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增多,参赛跑者出现了一些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对跑者的特征进行分析,针对跑者目前出现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跑者发展措施。以期为马拉松赛事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相比中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开展的时间较晚,对举办城市马拉松的热情和马拉松文化的普及相对落后。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搜集历年来我国举办马拉松城市的相关资料,分析了城市马拉松赛的项目特征、文化特征和安全保障措施。对中国城市马拉松赛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彩票消费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2):25-27
笔者通过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体育彩票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决策效用理论,对体育彩票消费者行为的预期效用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效用函数u(y)大于金钱效用m(y)时,消费者选择购买体育彩票,消费者行为类型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中性型和风险嗜好型,三种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4.
5.
本报告从形态机能特征分析,一流马拉松选手的有氧供能能力和最大无氧能力;从能量供给机制的角度分析,含无氧供能能力和有氧代能能力。在分析现代马拉松运动时,还有必要考虑发展运动员的各种机能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目前健身俱乐部消费群体的社会特征、健身目的及影响其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进一步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为俱乐部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并推动此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智慧马拉松赛事的价值、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并结合中国智慧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对其发展提出建议:完善智慧马拉松赛事科技信息体系,在赛事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体育+\"战略的引领下形成智慧马拉松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构建智慧马拉松赛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从业人员智能应用素养培训;打造智慧马拉松精品赛事,开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福州市阳光跆拳道俱乐部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了消费者的基本情况、消费动机、消费状况等。并根据俱乐部消费者行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俱乐部服务质量的措施,如加强科学化训练、合理安排教练、根据客户需求分类教学、实施定期培训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健康体适能俱乐部消费者行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中E.K.B消费者行为模式为依据,选定其中的几项指标:参与人群的社会特征、参与的目的、参与的行为特征等方面,并以北京市12所以有氧健身操和器械健美为主体经营健身健美俱乐部的会员为研究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对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以进一步掌握这一特定市场消费人群的行为特征和需求,研究俱乐部的会员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特征及差异,分析当前市场的现状,并提供给经营者制定行销策略时所需要的资讯,为产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马拉松热"的背景下,对跑步参与过程中马拉松跑者的深度休闲特质进行探究。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对20名马拉松跑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0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者具有深度休闲的6个特质:坚持不懈、生涯性、显著的个人努力、强烈的认同感、独特的文化、持久的收益。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已有研究成果,其中坚持不懈中的"毅力"和"自我管理"两方面体现了马拉松项目的特点。对马拉松跑者来讲,经济回报和团队发展并不是明显的持久收益。本研究结果拓展了对我国"马拉松热"现象的理解,未来应采用定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2019年我国马拉松赛事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导致我国各省区市马拉松赛事区域发展差异的多重并发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体育投入水平、人口基础、区域景区数量、交通发展水平均在马拉松赛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马拉松赛事的有效发展是多种因素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是马拉松赛事发展的关键条件,人口基础是重要前提,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动力基础,交通发展水平是外生动力,发展马拉松赛事需要把握主要影响因素,注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马拉松成为现象级事件并非偶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拉松现象蕴含唯物辩证法所总结的发展普遍性与统一性原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等事物发展规律,沿着产生、发展与未来的逻辑主线,在漫长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发展史中孕育、发展、演变。该文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以马拉松开端之思为起点探讨马拉松现象产生的必然,通过对马拉松现象的发展方向、发展状态和发展动力的全面阐释与解读,进一步厘清马拉松事件发展的历程。研究以国际化前瞻性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现已出现的政策加码、场景革命、跨界融合、资本投入等全新市场环境后,对即将到来的服务型市场、互联网4.0时代、文化全融入时代以及资本回冷时期等新市场、新形势、新常态进行充分展望,以期有效应对我国马拉松运动的未来发展,为我国马拉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马拉松四大满贯为例,利用网络"跑记"数据,采用词频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参赛者对马拉松赛事举办城市特色的感知是其对赛事品牌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2)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品牌形象的感知中,与马拉松运动相关的形象内涵具有较大的相似性;(3)办赛城市特色是参赛者对不同马拉松赛事形象感知差异化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为马拉松赛事主办方依托办赛城市特色积极打造独一无二的赛事品牌形象,提升赛事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马拉松成为现象级事件并非偶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马拉松现象蕴含唯物辩证法所总结的发展普遍性与统一性原理、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和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等事物发展规律,沿着产生、发展与未来的逻辑主线,在漫长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发展史中孕育、发展、演变。该文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现实问题,以马拉松开端之思为起点探讨马拉松现象产生的必然,通过对马拉松现象的发展方向、发展状态和发展动力的全面阐释与解读,进一步厘清马拉松事件发展的历程。研究以国际化前瞻性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现已出现的政策加码、场景革命、跨界融合、资本投入等全新市场环境后,对即将到来的服务型市场、互联网4.0时代、文化全融入时代以及资本回冷时期等新市场、新形势、新常态进行充分展望,以期有效应对我国马拉松运动的未来发展,为我国马拉松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优秀运动员在全程马拉松跑过程中通气量、摄氧量(V·O2)、潮气量、心率、总能耗、糖消耗量、脂肪消耗量以及乳酸产生量等的变化。方法:以1名肯尼亚优秀马拉松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跑步机上以接近于其80%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的18 km·h^-1速度完成全程马拉松跑,并在全过程中通过运动心肺测试系统采集能量代谢相关指标,并与3天前进行的V·O2max测试获得相关指标的最大值进行对比。结果:1)在马拉松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V·O2、通气量、潮气量相对稳定,平均值分别占递增速度V·O2max测试中最大值的75.4%、67.0%、81.0%;2)在不补充水分时,心率从第40 min开始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束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92.5%,全程平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8.8%;3)全程每公斤体重的每公里能耗基本保持稳定,呼吸商在0.9~1.0之间,能量供应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乳酸产生量极少,糖和脂肪消耗总量为8.4 g·kg^-1和0.5 g·kg^-1;4)从静脉血部分指标的变化来看,红细胞总数及其参数变化幅度较小,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数以及粒细胞数的增加幅度分别达到了100.9%、142.7%和186.1%。结论: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在全程马拉松跑过程中,动作经济性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补水不足时心率呈上升趋势,能量供应主要以糖的有氧代谢为主,乳酸产生量极少。运动前后红细胞数变化较小,白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9.
天气条件对马拉松跑的影响: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成绩与天气条件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马拉松比赛成绩与天气因子如:气温、湿球温度、人类生物气象学指标相关显著。例如前十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r=0.8910。据此,将气象条件分为三类:适宜、一般、不适宜马拉松跑,从而确定了马拉松比赛的最佳天气指标。文中还提出“气象成绩”的概念。“气象成绩”占总成绩的一部分,随着天气条件的变化而波动并在某些运动项目(如马拉松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的训练,在整体训练过程安排和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以及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比较中,归纳整理出李柱宏训练内容及特征,并进行了诊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