《纽约时报》、《新闻周刊》,英国的《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卫报》均已上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纽约时报》付费墙探索过程、付费机制与相关要素,及其初步显现的效果,并进而揭示《纽约时报》付费墙案例对中国报纸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启示.从传统纸报的内容为王向数字时代的产品为王的转型,以品牌影响力为基础培养重度体验者和品牌忠诚者,建立系统的市场推广模式,重视受众调查以洞察用户需要等,这是《纽约时报》付费墙可能带给中国报纸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指导意见以贯彻落实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旨,提出了新闻出版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应该说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信息化时代永恒的话题,新闻出版业这次系统具体地提出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标准化工作、提升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模式,一方面是传统出版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数字化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数字出版市场已经具备,数字出版技术也相对成熟,但市场与技术的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对于技术的运用都是平等的,传统纸媒要在数字时代立足,内容建设仍是核心要素。如何更好地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生产和创造适合不同平台传播的内容产品并为目标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报业数字化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负责内容生产的报纸编辑部及其转型之路在报业的数字化进程中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南方日报》"全媒体编辑部"为研究对象,分析编辑部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何天平  宋航 《中国编辑》2023,(11):51-55
系统性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思维为此创造了丰富可能性,也为教育出版数字产品的升级改造带来重要创新方向。从提升用户体验出发建构产品思维的观念及实践,正逐步构成深化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据此,本文立足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实,通过归纳总结产品思维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探索中的建构及运用,尝试从中发掘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何天平  宋航 《中国编辑》2023,(11):51-55+65
系统性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推进教育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以用户需求为驱动的产品思维为此创造了丰富可能性,也为教育出版数字产品的升级改造带来重要创新方向。从提升用户体验出发建构产品思维的观念及实践,正逐步构成深化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据此,本文立足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实,通过归纳总结产品思维在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探索中的建构及运用,尝试从中发掘教育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半月要闻     
《出版参考》2014,(15):4
正总局、财政部共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3年时间,支持一批新闻出版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带动和加快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意见》一出台便引起行业热议。  相似文献   

18.
丁汉青 《青年记者》2012,(31):70-72
2012年10月18日,世界知名时事周刊美国《新闻周刊》宣布将在2012年12月31日出版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杂志后,全面转向数字化。转型后的《新闻周刊》网络出版物称为"Newsweek Global"(全球新闻周刊),将是一个全球通行的单一版本,并基于用户订购的模式,通过平板电脑和网页的电子阅读工具发布。这份即将转型的杂志创刊于1933年2月17日,在美澳加均有发行。数千期《新闻周刊》的纸质封面摆放在一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0,(1):82-82
据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12月21日消息,《经济学人》计划在6个月内赢得50万Facebook用户和75万Twitter用户的青睐,该杂志将动用“数万英镑”的营销预算来提高这一数字,以实现其目标。这是传统出版商寻求从网络社交媒体获得大量网站流量和新读者的又一信号。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出版行业普遍迎来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美术专业出版社亦无可避免.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资源,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附加价值与用户体验,从而稳固市场地位已是摆在每个出版社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初学者之友》丛书APP为例说明,从契合市场需求、明确目标人群、加强用户体验等方面,尝试为美术专业出版社提供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