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机构的特点县级农业机械化学校属于成人农村职业技术学校,是整个农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培养农机技术人才而常设的教育机构,也是指导全县开展群众性农机培训工作和技术普及的中心。"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宗旨决定了其特有的办学原则:一是服务社会原则(即坚持为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服务,为农民勤劳致富服  相似文献   

2.
企业教育--农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先天不足,要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弥补,而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民投资农村教育的风险性等因素,又限制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市场经济要求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单纯的农村教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通过分析江苏农业私营企业职工素质与农民教育的关系,发现企业教育目的明确,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具有系统性,因此让农民在企业中学习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民教育体系建设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其中存在着地方政府缺乏引导政策、企业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及社会教育机构不足等问题.为此.只有在政府加大力度积极引导下,充分调动市场中的资源,才能逐步建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教育体系,保证我国经济有效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民数量大、素质低,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农民信息教育势在必行。对农民进行信息教育必须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准确性、超前性原则,着重加强政策信息教育、市场信息教育、农业法律法规教育、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农资供应信息教育、气象信息教育及相关行业信息教育。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高等学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推广站及图书馆的作用,以确保农民信息教育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农民企业家是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当前,我国农民教育还停留在帮助农民脱贫的层面,无论是在培养目标还是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都忽视了对农民企业家成长过程的培养.因此,新型的农民教育模式需要树立培养农民企业家的教育目标,建立农民教育与农民企业家成长的对接机制,建立以农民企业家成长要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建立多渠道的农民教育资金体系.  相似文献   

6.
田贵平  潘寄青 《成人教育》2014,34(12):104-106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中,大批青年农民涌入城市,低质的农业人力资本难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举措。我国的职业农民教育处于探索期,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必须借鉴国外发达国家职业农民教育的发展轨迹。运用归纳比较法,通过梳理美、法、日、韩四国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的发展谱系,总结了职业农民教育的共性:法律先行、形式多样灵活、顶层设计和政府推动。  相似文献   

7.
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农业职业教育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改善农业劳动力的智力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变农民传统观念。笔者认为,完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对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宜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完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资源,完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农业继续教育,加速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合理拟定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计划,整体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8.
国土面积很小的丹麦是一个农业很发达的国家,丹麦独具特色的农民教育是丹麦农业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农民资格、教学模式、农民继续教育、咨询服务体系四个方面论述了丹麦农民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普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勇 《成人教育》2015,(9):53-56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步伐,对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职业农民培育方法,提高培育针对性和实用性;统筹城乡一体化,建立以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主的准入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应多举措培养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10.
任少雄  王涛  廖平  李仕成 《成人教育》2011,31(11):47-48
提高农民文化与科技素质是实现四川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面对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农民接受农业科技和劳动技能培训难度大、农民教育培训任务迫切而艰巨的现实,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探索当前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