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之一,在中学物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三册中采用的是从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教学实践发现.这种讲法由于没有实验基础,推导过程又比较复杂,并且学生对导出的动量守恒定律缺乏感性认识。容易造成历史上动量守恒定律就是从牛顿定律推导出来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来的,但从历史看,动量守恒定律首先是笛卡尔提出的、惠更斯等人通过研究弹性碰撞验证的。而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二定律(太阳到行星的矢经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中就有所体现(即关于行星运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些都是牛顿概括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另外,近代物理学表明,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完全适用于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微观、高速领域,由此可见,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应看做是从实验室总结出来,比牛顿二定律具有  相似文献   

3.
第四章物体的相互作用在前一章里,讨论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外力作用的关系。这一章要进一步讨论物体相互作用时遵循的规律。先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然后再学习比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更广的动量守恒定律。这两个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本章的教学是从牛顿第三定律开始的。在这一节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认识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建立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有些学生  相似文献   

4.
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学生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时感到困难,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作法,一是混淆研究对象,二是分不清适用范围,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定律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从概念上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动量守恒定律时,常会出现不少问题,如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尽量减少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使学生对定律所反映的物理过程,特别是过程的实质,有个比较直观而又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这在认知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课本没有从实验出发去归纳定律,而是在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动量守恒定律,然后让学生用实验再去验证,课本告诉的具体过程如下:“图……表示出了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的两个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_1和m_2,沿着同一直线向相同方向运动,运动的速度分别是υ_1和υ_2,经过一定  相似文献   

6.
动力学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相似文献   

7.
牛顿运动三定律是牛顿动力学的核心内容,特别是牛顿第 二定律的数学表达 F=ma 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学生循序渐进 地认识和理解,并逐步学习应用定律去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 了牛顿三个定律之后,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梯度地、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体会到牛顿运动定 律的博大和精深。下面提供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个教案,此教案 是安排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七节后作为补 充习题课教学的,重在挖掘对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变式应用, 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8.
一、用途注点计时器具有电磁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气垫导轨的特点,能定量地作如下实验;①测定平均速度、即时速度、加速度;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规律;③研究匀速运动规律;④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测定重力加速度;⑤研究牛顿第二定律;⑥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包括三个实验);⑦研究动量守恒定律(包括三个实验);⑧研究牛顿第三定律;⑨研究动能定理、动量定理;⑩研究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2π(m/k)~(1/2)和简谐振动机械能守恒。二、结构原理注点计时器利用医用注射器注射钢笔墨水,对准装在电动机轴上转盘的小孔,当电动机带动转盘转动时,射出的色水只有在和小孔相对时,才能通  相似文献   

9.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进行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过程。那么 ,具体到物理教学和物理学习中如何进行呢 ?针对此问题 ,笔者以高一物理“超重和失重”一节予以回答和分析。一、作为教师首先要分析教材教法 ,给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和探究学习的机会。本章《牛顿运动定律》有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等内容 ,其中 B层次要求是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超重和失重是属A层次要求 ,但实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  相似文献   

10.
牛顿力学在经典物理中是相当成熟的典范,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用八个定义、四个注释、三个定律和六个推论建立了牛顿力学的公理化体系,但牛顿力学也是一直争论不休、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最近发表的《论接触体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可演绎性》,断言牛顿第三定律不独立可由第二定律推演得出,以及早先争论的第一定律只是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第一定律中存在逻辑循环,第一定律不构成基础和独立的规律等等。于此,讨论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各自独立性与内在逻辑自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牛顿第三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也是中技、中专、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之 一.是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问题,所以又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掌握得如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对物体运动状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笔者认为教学中必须讲清和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经教材分析发现,从初中“力的相互作用”到高中“摩擦力”的知识呈现存在与科学实证性相悖的问题,为解决矛盾,从建构主义理论中讨论出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突出科学本质教育的四点教学设计要求;以牛顿第三定律相关内容为主线,选取“摩擦力”“牛顿第三定律”“受力分析”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四处统筹设计了可以突出科学本质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为长周期下的大概念教学予以一定启示,供一线教师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例如 ,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之间的区别 ,学生往往理论上知道 ,而实际上却混淆不清。对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学生也不好接受 ,常常会错识地认为作用力大于反作用力。对此 ,如何克服重点、分散难点 ,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三定律 ,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教研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以便更好地搞好牛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牛顿第三定律要解决的问题是 :①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下面结合演示实验和举例 ,寻找和导出定律。一 .力的作…  相似文献   

14.
牛顿第二定律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现行高中教材(甲种本)中采用实验归纳法讲述。这对大多数缺乏实验设备条件的中学来说,学生往往难以接受,会感到定律的总结是人为的解释,并且第三节中三、四两小节内容与前面的知识较难衔接。为了克服上述困难,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同时揭示出牛顿第二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强调牛顿第二定律是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实验规律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下述教学内容作为教材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孙四梅 《物理教师》2000,21(4):13-14
本文就试验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实验初步谈谈教学设计的问题.1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一验证性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通过重复前人的发现,认识建立物理定律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物理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在该实验的教学中应着重于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控制规律成立的适用条件. 学生实验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质,希望通过学生实验的教学,使学生不仅会做实验而且会研究实验.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素质教育的内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几个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一、定律内容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二、定律的理解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时应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理科爱好者》2004,(7):i028-i029
牛顿三个运动定律是动力学基础,本单元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了综合体现.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单元知识的试题每年均有,单独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多为综合性题目,经常与电场、磁场、热学、原子物理等联系.考查的重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正交分解应用,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动力学问题以及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知识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8.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三定律,尤其是在其基础上推出的动量守恒定律具有普遍的意义,它适用范围大到天体等宏观系统,小到原子、基本粒子等微观系统。但是,在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好象发生了违反牛顿第三定律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讨高中物理教材所设的各类学生实验以及学生实验的教学组织问题。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必修两册、选修一册)共编排学生必做实验17个,选做实验7个,根据各实验内容,可将其归纳为验证性实验、测量性实验、探索性实验与操作性实验四大类型,《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玻意耳—马略特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等验证性实验的设置,旨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定律的理解,通过重复前人的发现,认识建立物理定律的过程,使学生懂得物理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随时间地域而改变的。物理规律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这类实验的教学应着意于引导学生明确要验证什么规律以及怎样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普通物理中,都要讲到物理学中存在三大守恒定律,而且是这样讲解的:由牛顿第二定律——(?)=(dp)/(dt),当作用于体系的合外力等于零或体系不受外力作用(孤立体系)时((?)=0),有(dp)/(dt)=0,此式说明体系的总动量与时间无关,这就是体系的动量守恒定律;同样由牛顿第二定律——F=(d(?))/(dt),两边用质点的位矢(?)去叉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