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科苑》2013,(19):89-89
头戴一顶草帽,肩扛一把锄头,眼前这位老人,可不是去下地劳作,他是去“巡路”。老人名叫王飞,今年86岁,福建长汀县新桥镇新桥村人。退休后,他把修路当健身,已经30年了。见到“不平路”,他就用锄头填平修整。老人总是乐呵呵地说:“我只要走得动,公益的脚步就不停。”  相似文献   

2.
刘代领 《知识窗》2008,(12):11-11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校园劳动锄草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带的锄头都容易松动,经常掉下来,基至有的同学在洗锄头时,还把锄头掉到池塘里了。这样,不仅劳动效率低,浪费时间,还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于是,我萌发了发明锄头紧固器的念头。怎样才能使锄头不易松脱呢?开始,我想从锄头"库"穿过一根螺杆,在螺杆两端各用螺帽拧紧。做成后,不得。为什么呢?因为穿过一根镙杆后锄头把力用大了就会受力开裂,我又想了其它几个办法,都行不通。于是,我请教了辅导老师,他告诉我,这锄头之所以多年来没有改进,是因为它的力学原理非常好,轻微的改动都会破坏它。在…  相似文献   

4.
2008年11月24日出版的《北京晚报》在"世界新闻"版中报道了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空气造水机",2009年2月3日一位名叫周名扬的老人来到报社称早在20年前他就提出从空气中取水的理论并发表相关文章,可惜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周名扬退休前为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他来到《北京晚报》社把携带而来的资  相似文献   

5.
成功如种莲     
正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寺庙的老师傅有三个弟子,都很聪明。师傅年纪大了,想选出一个接班人。一天,他给三个弟子每人一颗古莲子,吩咐他们好生栽培,并对他们说,谁种得好,谁就接班。大弟子想第一个种出莲花来,他接过古莲子飞奔而去,找把锄头刨坑,把莲子种在了雪地里。莲子种上后,他每天去看,过了好久也没发芽,他失去耐心,生气地刨开地,并摔断了锄头。第二个弟子先翻阅了种莲的书籍,学习了种莲的知识,找  相似文献   

6.
<正>晨光熹微,在娄底涟钢的青山公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白发长者带着一群人做祛病强身功能操。这位老者就是省老年科技精英王昌汾。而在前不久,在全省的"健康长寿之星"、"健康长寿老人"表彰会上,93岁的王昌汾被授予"省健康长寿老人"称号。而这都归功于他自创的一套健身操。时间倒退到27年前,这位曾担任过涟源钢铁总厂副厂长、高级工程师的王昌汾刚退休时,身罹10  相似文献   

7.
郭金盾老人生于1921年,是党的同龄人,现在已经89岁了。他于1982年从山西长治文化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上离休,到现在已近30年了。郭金盾老人把离休当作一种新的工作岗位,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办到哪里,住到哪里就把关爱送到哪里,成为农民的朋友,村干部的帮手,老年人的“健康顾问”。  相似文献   

8.
朱惠兰 《今日科苑》2009,(13):73-73
金黄色的油菜花映衬着湛蓝的天空,花海中有一位身板硬朗的七旬老人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老科协会员袁代斌。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袁代斌就开始从事油菜育种工作,仅退休后就选育出6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的儿媳邵华将军为他题词,称其为"种草老人";孙毅将军为他题词:"绿遍天涯,情满人间"。他长期担任镇信用社会计,县农业银行信贷员。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却爱上了种草。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么种下去,还真的种出了名堂。  相似文献   

10.
在四川省资阳市老科协会员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曾任内江、资阳规划建筑设计院院长;他曾被四川省政府先后派驻德阳、遂宁、内江三市担任督察规划工作的督察员;他是国家首批注册规划师,2002年退休后,他坚持向市政府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金点子",受到市委书记的高度赞扬。他就是资阳市城市规划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陈育平。  相似文献   

11.
救命问题     
贾先生刚退休,他在郊区买了一套别墅。这天他开着车到城里去看朋友,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沿着高速公路奔驰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胸口隐隐作痛,"不好,心脏病发作了,而且来势凶猛。"这时  相似文献   

