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用理念,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有计划地依托教材文本,有效指导随文练笔,不仅可以减缓作文的坡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正>崔峦老师的《落实新课标,变"四个不足"为"四个加强"》指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注重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增加结合阅读的小练笔。"随文练笔作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点睛环节,它既可以取其法,又可以用其材,已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异彩。依托文本,找准练点,将阅读和习作巧妙融合的随文练笔将使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水到渠成。一、抓住经典,巧设练点"练点",即随文练笔的设计点,也就是学生的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3.
卞荣艳 《文教资料》2012,(24):58-59
"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能融读写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效果。"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过程,贴近学生当下的阅读感受。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把习作训练有机地纳入阅读教学体系,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随文练笔也称课堂小练笔,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阅读内容的生发或语言表达形式的迁移而进行的一种微写作训练。这种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能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之间的壁垒,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得读与写的结合相得益彰,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虽然也注重读写结合,无奈为了让位于读和说的训练,对于随文练笔只是蜻蜓点水,以期形式到就行,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如何进行随文练笔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常以"阅读"、"写作"作为基础教学。但是,教师面对有限而宝贵的课堂,又应如何去兼顾两者呢?在此,笔者提出一种"随文练笔"习作方法,学生通过文本来练笔,在练笔中总结文本的思想,并在"阅读"文本中"写作","写作"于文本中。多年来,笔者发现学生的随文练笔不仅能提高习作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具体措施,笔者现从仿写式练笔、改写式练笔以及续写式练笔三种方法进行剖析。一、仿写文本——增强语言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文练笔"是小学阶段不可缺少的一种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方法,只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好"随文练笔"这一法宝,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指向学生语用能力的教学路径。在随文练笔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把握好随文练笔的落脚点。教师可从"得言仿言,丰富积累""驰骋想象,文道结合""改写创新,多元呈现"三个方面寻求随文练笔的落脚点,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常以"阅读"、"写作"作为基础教学。但是,教师面对有限而宝贵的课堂,又应如何去兼顾两者呢?在此,笔者提出一种"随文练笔"习作方法。学生通过文本来练笔,在练笔中总结文本的思想,并在阅读文本中写作,写作于文本中。多年来,笔者发现随文练笔不仅能提高习作水平,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具体措施,笔者从仿写式练笔、改写式练笔以及续写式练笔三种方法进行剖析。一、仿写文本——增强语言认知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思维能力较弱以及语  相似文献   

9.
随文练笔是指利用阅读来进行写作训练,达到在边读边写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随文练笔具有"内容短、方式活、节奏快"的优点.随文练笔紧跟阅读教学,内容形式多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是一种颇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习作方式.随文练笔说来容易,但做来很难.它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把握准确练笔的时机,确定选择练笔难易的程度,最重要的是要找准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  相似文献   

10.
学生们的习作质量与随文练笔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的随文练笔陌生僵化,方法单一,教师应结合统编教材特点,把随文练笔与单元习作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升随文练笔质量,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随文练笔的方式,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随文练笔,与文本共情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随文练笔能力,就要充分体现三个特点:"多、快、乐"。"多":就是加大阅读量,让学生读得更多,练笔更多。在中心议题的统领下,在大量的阅读中学习阅读方法、感受阅读快乐,进行随文练笔,培养写作能力。"快":就是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写得更快。群文阅读教学,不光要提高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随文练笔习惯和能力。"乐":就是要强化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写的更有趣。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期待,在阅读、思考、陈述、倾听中找到阅读快乐,找到仿写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为了吸收,习作是为了表达,随文练笔则是阅读与习作的中介、吸收与表达的桥梁。它就文取材,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题材,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兼具人文感悟和语言表达的功能.是一种操作方便的读写结合的新形式。随文练笔的出现,改变了课堂上“君子动VI不动手”的现象,打开了语文课堂听说读写并举的新局面。因为有“度”,随文练笔让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切入不准、形式呆板的现状.提出于动情处写出精彩,于空白处写出丰富,于单薄处写出厚重等教学策略,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练笔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能力,在习作中提高阅读水平,以实现两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随文练笔是阅读与习作的桥梁,既服务于阅读感悟,又有利于训练表达,已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出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缺乏必要的引领,学生的表达能力始终不见提高,随文练笔因此进入了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怎样让随文练笔走出低谷呢?我认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语言、写作技巧,跳出文本的窠臼,构建随文练笔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习得言语技能,真正实现"读"与"写"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形式的设置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障碍,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双丰收。随着随文练笔的价值被广大教师认可,其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达到每课必练的程度。但客观上,学生的习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随文练笔一直在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中徘徊。一、症状呈现: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病症根结1.标签式的升华性练笔,流于形式很多教师习惯性地在课文教学结束时安排总结性的随文练笔,设置诸如你想对文本中人物说什么,读了文章你有怎  相似文献   

17.
<正>崔峦先生说过:"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因此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在阅读课上,要有练笔的意识和策略,从读学写,读写结合。"文本不仅是阅读教学的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习作既可以取其法,还可以用其材。随文练笔把读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学和用的同步,但要使随文练笔有效,教师还得找准切入点,精心引导。一、有效阅读,学习写作技巧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脚本。”的确.我们的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是练笔的最好典范。随文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现状不容乐观,习作难仍旧困扰着无数的教师和学生。究其原因,不外乎无法可循。习作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主题,随文练笔是二者都有效结合。随文练笔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依据课文确定与本文相关的训练点,对学生的说、写、想象、表达等能力进行有目的培养的方式,这种方式恰恰是对传统习作教学的有益补充,它实现了化整为零,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语文能力应该从小进行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需要阅读与写作结合,进行"随文练笔",即结合课堂内或者课堂外的阅读进行写作训练,吸纳优秀作品的写作艺术和特色为我所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的质量,通过对现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