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与中职、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旨在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人才培养挑战传统教育的界点是“大职教”、多主体、多层级,而维系“一体化”的纽带是“二元体系”,其内涵创新更集中地体现在学历课程与技能课程、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通.  相似文献   

2.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而提出来的。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以及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运动”等可以为“大职教观”提供有益的启示。新形势下的“大职教观”不只是意味着大职业教育体系,更是意味着人们有关职业教育思维的根本转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人性化、多元化和社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职教教学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职业教育质量的优化、职校学生就业的促进都有重要意义。随着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伐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数字化也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教学轻交流的问题。文章从“大职教”切入,把学生、教师、职业指导、学校领导四个职教构成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共同组成数字化平台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4.
“重知识,轻技术”观念源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它是教育工作中产生“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根源,直接导致轻视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程序的产生和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也使人们认识不到技术领域知识含量在不断增长,看不到技能型工人同样需要增加知识容量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克服这一片面观念需要一个过程,要通过宣传形成重视职教的氛围,通过举办教育论坛等活动统一思想,克服陈旧观念。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展现出鲜明的具身特征,但高职劳动教育仍存在教育理念上重“劳心”轻“劳力”、教育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评价体系上重数据轻感知等离身困境。针对高职劳动教育现存的三重离身,在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应从确立以劳育人的教育理念、统筹理实结合的教育内容、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具身转向,进而深入推进五育融合,切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视线     
《当代职校生》2013,(7):2-2
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哪里来? “我们期待围家在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时,能开辟更多途径满足高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趣。”近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湖南就“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途径”开展专题调研。一路走来.委员们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组认为,受用人机制和“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影响,目前不少地方“重普教,轻职教”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不高,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7.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反思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提出的。“大职教观”不只意味着建立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更意味着人们职业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人性化、多元化、社会化等特点。发展大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培育优势特色专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职教集团作为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平台,应在加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同时积极探索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途径。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职教集团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培养创新型高职人才是职教集团建设的内在属性。职教集团应当围绕专业发展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产学结合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推动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大职教观”是基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反思狭隘职教观带来的诸多弊端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等原因提出的。“大职教观”不只意味着建立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更意味着人们职业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呈现出科学性、整体性、开放性、人性化、多元化、社会化等特点。发展大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培育优势特色专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构建“大职业教育”的体系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大职业教育”的具体形式是现代职教集团的构建,它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桥梁与纽带。职教集团属于“联合体”型中高职教育的范畴,具有社会化性质,实施专业化教学,采用企业化管理。那么“联合体”型中高职教育这条道路究竟能否走通?其办学主体是中职,还是高职?笔者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证明了联合体型中高职教育是可以办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