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体运动潜力的发挥,在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发挥的好坏,都是在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下面浅谈一下业余网球队员在比赛中的心理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业余网球队员在赛前和赛中常出现的心理状态和变化,提出了几个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心理训练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运动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学校田径、球类运动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运动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3.
足球比赛中队员的心理因素影响队员的攻守技、战术的发挥,进一步培养队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加强教练员指导艺术,从而提高全队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姜敏 《考试周刊》2011,(89):133-134
文章对乒乓球比赛过程中心理暗示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在乒乓球比赛的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心理暗示,能及时地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利于技、战术的稳定发挥。  相似文献   

5.
柳江 《文教资料》2005,(34):186-187
心理训练对于进一步开发学校运动队员的水平和能力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不同的心理训练阶段,都应有自己的目标、要求、评定方法及控制手段。心理训练应与学校田径、球类运动和体育专业高考的技术、战术训练相结合,帮助运动队员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技、战术风格。系统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队员的认知水平,为队员个体的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6.
跆拳道作为个人搏击类运动项目,它的技、战术也日趋完善,但在快速发展的今天,运动员潜力的挖掘已接近极限,如何发挥队员的实力来战胜对手,这不仅是技术与战术的组合,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借助跆拳道在世界的成功传播,通过对克服实战紧张心理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实战中紧张心理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从而为跆拳道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晓文 《文教资料》2006,(34):140-141
赛前心理准备的目的是增强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必胜的信念,通过各种心理措施来消除运动员赛前新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理顺思想,调节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理想的赛前心理状态。焦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也可能产生积极作用。赛前心理训练是高校篮球队为适应现代运动竞赛需要而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科学训练内容,同时它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通过高校篮球队赛前的心理训练实践来分析多维焦虑理论发现,对高校篮球队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能激发和培养队员对训练和比赛的竞争参与意识,能加速身体、技术、战术和智能素质的提高,能促使和帮助队员克服外界干扰,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提高判断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邵振广 《课外阅读》2010,(11):155-155
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能、技能、战术、智能、心理为一体的直接对抗性集体项目。随着中学生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在比赛中愈加变得重要。农村高中篮球队员在比赛中出现影响比赛成绩的不稳定心理尤为突出。教练员应了解各阶段的不稳定心理现象,从平时训练,比赛前夕,比赛期间加以分析与预防,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完成对农村高中篮球队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9.
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重要技术之一 ,是实现技、战术配合的纽带和桥梁 ,在篮球比赛中 ,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传接球技术 ,才能把五个队员联成一个整体 ,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何军 《湖南教育》2008,(2):38-38
乒乓球比赛时的情况千变万化,队员的心理状态也随比赛性质、任务和比赛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但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则是临场技术、战术水平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在乒乓球比赛中,强弱的转化往往是由某些心理因素干扰作为突破口的.例如强队败给弱队常是由于心理上准备不足而形成的,所以当临场出现预想不到的比赛局面时,就完全可能陷入被动,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情绪的变化,引起技术的走样、战术的失调,最后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排球比赛是在激烈竞争和复杂的局面中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而各队的特定战术发挥则主要依赖于队员们的战术意识,因而战术意识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且要不断提高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他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也是其自身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根本保证、本文从训练比赛的多个环节阐述了排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足球运动员技战术与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球比赛是双方运动员在技术、战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全面竞争。足球比赛中,技术、战术、体能的有机结合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且技术、战术、体能有机结合的训练有其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散打比赛不仅是斗力、斗技、斗勇,而且是极为复杂的斗智过程,拼体力蛮干结果往往不理想,有时甚至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所以在散打格斗中应采用灵活机动的技战术,而假动作在实战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运动员在散打实战中应有意识地使用假动作战术,克敌制胜。本文以徐州市散打代表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散打队员参加江苏省级各级各类散打比赛后进行访谈,探讨假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并针对比赛中假动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基础训练应加强力量素质的训练,教练员应掌握女子生理特征,提高她们的技术水平,加速对战术意识的培养、风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当前篮球运动在体力、技术、战术等方面的对抗越来越激烈,打法越来越凶猛,运动员参加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同时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力。因此对运动员心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比赛中心理能力发挥不好,即使技术、战术很好的运动队也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败。运动员心理能力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篮球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应纳入到篮球训练之中。  相似文献   

16.
运用唯物辨证法的矛盾运动原理和规律,通过对足球比赛中胜负关系的辩证分析,可以指导教练员及队员正确对待比赛的胜利与失败。对足球比赛中战术运用的辩证分析,可以正确把握进攻与防守、数量与质量、快与慢的关系,有利于全面提高足球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能够适时根据赛场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技、战术,这就是篮球运动的"场上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场上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教练员的训练技巧,是其中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8.
篮球比赛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场上的攻守变化情况。教练员需要用智慧审视比赛中攻守变化局势,随时调整作战方案,把握战机,扭转场上被动的局面,充分展示临场指挥的才能。运动员在场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以最佳的竞技状态,投入到比赛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战术特点,并借助集体的智慧,去征服比赛,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赛发现,排球运动员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及全面的技术,而且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场上意识”.由于比赛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场上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针对“场上意识”的培养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运动心理和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技术状态三方面因素与比赛成绩的关系,提出了运动员利用比赛间歇这一时机进行身心调节和放松,并对在比赛中运动员如何调控、放松和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恢复良好的体力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方法。研究和全面掌握羽毛球比赛中的身心调节和放松的方法,对于改善运动员体能和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