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率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或几率、可能性,是数学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在0到1之间的实数,是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提到概率,就不得不提并不高尚的赌博,因为概率论正是因赌博开始的.法国曾经有个大数学家,叫巴斯卡尔.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他俩赌了半天,A赢了4  相似文献   

2.
轻松驿站     
分取赌金的风波1494年,意大利出版了一本有关计算方面的书,作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假如在一场比赛中胜6局就算赢,那么,两个赌徒在一个胜5局,另一个胜2局的情况下中断赌博,赌金该怎么分?作者认为,应该按照5与2的比,把赌金分给他们两人才算合理.  相似文献   

3.
1654年,有一个名叫梅勒的法国赌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进行赌博,规定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  相似文献   

4.
1654年,有一个名叫梅勒的法国赌徒遇到了一个难解的问题:梅勒和他的一个朋友每人出30个金币进行赌博,规定两人谁先赢满3局谁就得到全部赌注.在游戏进行了一会儿后,梅勒赢了2局,他的朋友赢了1局.这时候,梅勒由于一个紧急事情必须离开,游戏不得不停止.他们该如何分配赌桌上的60个金币的赌注呢?梅勒的朋友认为,既然他接下来赢的机会是梅勒的一半,那么他该拿到梅勒所得的一半,即他拿20个金币,梅勒拿40个金币.然而梅勒争执道:再掷一次骰子,即使他输了,游戏是平局,他最少也能得到全部赌注的一半——30个金币,而如果他赢了,就可拿走全部的60个金币.…  相似文献   

5.
概率漫谈     
一、概率论史话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数学分支.它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当时在误差分析、人口统计等范畴中,需要整理和研究大量的随机数据资料,于是就孕育出一种专门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学科;但当时最先刺激数学家们思考概率论的,却是关于赌博的问题:两个赌徒相约赌若干局,谁先赢s局就算赢了,当赌  相似文献   

6.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 ,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介绍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 ,供大家了解和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赌徒分金币问题概率论的产生 ,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 ,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钱 ,每人拿出 6枚金币 ,然后玩骰子 ,约定谁先胜三局谁就得到 12枚金币 .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 ,梅尔胜了两局 ,这时一件意外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 .于是 ,他们商量这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 ,根据胜的局数 ,他应得总数的13 ,即 4枚金币 ,梅尔得总数的 23 ,即 8枚金币 ;但精通赌…  相似文献   

7.
人们最初研究概率论是在赌博这一活动中兴起的.1654年帕斯卡与费尔马的通信中首次谈到了关于赌场中的一些问题,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展.通过中学的简单的概率论学习,学生经常对赌博这一问题的本质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对其有些了解,我们可对其做如下的解释.设某赌徒有赌金n元,他每与庄家赌一次,赢一元或输一元的概率分别为p或1-p,直到他输光或赢N元为止,问他赢N元和输光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概率是中学数学的新增内容,对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介绍 概率上六个比较著名的问题,供大家了解和 理解概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赌徒分金币问题 概率论的产生,还有段名声不好的故事. 17世纪的一天,保罗与著名的赌徒梅尔赌 钱,每人拿出6枚金币,然后玩骰子,约定谁 先胜三局谁就得到12枚金币.比赛开始后, 保罗胜了一局,梅尔胜了两局,这时一件意外 的事中断了他们的赌博.于是,他们商量这 12枚金币应怎样分配才合理? 保罗认为,根据胜的局数,他应得总数的 1 3,即4枚金币,梅尔得总数的23,即8枚金 币;但精通赌博的梅…  相似文献   

9.
正甲乙两人打乒乓球,谁连胜头两局谁赢;如果没有人连胜头两局,谁先胜三局谁赢。一共有()种可能。15 210 37 414为了叙述方便,将胜1局记作"1",负1局记作"0"。如果甲前两局连胜,记作"11"(对于乙就是"00");假如第1  相似文献   

10.
人们最初研究概率论是在赌博这一活动中兴起的.1654年帕斯卡与费尔马的通信中首次谈到了关于赌场中的一些问题,推动了概率论的发展.通过中学的简单的概率论学习,学生经常对赌博这一问题的本质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对其有些了解,我们可对其做如下的解释.设某赌徒有赌金n元,他每与庄家赌一次,赢一元或输一元的概率分别为p或1-p,直到他输光或赢N元为止,问他赢N元和输光的概率分别是多少?此问题可转化为如下的概率模型:随机点在直线上的整数点0,1,2,…,n+N上随机游动,且初始位置为n,以后每隔一个单位时间以概率p或1-p分别向右或向左移动一次(相…  相似文献   

