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力观与学力评价密切相关,共同作用于监控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力提升、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日本对狭义学力观和广义学力观的对比分析研究为我国学力评价树立广义学力观、拓宽评价内容、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等改革举措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讨作为国民核心素养的"学力"的基本构成及其时代脉络,是教育研究中的根本性课题。通过日本"学力"概念与"学力论争"的考察表明,日本的"学力"概念随着时代的进展而不断演进:从战前倾向于"学科学力观",到战后初期一时占据上风的"实践学力观",再到90年代以来的"回归",勾画了一条明显的概念演进的轨迹。但这种"回归"并不是单纯地在传统的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的游荡,而是求得两种学力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日本的教育学者围绕青少年学生的学力培养展开了论争,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学力观。学力观也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影响日本的教育改革,这在不同时期日本的教育政策、报告及指导性文件中都有所体现。日本幼儿教育的目标从知识技能的习得转向人格基础的养成,再到生存能力基础的培养;教育实践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集体性教学转向幼儿自主游戏中心,再转向知识技能与游戏相结合。日本幼儿教育的改革历程中亦可见学力观的影响,探究日本学力观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把握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忧患意识特强的民族,日本非常重视国民的学力问题,尤其是基础学力。经过五十年来多次激烈的学力争论和深入研究,学力论已成为日本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是推动日本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日本的学力论对其教学目的、师生关系、课程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进行系统探讨,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以促进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日本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这些教育改革背后体现了日本对现有学力观和学力结构的检视。日本教育界对于“学力观”的研究由来已久,只有仔细推敲日本的“学力观”,才能真正洞察日本的基础教育。基于对日本“学力观”的分析,探究日本从实施“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这一政策演变过程所取得的效果。日本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的政策演变及相关经验总结,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双减”政策的启示包括:引导课后服务、减“量”不减“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及制定执行标准。  相似文献   

6.
从概念到模型研究的日本学力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深刻认识在“被压缩的高速成长”的东亚型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日本教育与教育理论,极具重要意义。日本学力论是日本土生土长的、最具日本本国特色的、独有的重要教育理论,它最能反映日本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日本人对教育的理解与把握。文章尝试从探求学力词汇应用的历史与现实出发,力求在学力概念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探讨以及五十年来学力模型研究的演进两大方面,展现作为模型研究的日本学力论发展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揭示日本本土教育理论的自我超越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学业成就调查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旨趣,但是现有的学业成就调查主要依据学力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其知识观陈旧,难以测试和解释学生学习的过程,并渗透着相对评价的理念。学业成就调查的学习模式具有先进的知识观、学习观和评价观。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是把握学生知识的发展、形成新的学力模式、确立新的调查取向和编制新的测试工具。  相似文献   

8.
自“日本学生学习能力降低了”这一问题提出以来,日本社会各界对实施学力调查的目的、方法等提出了质疑。基于真实性评价的观点,实施学力调查需要慎重考虑诸如学力模式、学力结构以及学力调查的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尽管“TIMSS2003”、“PISA2003”和“国研调查2003”三次学力调查所设计的学力模式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真实性评价目标进行的创新性尝试。究竟何种学力调查能更好地体现真实性评价,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力论     
20世纪的学力研究教训表明,21世纪的学力研究视点需要三个转移,一是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二是从静态的抽象分析转移到动态的生态考察,三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转移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上来。文章从"学"的角度来重新讨论"学力"问题,以生态学、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论述了学力构成的五大要素及其发展形态,提出了生态学力观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力低下"争论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对日本新世纪学力低下激烈争论的梳理和日本战后学力争论的历史考察出发,尝试剖析了日本学力争论的实质及其背后的理论与社会危机,指出日本东亚型现代化的终结是学力低下的实质原因,对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本教育改革的质疑是本次学力低下争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11.
学习已有的观念和策略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学习现和学习策略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但动态发展的整体。语言作为一门科学,是一完整的系统;作为语言的构建分支,词汇也是一个系统。通过探析语言及其词汇的系统观,“综合式互动词汇习得系统”得以构建,其中涵盖了影响词汇习得能力发展的重要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学习者内部个人因素、学习者外部环境因素、词汇能力变量和策略能力变量。这一系统对我国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必须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系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围绕"素质"与"能力"两个中心,提出了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通过对我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践与分析,并结合学生特点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设计与实践,力图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做合一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以"做"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章以《人力资源方案设计》课程的"工作分析"教学内容为例,对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从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践技能要求出发,设计出学生"学"内容和方式;又从学生"学"的内容和方式导出教师"教"的内容和方法。"教"与"学"通过"做"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人的形象假设是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思想根源,人们从事教育活动就是以"人的形象"作为前提的。教育哲学是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它对"抽象的人"中的"君子"、"宗教人"、"自然人"、"工具人"、"理性人"、"文化人"等不同表现形态的"抽象的人"形象进行了批判,其研究路向也转化到"具体个人",具体表现为教育研究和实践转向生命的主体的人,使教育活动指向个人生活世界,使教育本质的认识走向主体间指导学习,促进个体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学生参与"理论以及有效参与的含义,提出了"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巧用提问策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设计课前课外主题学习任务"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对于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促进与提高学生有效参与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怎样基于教育建模语言(Educational Modeling Language,简称EML)开展形式化层次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自动化领域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IMSLD规范是一种经过改造的EML,具有目标、性质、基础、体系、提出者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基于IMSLD规范的学习(单元)设计有四条原理:指导思想原理、要素结构原理、设计层次原理、创设流程原理。从九个维度进一步对国际上已经推出的20多个IMSLD工具进行了归类和比较,并以《教育技术原理》教改课程为例,阐述了基于IMSLD规范的“学习单元”设计的具体过程,简介了“学习单元”设计制品的四条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8.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原则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工作项目、任务的学习,其目标是实现“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的相互转化,侧重点是“技能训练”与“理论支撑”,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封闭型”“开放型”“开放创新型”三个层面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此,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智”施教就是不同的智能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的理论延伸,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影响分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学习兴趣、智力组合、教师水平、教学条件等。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按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教学、按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差异分层,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素质论——一个有待重视、探讨与利用的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素质是学习系统的基本品质;学科学习素质则是学科学习系统的品质。学习系统强即学习素质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才高。教师了解学习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可洞察学生的学习素质及学习潜力,用系统的观点去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了解自身学习素质各要素状况,可充分发挥潜能。学习素质教育应是学习指导的主体任务,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除整体学习指导外,应将提高学科学习素质的要求作为中小学校主要课程与大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列入课程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