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县市报"转企改制"的推进、实施,"省管县"体制的试点、扩面,目前,这两者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将叠加到县市报的身上。"转企改制"必将给县市报带来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省管县"的体制必将给县市报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我们必须要紧紧  相似文献   

2.
正郭永是两宋之际的抗金官员。《宋史·郭永传》记其知大谷,"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暴日中"者未明确。另有宋人汪藻《浮溪集》卷二○《郭永传》:"县有潭出云雨,岁祷水旱为常,县祷未应,乘此哗民,永杖巫,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碑记其异。"亦无法确定"暴R中"者是谁。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桂林日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推出了"双赢"的措施:即在地市级党报上开办县(区)时政版,将原来的县报变成市报的一个版,办时政版的县(区)自己承担版面的成本,但稿件终审必须是日报的值班编委。为什么说出版县(区)时政版是一个"双赢"之举呢?对县里来说,一是有了一块对外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奉天复县官员祭祀一般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祭祀为三月,秋季祭祀为九月,祭祀的祭官为复县知事。本文仅从复县文庙、文昌庙、关帝庙、城隍庙、社稷坛、先农坛、神龙庙祭祀的祭文中探索民国时期奉天官员祭祀的特征,复县知县将各项祭祀活动以"均已列入祠典"为前提条件,以国民政府官方行为进行组织动员,并将祭祀活动视为一项"保境护民"的"政绩"来对待。  相似文献   

5.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于一月二十七日召开二十多个县、市报纸座谈会,会上就如何改进和提高县报问题,提出四点意见:一、在县报工作人员中展开新闻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大鸣大放中,有些同志一方面借口县报"篇幅小",拒绝刊登党的指示和重要报告,他们称这些稿件为"命令稿",登县委指示是"浪费",为中心工作服务是"老一套",登县委的指示会影响通讯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片面强调趣味性,如安阳"大众生活"报(安阳日报前身)在改  相似文献   

6.
<正>在第13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由县档案局联合县档案馆于6月9日至16日,以"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录制档案法律法规影像视频,通过镇康电视台以及其他宣传媒体,滚动播放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邀请县供销社、县残联、县森林公安局等10余家单位,在县档案馆大门口设置业务咨询台,现场发放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达标相关业务知识、档案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单,  相似文献   

7.
陈娟 《中国广播》2017,(9):9-12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探讨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转型问题,认为县(市)台应改变传统的城市台"跟随者"的定位,走出城市台定位的阴影,抓住时机下沉到农村,在战略上做县域"三农"媒体的"领导者",在战术上为"三农"提供专业、贴近的服务,同时按照互联网思维和逻辑,重构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是县(市)台转型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8.
"帖"是唐代的一种下行公文,主要有堂帖、府帖、州帖、县帖等名目."堂帖"是宰相处分百司、号令四方的一种重要公文,大约出现在安史之乱以后;"府帖"即折冲府下发的军帖,使用于府兵制实行之时;"州帖"、"县帖"则是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的一种文书,主要流行于唐后期.唐令规定,尚书省下于州、州下于县、县下于乡皆曰符.帖与符相比,具有简便和随意的特点,因此往往成为符的一种替代,与符并行于世.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24日,石林县人民政府张勤勋县长等领导到县档案馆调研。今年是石林彝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中共石林县委、县人民政府拟开展县庆"辉煌60年成就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农民画展览"等活动,为确定活动场点,县领导张勤勋、黄世建、陈永宁、苏云波等调研组一行到县档案局调研,听  相似文献   

10.
<正>9月14日,麻栗坡县召开全县"三农"档案工作会议。县档案局局长盘金龙、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晓宏、县民政局、县农业局、卫生局、移民局、县扶贫办及各乡(镇)分管档案的领导及乡镇档案员、县级档案局全体干部职工共53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寇雷 《档案》2014,(3):1-1
正近日,甘肃省档案局副局长赵海林在白银市靖远县、会宁县调研档案馆建设和"双联双扶"工作建档情况。他充分肯定了两县新馆建设取得的成绩,并对白银市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抓好会宁、景泰两县的"双联"档案工作;抓好双联办、扶贫办的档案工作;抓好靖远、会宁两县档案馆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县,是中国行政区划和政府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单元。"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在两千多年的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诸多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地方制度虽屡经变化,但"县制"基本保持了稳定,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历行不废,可见县制是不二选择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最佳运行机制,在维系中国社会的稳定和促进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与繁荣方面起着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一级地方"小报",长期来在各级"大报"、"大品牌杂志"等高级别平面媒体以及各级电视立体媒体的挤压下生存,但县市报凭借区域内主流媒体及贴近基层群众的独特优势,仍然保持着区域内平面媒体广告经营的"垄  相似文献   

14.
正1月7日上午,中共阳新县委副书记陈立彬为阳新"红色档案"电视节目开播致辞。2012年,阳新县档案局在阳新电视台开辟阳新档案专门节目,相继播出了"话说兴国州"、"阳新方言漫谈"36期。2013年11月,县档案局与县电视台合作开  相似文献   

15.
<正>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泸西县财政局、县纪委、县地税局组织党员干部100余人到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参观活动中,大家在解说员的引领下,以"古老泸西"、"红色泸西"、"美丽泸西"三个专题为序,认真观看展览资料,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后,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参观学习活动为契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报刊整顿使中国一些县市报感到"冬天"的来临.根据此次整顿的精神,保留后的县市报均退出党报序列,将不再由同级党委或政府主管,主管单位改为省或地市党报.原本有300多家的县市报,只剩下40多家.保留的县市报,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大都数集中在江浙、广东、山东和福建等一些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严重洪涝灾害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加速科学发展,建设富厚双峰"的战略目标,全力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的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年"为主要抓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坚持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牢牢把握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宁市档案馆的前身为海宁县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3月,归属县委办公室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机构陷于瘫痪,档案工作受到严重干扰。1977年档案馆恢复正常工作。1980年3月,成立县档案科,与档案馆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仍归县委办公室领导。1987年2月,海宁撤县设市,县档案馆更名为海宁市档案馆。1988年9  相似文献   

19.
根据省委宣传部的总体部署,从2007年3月4日元宵节起,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临安、嘉善、临海、新昌等全省61个县(市、区)委宣传部,发动广大农民开展了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农民"种文化"百村赛开展6个多月来,农民群众踊跃参加,全省11个市已有61个县(市、区)的114个村加入了参赛村的行列。一些县的宣传部门还以参加省里"百村赛"的村为龙头,组织了本地的"种文化"百村赛、"百村行"和"农民文化节"等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学会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我国地(市)、县(市)级档案事业发展,11月13-16日,中国档案学会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全国地(市)、县(市)级档案局馆长论坛"在杭州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