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民族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各种特殊性必然使各自的审美心理打上宗教的印记:宗教观念的影响——由于不同宗教的教义存在着差异,使得信奉不同宗教的民族在对世界的观照、人物的评价和艺术的创造和鉴赏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宗教器物的影响——不同宗教所崇拜的不同器物对民族审美心理也产生影响,其中最集中体现宗教审美观念、并对信徒审美心理产生最大,影响的是偶像;宗教心理的渗透——宗教心理的某些成分直接成为民族审美心理的特色,宗教心理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时代需求中转化为民族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在审美心理上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云南少数民族的审美心理、审美理论与实践是中国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审美,追寻它们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意义,能促进云南少数民族美学的研究和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有什么异同?不同点:(1)内涵不同。民族节日,是指蕴涵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2)地位不同。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标志形态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所决定的。文章围绕中、美航空公司标志设计 ,中、美金融机构标志设计 ,从“形”和“态”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提出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的“形”和“态”是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的以“夸张”为主“抽象”为辅的“形”和“态” ,美国现代标志设计“形”和“态”是在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以“抽象”为主“夸张”为辅的“形”和“态”。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标志符号,更是文化的延伸和影响的外扩,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讨论并分析英语学习和教学中,因中西文化差异引起理解、交流方面的歧义。在英语教学基础阶段,要搞好背景知识等交际文化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审美情趣。作为传统文化的标志,中国民族声乐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成熟起来的,中国文化固有的诗性气质深深影响了民族声乐的发展,使民族声乐具有不同一般的独特韵味,而这种韵味正是民族声乐始终能够不断进步的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国文化为基石,对中国民族声乐的韵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音色的审美受其文化传统的制约,不同国度、地域与民族在演唱中也同样具有特定的“音色”。一、中国民族演唱与美声演唱中存在着语言差异,中国民族演唱中的音色受音韵的制约程度较大,形成“字重于声”的音色审美模式,美声演唱中受其语言影响形成“声重于字”的音色审美模式。二、不同的唱法中音色存在着风格差异,中国民族唱法的音色风格主要表现在地区性各民族,美声演唱风格则更多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形成强大历史风格。三、在音色审美中应采纳“价值相对论”态度。反对“唯美声为正统”论,反对“本位主义”。四、演唱中音色占有很重要位置,没有丰实的音色就表现不了大于世界音响的丰实。对演唱中音色的审视目的在于使广大声乐工作者,开拓思想,勇于进取,使我国民族演唱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差异,适当调整语句结构以达到较好的审美结果。从杨氏夫妇如何处理《儒林外史》中最常见的重复结构和四字结构出发,讨论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民间舞蹈的"美"不是一种孤立的、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作为一种被建构的存在;这种存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本民族的文化、祭祀仪式、风土人情、节庆风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蕴涵着民族的审美,它是民族审美的物化,更是生命力量和内在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陈文艳  张昕 《江苏教育》2011,(12):23-26
图腾是人类原始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精神力量的本源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文化情操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1.
"民族心理"则是在特定条件下某一民族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总称,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历史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爱好、习俗、成见、信念、心理状态等等精神素质的总和,其内部结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因此,人们对任何事物产生的审美追求中不同程度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带有不同的民族心理。笔者以音乐中的审美追求为例,阐述审美追求与民族心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爱是文学永恒的母题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篇标题都为《爱是不能忘记的》作品 ,认为这两篇作品在内容、人物性格、审美风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同一主题下 ,作品的表现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色彩作为一种表现语言,其审美原则因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宇宙观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民族审美情感。维吾尔民族以"色彩"作为最基本的语汇,表现出本民族最正直的情感活动。所以,维吾尔民族色彩观念是通过艺术文化史而展现出自身的审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语言相比,汉字的意趣性和审美性特点,具有很强图形化和符号化特征。特别在现代商业标志设计中,汉字标志作为有“中国意味”的视觉符号,结合汉字的特征,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简约、直观、形象、易懂易读,使之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标志设计思想,而现代标志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民族审美观念。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体现。指出作为外来的标志设计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的标志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16.
黄俊利 《现代语文》2009,(12):98-100
当代回族作家霍达、张承志、石舒清等笔下的审美意象在衔接传承的同时,又各有侧重和嬗变,在不同语境中展现不同的审美趣味。但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信仰,使这些审美意象体现出一些共有的审美特征,一方面连接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审美意识,表现一种精神上的归属与期盼,同时,也预示了当代回族作家对世界的眼光和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7.
标志是指代表特定内容的标准识别符号.它是以人为主体的,它要产生作用,首先要让人在审美上产生认同,而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不同时期、不同地城等等人的审美也在不断改变,标志设计该如何应对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渗透在中国人的情感、习俗、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和社会制度中。它不仅成为一种鲜明的民族外在标志,而且积淀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服饰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9.
语言具有符号功能,独特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语言作为本民族身份的标记是神圣不可侵犯。语言的本质是存在的本质,语言的存在意味着这个民族的存在。在跨文化交际中,一种语言能否吸收另一种语言的词语,取决于各民族的民族心理。在维护民族自我认同的同时,要与世界平等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服饰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越南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能在众多的民族服装中确定代表自己国家的国服并使其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难能可贵的。越南国服的独特魅力折射出越南民族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