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了导师苛责式督导对研究生人际促进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情绪疲惫与师生上下权距在上述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角色及调节作用。以澳门、广东七所大学中具有对偶关系的101名导师与其指导的294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导师苛责式督导会加深研究生的情绪疲惫,进而降低研究生的人际促进行为。权距会显著调节上述影响过程,上下权距较大时,学生对导师苛责式督导的承受力更强;反之,研究生对其容忍力更弱。  相似文献   

2.
冷暴力是一种规训权力,导师运用知识权力行使冷暴力以达到管教目的。它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伤害,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从作为与不作为两个维度来看,可以表现为"语言冷暴力"和"态度冷暴力"两种普遍形式中的隐性规训。为远离导师冷暴力,应从反思教师权威、审视规训心理以及重建导学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冷暴力是一种规训权力,导师运用知识权力行使冷暴力以达到管教目的。它往往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伤害,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从作为与不作为两个维度来看,可以表现为“语言冷暴力”和“态度冷暴力”两种普遍形式中的隐性规训。为远离导师冷暴力,应从反思教师权威、审视规训心理以及重建导学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职场冷暴力是人际冷暴力的一种,即指职场中人际之间用非武力的方式进行伤害,造成人们精神痛苦以及环境窘迫。其常见的类型有:同事之间的漠视和冷言、领导的重压或架空、遭遇心理疾病患者、绯闻和谣言等。它危害集体事业,伤害个人身心健康。消除和纠正这种现象应该成为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晏培玉 《培训与研究》2009,26(10):85-87
职场冷暴力是人际冷暴力的一种,即指职场中人际之间用非武力的方式进行伤害,造成人们精神痛苦以及环境窘迫。其常见的类型有:同事之间的漠视和冷言、领导的重压或架空、遭遇心理疾病患者、绯闻和谣言等。它危害集体事业,伤害个人身心健康。消除和纠正这种现象应该成为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前,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者的重要任务.从场域的视角来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面临着资本争夺导致人际冲突、惯习维系导致角色失败和场域入侵导致价值迷失三重现实困境.为此,提出以厘清资本逻辑为切入点、以重塑导师惯习为着眼点、以增强场域自主性为立足点的思路构建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导师、研究生和辅导员之间信息传达不畅、研究生工作复杂特殊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导师负责人制并研究其建立及作用机制。详细分析导师负责人制的作用机制,并结合实例阐述导师负责人制的应用。实例证明,导师负责人制可以很好地协调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提升研究生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正在由单一走向多元。国内已有的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对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类型的探讨多从导师与研究生的角色来构建和调查师生关系的类型。本研究旨在突破既有研究事先设定师生关系类型的角色模式,将师生关系置于基本的人际交流行为理论框架,从影响力(influence)和亲密性(proximity)两个维度来设计和调查研究生和导师双视角下师生关系的"权威-平等"和"疏离-紧密"程度,以及由此构成的不同师生关系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师生个体背景、互动情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与不同师生关系类型的关系。通过对3903位研究生和865位导师调查发现,平等紧密型是研究生教育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与此同时,轻度平等疏离型和高度权威疏离型也有一定的表现;研究生和导师的群体类别特征与师生关系类型弱相关,甚至不相关;一定的交流频次和时长与高度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在研究生看来积极支持的环境制度条件与平等紧密型的师生关系关联性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061名研究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乐观,但少数人心理问题仍需重视;研究生遭遇来自学业、就业、经济、人际等方面的压力,与导师关系也成为部分研究生的压力源;多数研究生拥有足够的心理支持,部分仍感心理支持不足;极少数人完全排斥心理咨询,近40%认可并表示愿意接受心理咨询;面临压力或困扰时,研究生更倾向于积极应对。建议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的心理咨询体系和预防体系;确立导师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职责意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心理教育功能;建立多模块的研究生素质教育体系;多部门联手实施学生帮助计划。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事业的奠基者、引路者,对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考核评价,建立具有操作性强、评价功能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不仅能够增强导师责任感、促使其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还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通过对我国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解析,运用数理评价方法,构建研究生导师科研学术能力、研究生培养成效和师德师风“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双一流”高校为例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我国高校丰富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价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框架,旨在为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有益尝试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岗位聘任制是将竞争机制引入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岗位聘任制可以优化硕士生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且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不断提升导师对硕士生的"指导质量",从而促进硕士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几个薄弱环节,从培养方式、生源质量、导师队伍建设、培养环境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加强化学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指导委员会为线索,概述其导师资格与遴选、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指导委员会组成、导师指导与指导委员会职责、师生关系等,阐述美国大学研究生导师及其研究生指导委员会集体指导之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以课程学习及跟随导师团队完成科研项目和学位论文为主。由于激励措施不足等原因,研究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兼顾导师培养、学院创新训练以及创新成果激励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多级联动培养机制,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研究生的招生、选题、学位论文的指导、研究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导师个人与研究生的关系处理等研究生培养若干环节中导师工作的方法和经验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研究生教育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研究生社团作为研究生自我教育的组织,其数量正在逐年递增。为此,建立研究生社团导师制度,对广大研究生实施全面教育和正确引导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就研究生社团的概念,其建立的重要性和现实依据,以及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希望能为研究生社团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生作为我国重点培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群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主体间性"理论出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分析了当前研究生的思想现状与问题症结,提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导师制是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文章从中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角度论述双导师制的内涵,探讨双导师制实施的优势,提出了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寻求一条培养中医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途径,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导师遴选、导师团队建设、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育人角度,探讨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指出高校应改革完善导师制,把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打造成理论有深度、思想有高度的高端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满足《中国制造2025》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