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应用,虚拟学习社区悄然诞生,有关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文章在界定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之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针对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养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归属感的措施,旨在营造网络环境下良好的社区学习氛围,以加强学习者间的互动并促进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群体学习特征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和社区的建设水平。本文以“天涯虚拟学习社区”为例,从群体心理、学习行为、从众与服从和“意见领袖”效应四个角度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的群体学习特征,并在此基础提出了群体学习活动的设计、隐性知识的传播、学习共同体的搭建三个具体的群体学习知识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网络教学中对远程学员进行辅导、答疑的实践,探讨了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组织策略。主要从成人学习者使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组织策略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根据在网络教学中对远程学员进行辅导、答疑的实践,探讨了目前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虚拟学习社区促进成人学习者学习的组织策略。主要从成人学习者使用虚拟学习社区的必要性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虚拟学习社区成员组织策略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社区的建设水平,因此对学习者特征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新浪UC聊天社区为例,从起点水平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社区关系特征四个维度对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知识建构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虚拟学习社区对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协作交流能力的提升、知识建构的发展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知识共享有利于虚拟学习社区的长远发展,但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受到教师的角色和行为,社区平台和社区的环境,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虚拟社区的发展中,可以通过教师认真做好“新角色”任务,营造良好的社区共享文化氛围,搭建人性化的社区平台,端正学习者态度,提高学习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信息技术水平,缩短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差异等策略,来更好地激发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的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们常采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提取以中心性或声望为主要标准的领袖节点.这些方法虽然简洁直观,但容易遮蔽虚拟学习社区的部分特点,忽视非领袖节点中也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关键少数".为了深入理解虚拟学习社区的人际关系网络,文章以某门慕课讨论区中26次讨论的86名学习者为例,采用基于正则等价的块模型方法,从中划分出4个不同角色,并解释了他们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可根据知识传递的关系,将学习者的角色分为"导学者""善学者""熟练者"和"初学者"4类.这一结果不仅表明基于正则等价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角色分类方法比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如K-means)划分出来的角色更细致,更能够发现直观视野之外的"关键少数",还给虚拟社区的教学实践带来新的启发.它启发我们:如果能对不同的角色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有可能进一步减轻社区助教的工作负荷,用更少的干预促进虚拟学习社区形成更浓厚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Web2.0的概念和核心理念,提出基于Web2.0环境下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理论模型,基于Web2.0的虚拟学习社区的系统模型,对探寻将Web2.0技术应用于虚拟学习社区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使虚拟学习社区真正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和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个案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选择了典型案例对远程教育型、校园教育辅助型和社会教育型这三类虚拟学习社区,从组织结构、学习模式、社会网络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是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术性支持、管理支持和情感支持三个子系统。基于网络的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缺失问题是困扰广大远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学习支持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基础上,介绍了虚拟学习社区,并提出了利用合理的虚拟学习社区促进远程学习者情感支持的策路。  相似文献   

11.
三维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学习发展的新产物。通过分析当前二维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Second life环境下构建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新思路。首先从理论支持和技术实现两个维度探讨了构建三维社区的可行性,然后在构建和应用两个层面具体描述了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环节与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虚拟学习班级缺少活力,由师生共组的学习共同体欠凝聚力,缺乏有效的互动,师生尚未摆脱传统班级中权威-依存的层级关系,班级氛围不够活跃等问题,依托ZLMS(Z-Learning Managed System,上海卓浪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以课程管理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驱动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分别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学习领袖的生成、班级活动的设计、知识共享城堡的搭建、班级规范的设计以及班级文化的设计等多方面构建虚拟学习班级,以期能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高度自治的、富有凝聚力的虚拟班级。  相似文献   

13.
虚拟社区作为一类重要的泛在学习环境,以其平台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知识的共享性已成为当前重要的一种非正式学习环境。虚拟社区中学习的有效性是实现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智慧共享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基于虚拟社区学习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理论框架、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与有效学习评估等方面就虚拟社区有效学习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基于课程资源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来辅助传统教学模式,重点分析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模型框架和功能模块,并将学生建构学习、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互动等因素作为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理念,模块化地介绍社区构建方法,对社区平台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学习社区现已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平台之一。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特征,成人学员利用虚拟学习社区进行学习将更加有效。其中,要以其自主性为前提,以知识共享为核心,以交互学习为主渠道,使其学习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6.
微信作为一款集通讯、社交和平台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软件,为构建虚拟学习社群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整体网研究,针对一个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群中学习者的行为特点及网络结构,构建其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中网络结构关系、网络密度及小团体数目等因素探究微信好友关系对社群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成功构造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近年来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在线学习环境的特点,从课程设计策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目标人群信息分析、提供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大纲、提供具有概括和引导作用的先导性材料、设计鼓励主动学习的教学活动、创建鼓励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以及采用形成性的学习评价方式等有利于提高在线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程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协同学对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的启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远程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习集体处于分离状态,学习集体的缺失不利于学习者的发展。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可以营造远程教育的集体学习气氛,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协作技能。本文论述了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协同学理论指导虚拟学习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虚拟学习社区多重内涵之解析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探讨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内涵.从虚拟学习社区是虚拟社区和新的学习模式的结合着手,分别阐述了虚拟学习社区的环境建构、虚拟学习社区的要素和特征及其主要功能与工具,最后阐明了虚拟学习社区的基本分类和三个协同共生的层面:知识建构、智慧学习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学习共同体是区别于传统学校教育中去情境化学习特征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以网络为依托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其具有学习的共同指向性、跨时空性、分布性、社会性、交互性和平等性等特征。认为Wiki作为一种当前广泛应用于建立网络知识库的社会性软件,在构建虚拟学习共同体时给学习者和助学者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