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奥运会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第二手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利用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对奥运会的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剖析,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审视当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从更深层次认识奥运会对当今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揭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奥运会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前提是“稀缺性”的客观存在,表现在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阐述现代奥运会与社会经济之间互利双赢的关系,并探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对北京,乃至对中国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喻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8(3):11-14,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有综合效应。(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复兴热情,有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和平统一大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世界面前树立文明、开放、团结的现代化中国的良好形象。(2)中国及北京成为全球的投资热点,中国GDP每年和额外增长0.3%,有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北京经济更有活力和竞争力;增创200万个就业机会,刺激体育产业高速发展;提升中国经济的“无形资产”。(3)更加广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普及与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东西方文明的互补与交融;深刻影响中国的年轻一代;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国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尤以北京市民素质提高显著;高科技得到快速发展;北京城市魅力极大提升,并进入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5.
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差异。武术要加入奥运会,不能一味迎合奥运会的规则,以抹杀武术特有的民族性和个性为代价,而应该求同存异,以武术的厚重文化积淀吸引全球目光,把武术这一国粹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对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和谐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北京奥运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文化活动的平等机会,有利消除因主体的差别而存在的特权现象。体育文化大众化建设可以推进体育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成功运用中国文化符号阐释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与现代风貌,缶、鼓震天,中国韵味表演仪式展现奥林匹克文化魅力;从脚印到句号象征百年奥运梦圆;环飞鸽舞营造奥运和谐氛围;开始与告别燃烧奥林匹克激情;壮丽画卷讲述中国故事;和为贵叙述主题等.同时也体现了全球化特征.表现了在民族复兴进程中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共同发展的和谐主题. 相似文献
8.
雅典奥运会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对我们准备4年后的北京奥运会,至少有这样两点启示,一是“人文奥运”主题的挖掘;二是奥运成败这笔经济帐怎样算。 相似文献
9.
从奥运会营销的历程可知,营销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营销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更是如此。奥运会营销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种类型,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带来很大的经济影响,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试析现代奥运会的商业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商业化是当代国际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当代世界经济的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网络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崛起,以及7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奥运会商业化的主要原因。商业化既给奥运会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促进了它的发展,又干扰了奥林匹克竞技运动的正常状态,与奥林匹克理想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化与商业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龙春晓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1):33-35
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论述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商业经济的紧密联系,展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论北京2008年奥运经济与奥运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北京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加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奥运经济将有力地促进首都经济、文化产业和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北京奥运文化产业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产业代表性概念,是对北京文化产业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它源于北京首都的城市地位,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建设北京奥运文化产业是北京文化的神圣使命,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软件建设,以观念、环境、结构建设为切入点,充分抓住奥运文化活动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文化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第25、27和28届夏季奥运会成功运用城市推广理论和文化消费经济理论的案例和以人文旅游为龙头的文化消费经济的论证与分析,阐述北京奥运会应该采取的策略:充分利用举办超级国际性赛事的良机,完成城市新形象的打造,实现城市经济成功转型:率先进入文化消费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实施方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遗产主要是指自然或人类遗存给后人的有价值的产品.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会给举办地留下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主要反映在实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方面.北京实施奥运文化遗产的措施主要有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研究与教育、赛后充分利用奥运场馆、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建立奥林匹克碑林、建立奥林匹克学院等,从而真正实现奥林匹克文化扎根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奥运经济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管勇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44-46
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可使北京地区形成庞大而活跃的投资与消费市场,对外将扩大高新技术和资金的引进,对内将拉动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围绕奥运会所引起的国际媒体的关注,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它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腾飞。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专家访谈法,重点关注北京奥运会期间发生的中西文化冲突及其解决对策。依据文化解释学中的"深描"理论,全面归纳了奥运期间中西文化冲突产生的主要特点、重要原因及多重效应,从文化不同层面对中西文化冲突进行了细致剖析与文化自觉。进入后奥运时代,应以北京奥运会的经验教训为镜,从主观认知、价值取向、制度建设、行为方式、政策措施等多方面对自身文化有所改进和调适,以适应当下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发生重大调整的历史性变化。未来,文化冲突仍将长期存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交流与沟通中,不断进行文明对话与文化更新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