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京津冀地区科技金融政策为研究对象,设计科技金融政策量化标准手册,从多维度定量分析该地区科技金融政策文本;通过拓展的C-D生产模型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的相关性与有效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科技金融政策投入差异明显,科技金融政策作为科技投入要素之一与科技产出的关联较为显著,但有效性差异较大,三地间的科技金融政策间的有效协同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为找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差距及原因,构建京津冀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6-2020年相关代表性数据,运用对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地区和河北省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的均衡性。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科技投入产出存在明显差距,河北科技投入产出落后是主要原因;河北各地市科技投入产出强度存在较大梯度差,大致以石家庄为核心逐渐向冀南冀北减少,是制约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发挥北京辐射作用和促进河北发展两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雄安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以2010—2017年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为依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企业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RD内部经费支出和新增固定资产等投入指标,以及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消费收入等产出指标进行评价,分析各因素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存在资源分配不合理、协同机制不完善等不足;对此,提出加强三地联动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亦随之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主题和趋势,应着重以创新驱动应对机遇和挑战。加大文化产业投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整合文化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加快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提升文化产品外向度;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互动共享平台,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充分交流;谋求京津文化产业向河北腹地辐射延伸,推进三地文化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是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三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立足于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现状,从三地资源差异、合作意识、支持力度等方面分析金融支持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探讨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地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以及从政策法规、金融支持机构、风险投资方面对比分析美国、德国、日本和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经验和做法,提出京津冀三地金融应从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强化京津冀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的匹配与互动、构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双中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3月5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科协联合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共同开展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工作。这是京津冀三地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发挥自身思想库作用,服务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工作会上,三地科协探讨了开展此项研究的方向、重点内容、方法、进度安排以及成果形式,明确了研究承担单位、各地科协的沟通联络机制以及具体调研工作安排。三地科协一致同意,将充分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依托三地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协同创新模型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创新协同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府重视程度不足则会对地区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和产出产生负向影响作用,影响地区的协同度,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其次,京津两地对河北的人力资源具有"吸虹"现象,且对河北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这也是河北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中的"短板"之原因;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从长远战略,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以学习型区域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为依据,以京津冀技术差距、经济差距为切入点,综合剖析与回归检验技术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用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空间面板数据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提出如何更好地加速实现京津冀跨越式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因各地区行政壁垒导致三地形成相对独立运行的配置机制系统、相互关联程度不紧密现状,为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力,依据系统理论和协同理论,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目标、主体、客体、环境、方式与机制等模块关联和相互作用,构建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分析框架,并在主体、空间、环境、市场、服务5个维度上构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结合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机制和政府配置作用亟待加强、市场配置作用发挥未充分等问题,从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空间优化、科技成果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创新环境协同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协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过程模型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C9联盟高校为例对其协同创新能力和过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实证结果表明,第一,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能力分化严重,投入、产出和转化越向后段差距越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整体实力突出;第二,对于C9联盟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产出-转化和转化-投入效率,大部分高校协同创新投入-产出水平较高,但是产出-转化、转化-投入的效率较低,系统整体运行不畅。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主体为视角,分析各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归纳提出大型企业、产业联盟、标准化专业机构和高新技术区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典型路径。此外,针对高校和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典型路径这一问题,找出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今后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科普基地相关运营管理理论展开理论研究,对国内外科普基地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案例研究,总结科普基地运营管理的一般规律,在现行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设计、修改和完善。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并借鉴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构建广州市科普基地认定和评估指标体系,为提升广州科普基地运营管理能力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注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激励政策时有关补贴对象的异质性问题和不同政策对各项创新产出的不同效果,基于2015—2018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评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企业规模、行业类型、高企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不同规模、行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研发投入强度、财务能力、新产品收入等创新质量产出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两类政策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作用效果较强,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资产回报率的作用效果较弱;财政补贴对入库培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负向作用;税收优惠对电子信息与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作用。基于此,建议广东省通过继续实施财政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等创新激励政策,关注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促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优,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链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人才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厘清农业科技人才胜任特征内在构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必备胜任要素,充分构建新时代农业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创新能力、风险管控和成就驱动等八大维度,以期为农业科技人才甄选、培训与开发及职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占据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德国量子计划为例,逐层分析德国关于量子计划的战略重点与关键性行动举措,在总结分析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定位和政策体系设定,从战略规划、专项资金支持、构建合作平台以及鼓励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根据最低层次各指标权重和指标值对考评对象作出综合评估,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的评价因子,制定合理的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7.
Classical work on transport in heterogeneous media is reviewed to show the broad interest in it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need for a thorough treatmen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model. Such a model is presented and it consists of a random distribution of one or more dispersed phases in a continuous phase. Both the stab and spherical geometry are also considered. Both the transient and steady state transport solutions are developed for each of three different cases. The equivalent diffusivities are extracted from the steady state solutions. Applic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work.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e flux Ji for phase i can be complex as discussed elsewhere in the literature and all of this without any detraction from the exposition presented.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is exposition is apparently the first to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 realistic model, its transient solutions and its steady state solutions from which the equivalent diffusivities have been extracted. In the case of dead-end pores the results suggest application to experimental data to serve as a precision test for the presence and amount of dead-end pores. The advantages of testing under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n appropriate diffusion cell design is referenced. The results can be useful in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barrier materials, catalysts, etc.  相似文献   

18.
Some partial derivative properties of the impedance function of a resistively-terminated network which is a cascade of m lossless two-ports of variables p1 to pm dre established. Those cases where some of the lossless two-ports are lowpass or highpass ladder networks with all of their transmission zeros at the origin or at infinity are also examined.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involving partial derivatives and under which an m-variable reactance or positive real function can be realized as the impedance function of a pi-variable lowpass or highpass ladder network, with all of its transmission zeros at pi = 0 or pi = ∞, and terminated in a reactance or positive real impedance function in the other variable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科学基金原创项目2020—2021年度申请资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北京大学获资助原创项目作为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后发现,项目资助对研究质量把关严格,对青年科技人才适当倾斜,鼓励学科交叉类基础研究。从科研管理服务的视角为高校促进原创性基础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与渔业经济效率相关性,有助于分析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与渔业经济效率内在联系,辨识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利用基于熵值法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采用我国28个省区(市)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各省区(市)的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渔业经济效率,并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综合分析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与渔业经济效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渔业公共信息化建设与渔业经济效率存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且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