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孩子的习作兴趣;二是注重习作材料的积累;三是让孩子平时多动笔多习作;四是提高习作评价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孩子的作文就是孩子生命的体验,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习作过程中的孩子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让作文成为孩子发自内心的、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倾吐,让孩子用心灵写作!从而根本上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以文本为例子指向孩子习作能力的提升,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结合起来是提高孩子习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对话习作是孩子掌握写人记事习作方法的一个好方法。通过立足教材中话式文本特征,启发孩子认清对话习作的基本范式,以多种语言文字训练手段,培养习作土壤,强化习作评价方式引领孩子习得对话习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微"时代下,如何以"微"治"微",唤起孩子的写作欲望,启迪孩子的思维火花。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微电影"的作文教学法,引领孩子习作,可采取以下策略:直观感受,激发写作兴趣;开启生活源头,打开写作言路;聚集再现,习作内容具体;构思巧妙,写作方法有变化。让它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成就语文教学的新精彩。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孩子实际,让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指导首先应该着眼于孩子的知识阅历和思维特点,挖掘他们潜在的习作兴趣和能力.三年级的孩子还处在习作起始阶段,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凭借儿童感兴趣的学习点,给孩子以形象直观的提示和帮助,降低难度,以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孩子不喜欢习作,尤其是农村孩子。其实,农村孩子不爱习作,无非是没有习作的素材,他们生活在农村,视野狭小,缺少交流,以致于一提到"作文",个个愁眉苦脸。试问,孩子们在写什么都不确定的情况下,老师天花乱坠地教孩子们怎么写,那又有何意义?下面浅谈如何根据农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习作规律,让农村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7.
作文批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交流。教师要在作文批语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尊重理解,倾听孩子心灵相通的对话;真诚赞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注重启发,在评语中怜惜孩子的童真;回归生活,让孩子在习作中放飞童心,在习作成中自由放飞童音、童趣、童真、童心。  相似文献   

8.
趣味习作就是使兴趣成为孩子习作的内驱力,让孩子在习作的全过程中有着快乐的情感体验,变原先的“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在设计时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出发,设计适合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习作练习。使孩子们体验到:习作前收集、整理材料之趣;动笔时运筹帷幄、挥洒自如之趣;成文后体验成功之趣。一、“蒙太奇”法“蒙太奇”是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我们试着把“蒙太奇”运用到习作设计上,让孩子从中感受加工、组合语言文字的乐趣。1.词语“蒙太奇”。给孩子提供一些零散词语,要求孩…  相似文献   

9.
习作是心灵的表达,是生活的感悟,是观察的发现,是生命的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汲取养料;在多媒体的环境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习作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本质,让孩子"言为心声""情动辞发",这才是习作本色的天然。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让习作成为每个孩子的乐事?我认为,除了教给孩子必须的作文知识以外,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是作文获得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儿童具有独特的情趣、思维、心理、生活,我们不防暂时把属于孩子本身的特色统称为儿童本色。孩子的习作理应还其儿童本色,即让童心袒露,让童趣回归,让童真再现,让习作成为孩子自己的习作。要知道,儿童能写出属于儿童本色的个性作文,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本文将重点阐述如何在孩子的作文中彰显儿童内心本色、生活本色、自然本色及生命本色,以激发兴趣,盘活积累,自由表达,优化评价,使属于学生生命个体的个性习作得以催生。  相似文献   

12.
方新珠 《考试周刊》2014,(80):66-66
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表白,促使孩子情感迸发,不吐不快,让孩子的习作之路充满快乐。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热情,让学生快乐习作;教师通过下水引路,引导学生模仿创作,提高学生习作的技巧,从而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把学生解放出来,拨动学生心弦,擦亮学生慧眼,放开学生手脚,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激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起写作,许多孩子提起笔,常常感到无话可说,甚至抓耳挠腮,面临习作,如临大敌。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习作,让习作走进孩子的心田呢?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有几点较深的体会,希望对害怕习作的孩子们有所帮助:一、乐意表达。不拘形式孩子刚开始接触写作,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习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但习作课堂还是摆脱不了"直接讲授的单向传递知识为主"的陈旧方式,教学效率低下问题依旧困扰着众多语文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中"课前讲授+课上内化"的教学形式可谓是为小学习作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窗。"翻转"习作教学是指在习作教学中,还学生主体地位,不条分缕析,重情感体验,重习作态度的养成,让习作真正成为孩子喜爱的自由天地。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习作教学评价也是显得尤为重要的。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所以得到人们的赞许可以说是大多数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然而对于孩子们而言,这种需求显得更加强烈一些。从孩子们的认知心理来看,特别是处于农村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而言,他们在每次老师批阅完作文后,最关注的就是看自己的习作批语,看看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及对自己习作的综合评价等级。希望从老师的评价中找到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认同感。尤其是当自己的习作被老师选中,在所有孩子面前朗读的时候,那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因此,教师习作的评语在孩子的作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精彩恰当的评语更能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点燃孩子写作的激情。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孩子习作起步重在培养兴趣和自信心,教师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突出发挥积极引导者的角色,在习作起步教学中紧密联系孩子生活、学习实际,积极创造孩子编写童话的机会,用童话给孩子们的习作起步点燃一盏顺利前行的明灯,实现孩子习作起步时从难于动笔到易于动笔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习作正是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人文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一头疼的大难题呢?那就得让孩子感兴趣。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从低年级说话抓起;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要认真上好作文课和作文讲评课;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应写出鼓励性的评语;灵活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担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农村语文教学中最困难的莫过于作文指导。习作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犹如一道道峰峦屏障,令他们望而生畏。许多孩子面对习作时,有的语言空洞,言而无物;有的胡编乱造,随意套用;有的语病连篇,语意不通;有的毫无写作欲望……老师在面对这样的习作指导时,总显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对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