12.
湛蓝的天.带着泥土气息的轻柔的风.周遭是一望无垠的田野。他就在这样宁静闲致的田间,戴着耳麦,闭上眼睛,和着那富有节奏的音乐声。肆意扭动着身体。偶有三两个背着锄头去田间劳作的村里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也毫无知觉.完全沉浸于自己的舞蹈世界里。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球仪到月球仪三元亚瑟·华特沙是英国的一位退休老人。老人退休后的生活闲得无聊,每天除了打开电视观看各种各样的节目外,似乎别无他事可做。一天,亚瑟又象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视。电视里正在播放有关月球探险的内容,主持人将月球平面图展开,口若悬河地加以说明。这...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九月份,朱清时将从南方科技大学退休,结束他的筑梦旅程。本刊特摘编《新京报》记者就此话题对他的专访,以飨读者。■对话动机5年前,南方科技大学在全球200多位候选者中选择了从中国科技大学卸任的朱清时。"把南科大办成一所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研究性大学,这是我的梦想。"在描述"南科之梦"时他信心十足。今年九月份,朱清时将从南方科技大学退休,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靖安县老科协农业分会会员、畜牧兽医师舒信安,退休前担任过县良种场场长、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在农业战线奋斗了30多年。退休后,他以年轻老人的积极进取的心态,创建了农业试验园,凭着一股干事业的犟劲,在昔日荆棘杂草丛生,野兔出没的灌木洲上,开僻出了一个果树成荫、瓜果飘香、猪肥鱼跃、鸡鸭成群的农业试验园。截至2008年,试验园总收入已超过65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 如果说生命像一首歌的话,那么对于仍旧活跃在科技战线的老科技工作者来说,年轻时代的他们属于高声部,高音嘹亮动人,退休后的他们属于低声部,声音依然是那样醇厚醉人。老年是成熟的金秋,春华秋实,老有所为,在中外古今都不乏其例。美国前总统卡特,1981年56岁时退休,200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86岁时还访问古巴。他曾说"最好的年华是在退休之后"。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离开行政岗位后去经商,他说,比起再次掌  相似文献   

17.
<正>一群老人悠闲地练着太极、扭着秧歌、打着羽毛球,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或许这样的情景,才是一些退休老人的生活。可年过花甲的临武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老科协")会长、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元却穿梭在田间地头,了解老科协示范点的情况。上世纪60年代,周德元在安江农校读书时,班主任袁隆平就希望像他这样学农的学生能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多年来,我始终牢记袁隆平老师的教诲。"周德元说。在担任县老科协会长后,开发品牌产品成了周德元的核心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七旬发明迷     
我慕名来到湘潭市下摄司栗塘村谢锦文家。谢老不在,他女儿谢西玲接待了我。她指着满屋子的各种构件以及正在制作的半成品和材料、工具、书籍资料侃侃而谈,向我讲述她爸爸谢锦文创造发明的有趣而又饱含艰辛的经历。谢锦文1985年退休后,同许多退休老人一样,搞些健身活动,邀人散步、谈天,或做些家务事,带带孙子,享着天伦之乐。就说买米吧,地隔几天就往粮店跑一次,为的是怕买多了发霉生虫。有一次,他偶然想到,何不做个能防霉保干的粮桶,一次多买些米,少跑几次粮店!这个念头一闪现,便再也抹不掉,从此政及了他退休生活的轨迹。他…  相似文献   

19.
说名誉     
现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今年流行的网络语言是"神马浮云"。据说"神马浮云"的释义是虚无缥缈,不靠谱。说到"神马浮云",我想起一件事:我在我的电子邮箱里看到一封电子邮件,是来自广西一位名叫张××的老人给我发来的。年届耄耋之年的张××老人原来是一位基层干部,退休后喜欢书法,自娱自乐,倒是给她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老人在电子  相似文献   

20.
<正>他有着"果王素"之父的美称,他是湘西"三带理论"的创始人,他也是吉首大学原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就是张永康。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创造了骄人的成绩,为湘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张永康从教育岗位上退休后,担任了湘西州老年科协会长。他全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退休后休闲、娱乐的精神依托,而是把它看成了一块新的阵地。从2002年开始,张永康着手从杜仲果中提取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