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多种贷学金资助特困生南京师范大学孔祥柱贷学金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行为。应当考虑到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家庭之间贫富不均的实际情况,保证“并轨”后那些获得高等教育入学资格的学生不致于因经济困难失去...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指出 :“教育事业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 ,先导性的行业 ,属于第三产业。”之后 ,伴随着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改革 ,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否为产业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 ,不具备产业性质 ,不应视为产业 ;另一种观点认为 ,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 ,可以像开办产业一样办高等教育。本文认为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是产业 ,但又与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对此 ,本文主要就高等教育的产业特征作以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贷学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场涉及经济和社会诸多方面的改革。高等教育在这一转轨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而有步骤地推进教育改革的每一环节,是教育工作者的紧迫任务。“招生并轨、上学缴费”这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一出台,社会、家庭反响强烈,引发了一场企业、个人关心贫困生的捐助活动。为保证“上学缴费”措施的顺利进行,回报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支持,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地建立与之配套的学生资助制度。本文对学生资助制度的主体─—贷学金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对贷学金制度的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应该进行“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当前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又成为一个热门课题。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浅见。问题的实质教育应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应该依靠教育,这是教育与社会经济的本质联系。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种联系更为直接、密切。随着生产社会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出现,高等教育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日益密切联系的反映。但是另方面,高等教育社会化也带来了新问题,这就是社会的要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将直接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中等教育的大发展,刺激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有利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在战略重点选择上,要坚持“数量优先”、“高职高专为主导”、“内涵与外延并重,以外延为主”的发展战略;在战略对策上,要切实做强陕西高等教育,坚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和高等院校准确定位与分类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快发展现代远程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入高校学习的贫困家庭学生数量也相应有了大幅增加。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8%。①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上得起大学、读得起大学、进而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保证教育公平、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为主体的、多元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就对教育是不是产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产业化的问题又兴起了新一轮讨论。当前,理论界对教育产业化问题尚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探讨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重点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意义与对策进行讨论。一、教育产业与教育产业化按照产业经济学的观点,在对产业进行划分时需遵循两个原则,即产业“集合的阶段性”和“规定的实用性”。“产业”最初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后又指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从这…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无疑,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们的全面改革提出了很多思考和启迪。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积极地做出反应,确立新的任务和目标,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空间推进当前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发展”。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出发,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现状,作如下分析。一、知识经济与传统农业、传统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非义务教育产业化这一观点众论纷纭,争论不休,我们认为要探讨这一问题,必须解决如下问题。一、对高等教育属性和功能的再认识按教育学的观点,“教育”,就是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高等教育”,则是在完成中等教育后实施的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高深性、专业性,教学和科研的结合。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对他们…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后,我国将更加开放,经济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我国加快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步伐,以适应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一、“以人为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必须坚持的原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人的因素历来是哲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所重视的十分重要的社会历史发展关键性因素。“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为中外先贤所重视。古希腊哲学家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我国古代先贤管子则首先提出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最后20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面临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挑战。这就迫使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上必须切实解决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解决好科技高度发展与人的低素质的矛盾,提倡“人文素质教育”,使高科技掌握在高素质的人的手中;二是解决好电子信息技术进入高校后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矛盾,高校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既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高科技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又要主动地发挥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某些优势;三是解决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当前实际的矛盾,要克服高等教育扩大规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更新我们的某些观念,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四是要积极面对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实行的是奖学金、贷学金和学生困难补助相结合的资助政策,但奖学金所占的比重较大,贷学金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起到真正的资助作用。在学生资助政策上应在充分发挥奖学金的作用、合理使用特殊困难补助、实施学杂费减免政策和勤工助学的同时,确立贷学金在资助学生中的主体地位,以保证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使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的一个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在充分知识化的社会中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无疑,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们的全面改革提出了很多思考和启迪。对高等教育改革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积极地做出反应,确立新的任务和目标,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空间推进当前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发展”。本文拟从知识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出发,针对当前高等教育的一些现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除了承担教学和科研两大任务外,社会服务也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九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建的柏林模式,打破了高等教育的传统观念,高等学校除了“以教学为中心”外,科学研究也列入高校的中心任务,为了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十九世纪末,美国率先又一次突破传统模式和柏林模式,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的职能,即发展了为社会服务的第三职能。这以后对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应该是一种大教育,一种全民的教育,而不应该仅仅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的区域性教育”。中国农村的发展、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所关注的内容。这不仅因为中国有八亿农民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现实,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战略地位的确立,还在于它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史命。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两个不适应”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教育、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这个统一目标服务。这就是国际上把教育看成各国争雄的战略产业这一观点形成的主要依据,也是客观上推动各国的教育事业更快地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实际上,尽管有教育超前于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个别例子存在(如日本二次大战后的一段时间),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育总是滞后于科技、经济的发展,很难适应迅速变化的现代科技、经济的需求。如欲要求教育超前于科技、经济的发展,社会就必须对教育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打破条块分割、实现结构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为主旨和特征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并产生了广泛的积极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目标 ,决定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并决定 3年内“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那么 ,如何在当前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情况下 ,做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  相似文献   

18.
近10多年来,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讨论一直未平息过。当前,似乎是“稳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观点略占上风。其支撑的基本理由,一是“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已经过快,超越了我国现时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二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开办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对教育的必然需求,也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加快济南职业学院建设既是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现代省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考察古今中外高等教育的状况,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具有如下8条规律。这8条规律也就是当前发展高等教育所应遵循的8点指导思想。现分别论述如下。一、适应社会需要教育理论有两大派:一派是以19世纪法国教育家海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另一派是以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传统教育”派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生活作准备,教育的职能在于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进步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