11.
一天,在射阳县实验小学六(10)班的教室里,小明和小强正在为分蛋糕的事争论不休。原来,他们俩都是班里小有名气的“象棋高手”。他们在全班同学的建议并公证下进行象棋比赛,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学们为他俩准备一块大蛋糕,规定谁先胜了三局,就得到全部蛋糕。结果,因有其他课外活动,不得不终止比赛。此时,小明已胜了两局,小强仅胜一局。小强认为谁也没赢,应该平分这块蛋糕;小明则认为他赢了两局,占优势,应得到全部蛋糕。他们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同学小华提议按照各人胜出局数分配,即按2∶1分配,但小明表示反对,同时也有许多同学认为这种分…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们家举行了一场乒乓球比赛。我和爸爸是参赛选手,妈妈是裁判。比赛规则是:对着墙打,比谁打的个数多。比赛共分三局,赢两局者获得胜利。谁输了谁就做今天的晚餐。紧张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局我先打。我边打边想:  相似文献   

13.
下棋     
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业余时间非常喜欢下棋,他做宰相的时候,家里养着几个喜欢下棋的人。王安石忙完每天的公务之后回到家里,常常与这几个人在一起下棋,谁如果赢了一盘棋,王安石就会奖给他10两银子;谁如果赢两盘棋,王安石就奖给他50两银子。  相似文献   

14.
谁是赢家     
两个男孩在一起玩一种硬币游戏。他们面前放着一摞10枚硬币。游戏规则规定,两人轮流每次从中取走一枚、两枚或者四枚硬币,谁取得最后一枚硬币,即为赢,否则即为输。在这场游戏中,怎样才能保证一定能赢?  相似文献   

15.
一次和爸爸下五子棋,我赢了爸爸,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炎热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开始了一场五子棋大赛,谁赢了就有奖励。我想:哼!我这一个月的五子棋可不是白练的,这几局我一定要赢!第一盘,比赛刚开始就进行得非常激烈,我和老爸谁也不让谁。我刚要摆满五个棋子,他就给我堵住了。他刚摆了三个棋子,我给他堵住了,因为他要是摆了四个棋子,我就输了。这时,爸爸使出了一招“双三棋”,我得意地说:“这还难不倒我。”我说着就在中间加了一颗棋子。接着,爸爸使出了点评虽是一场家庭内部的五子棋比赛,读来也如同在一旁观战,你来我往,有守有攻,厮杀…  相似文献   

16.
结果都一样     
17世纪的一天,法国一位赌徒梅尔在巴黎广场附近没了赌局,并大声吆喝道:“诸位,这儿有6枚金币,哪位先生愿意拿出6枚金币,我们掷骰子,谁先胜3局,谁就把12枚金币全部拿去。大家快来碰碰运气吧!”  相似文献   

17.
小李和小张在玩一种15点游戏,玩法挺简单:把红桃A、红桃2、…、红桃9这9张扑克牌随便摆存桌子上,两个人轮流拿牌,1次拿1张,谁手中的任意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最先是15,谁就赢了.  相似文献   

18.
枢铭 《母婴世界》2014,(7):120-12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不断跟同伴们进行比较,例如在玩游戏时,谁是第一名,谁是最后一名,谁是输的,谁是赢的。孩子们沉浸在这些输赢的快乐和悲伤中,他们并不明白输和赢的意义在哪里,他们只知道,“赢”是快乐,“输”是难过。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道有关赌博的趣题:三个赌鬼聚到一起.第一局,张三输给了李四和王五,使得李四、王五每人的钱数都翻了一番.第二局,张三与李四赢了,从而他们手里的钱都翻了一番.第三局,王五和张三赢了,又使王五、张三的钱翻了一番.这三局,他们三人每人赢了一局,输了两局,这时三人的钱一样多,而张三发现自己输掉100元钱,请问:赌博开始时,张三手上有多少钱?下面给出两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同学们不妨比较一下:若顺向思考,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需要设张三、李四、王五原来各有x元,y元,z元.(为什么设3个未知数呢?因为找不到他们之间的钱数相关联的信息)那么我…  相似文献   

20.
IQ加油站     
林莉英 《双语学习》2012,(10):F0003-F0003
什么东西你不碰它就能把它打破? 洞深一英尺宽一英尺,问里面有多少泥土? 有口不说话,有床不睡觉,它是什么? 两个人都在下象棋,他们玩了五局,但是俩人赢的局数也是相同的,这怎么可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