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烟文化"作为青岛农业大学一门文化素质课在高素质应用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中取得良好效果。对此,要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对该门课程进行总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以期为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够规范、缺乏文化含量、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等问题。本文认为,要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文化内涵,应当从更新育观念、健全制度、培育精品、强化内涵、加强师资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于2017年7月18日、19日在哈尔滨举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南开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来自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有关领导和一百一十多所高校的二百余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以"数学文化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为主题,聚焦信息化背景下数学文化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地方文化的传承。在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地方文化的内容,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拓展地方文化传承渠道的有效途径。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积极融入闽南文化,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拓宽闽南文化的传承渠道;有助于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闽南文化与泉州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需着力开设校本通识教育课程、开发校本通识教育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5.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苏南吴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吴文化息息相关,苏南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利用苏南吴地特有的教育资源开发素质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从吴文化课程开发的意义、教学内容的精选、教学形式的组织、教学方法的优化等角度对吴文化课程开发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吴文化课程开发的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吴文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学生在校时熟悉和了解吴地的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味,苏州市职业大学于2000年在苏州高校中首次开出了“吴文化”课程。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课程教学及该课程建设中的基础环节——教材建设问题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系统的课程教学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要深刻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巩固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健全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纸质试卷在教育教学大发展的今天,存在很多不足。利用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是大势所趋。“吴文化”课程开发了专用的网络考试平台,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取得了良好的考核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进广东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推行"文化强省"战略,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契合度,阐述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结合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重视岭南文化,在大学校园传承岭南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广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安凤琴 《教育与职业》2012,(14):128-129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高职高专办学特色基础上的文化素质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相关网站的建设是教改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文章以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对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建构文化素质课程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阐述文化素质课程网络平台彰显的特色,体现了教育教学在信息化发展空间中教学人员、资源、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重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民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常用文化方面存在文化缺失现象.通过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观念;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最终改变大学生文化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讲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特色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精心组织校园文化讲坛,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开发、整合当地教育教学文化资源,有利于传承优秀的地域文化.将吴文化融入现代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引导学生涵养儒雅气质,提升文化品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社会文化资源与校本资源有机融合,也有助于构建开放有活力的高中语文课堂.文章基于目前吴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从传承地域文化、提升学生素养、构建语文课程三方面深入探讨吴文化课程资源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化价值和课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高速发展、本土文化价值凸现的时代背景下,"吴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的特征,品味地域文化中蕴涵的精神和气质,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受吴地文化深刻影响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吴文化"课程以"吴文化魅力"为主线构造内容体系,充实完整历史线索和横向多元的吴文化知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把握吴文化精神,形成较宽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思维能力,使之对学生思想、心态和行为产生建设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独具一格,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来源,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内涵。因此,以肇庆特色文化资源为背景,以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从而展开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发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融合路径,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6.
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中国文化课程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文化课程具有知识点繁多、信息量大、历史跨度长等特性,使用传统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BB平台建设该课程,可以实现远程学习、交流互动。运用BB平台进行中国文化课程建设,应该注重教学、交流、评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认识到校园所处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搭建平台、树立品牌、交流推广等方式将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一起,传播阅读价值,建设书香校园,提升校园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推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在革命老区将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设计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并通过标志设计课程教学为平台,将红色文化引入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教学为主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学校缺少深厚的的文化积淀及高度的文化自觉,要实现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就只有将文化功能与人才培养功能相结合,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实现大学的文化使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需要通过专业教育来完成,而文化修养则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实现。因此,明确通识教育理念,重视和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加强通识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发展之必需.广西师范大学构建了以人文教育为主线,以深化第一课程改革和拓展第二课堂教育为平台,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标志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全方位的推进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