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争议最大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抑或是其他什么性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纲修订试用版中也采用了比较模糊的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半句含工具性,后半句含人文性。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在保留上述一句的后面接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应该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思考之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与“人文性”统领“工具性”为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争得面红耳赤之后,《语文课程标准》给予定论,并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  相似文献   

3.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4,(19):51-5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论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结束了教育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这一新的理念强调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独特内涵,有自己的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学科的内涵,才能抓住学科的教学规律,凸现学科的教学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一“人文性”究竟指的是什么?我们可从“人文”概念的历史演变中概括出其基本内涵。“人文”二字最早见于被视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使语文课程性质、特点这一长期争论不休、悬而不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怎样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不少一线教师来说,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完整地表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这样为语文课程定性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习和理解“课标”过程中,笔者对语文课程性质产生一些疑问。一、“基本特点”是课程性质吗?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性质就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令人迷惑不解:“基本特点”显然不是“本质属性”,而“课标”为什么要在“课程性质”的标题下做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的论断呢?…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表述 ,应该说是迄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最为科学的表述。语文的工具性 ,只有与人文性统一 ,它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的人文性 ,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 ,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 ,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育人的个性特色。本文所列举的几个教学片断 ,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成功地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得以和谐统一 ,相映成趣 ,和谐共振。它会说些什么呢?教例 :密林怪客》…  相似文献   

10.
蒋晓龙 《学语文》2004,(4):54-54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主次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对语文学科给予了新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以说这一定性使得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性质纷争告一段落。然而在这一新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毫无疑问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对语文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说,《标准》在强调工具性的前提下,同时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性,得到了人们的基本肯定。那么,语文到底是什么样的工具呢?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人文是一个涵义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作为西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主要思潮的人文主义,其思想的内核是强调以人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这两句话,第一句讲语文的多重功能(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文化载体),第二句讲语文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合起来讲语文课程的性质。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对这一表述的评价是:“摆脱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正面论述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钱梦龙先生则认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离开了人文内涵,那么这个语言的外…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定性阐释中和了长期以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一种艰难抉择。与以往教学大纲显著不同的是,新颁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种由单一性(工具性)向双重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转变,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4.
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学科性质是语文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语文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基本一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过反复;但随着语文教育改革和研究的不断深化,又达到了新的统一。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目前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比较恰当、完整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 ,又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 ,代表了现阶段对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担负任务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教学丰富内涵和多重教育功能 ,突出了语文教育在人的终身发展中的奠基作用”。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对此 ,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有必要转换视角 ,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实践。    一、从素质教育要求来认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  相似文献   

16.
润物细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性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石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要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要有利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学目标要体现三个维度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中 ,不管是总目标 ,还是阶段目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充分体现在对三个维度的把握中 ,既体现知识与能力 ,还关注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  相似文献   

18.
林思思 《现代语文》2014,(10):33-34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本体论的基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现代语文学科尚未确立之前的“载道说”到1903年以后对语文学科性质“工具论”的界定,以及近年来兴起的“人文性”,都反映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新世纪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韵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课程标准都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权威总结显然采取了折中的方式。究竟语文有没有一种确定的本质属性呢?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语文教育的方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交际”、“工具性”,表明了语文学科是交往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人文性”表明了语文学科传承人文精神的特点。“交际”、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语文?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一直说法各异,争议不断。直到2011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终于给出了明确的说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以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用清晰而肯定的语言给中小学语文课程性质作出的最恰当的定义。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开始着眼于从语文学科思想方法的角度与高度,重新认识语文教学,重新去研究语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