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阶段,全世界年能源消耗量约合13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约占1/3,在煤耗中燃煤发电又占很大的比例,每年燃煤发电排灰量约5亿吨,其中粉煤灰4亿吨;我国的能源生产以煤为主,且煤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也决定了我国发电以燃煤电厂为主,如此多的粉煤灰若能得到合理利用,不仅节约大量能源和相关资源,还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1/4。地形复杂,多山,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除发展一般粮食作物外,宜于发展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农、林、牧、副、渔等大农业的合理布局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试对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3.
构建能源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俊文  范从来 《软科学》2007,21(2):92-95,101
金融资源配置对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尤其在能源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能源工业已成为金融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能源金融与能源工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金融支持能源工业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着力点放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方面;否则,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就有可能引发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广西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根据广西农村实际情况分析了各种可再生能源在广西农村使用的适宜性,及在广西农村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范维唐  刘宝琛  宋振骐 《学会》2001,(12):21-21
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大国,但人均消费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将逐步增加,并向多元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从资源上讲煤炭是可靠的能源,从经济上讲煤炭是廉价的能源,从环境上讲煤炭是可以清洁利用的能源.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是我国的主要一次能源.  相似文献   

6.
风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储量极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其储量也不会随着本身的转化和利用而减少。目前世界风力发电发展速度超过其他新能源发展速度。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陆地上离地面50米高度达到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千瓦,5~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  相似文献   

7.
谈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与能源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向农村地区的转移,破坏了农村的资源环境,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解决能源利用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有助于解决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我国新农村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农业综合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是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五大问题,也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限制因素。由于人口膨胀和温带可垦荒地越来越少,土地资源的垦植利用已逐渐由温带向热带、亚热带地区转移;而温带地区水土资源管理的经验不能直接用由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该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布局和措施等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的一大研究热点。一些地处温带、北温带的国家,如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荷兰、苏联等都纷纷设立了专门研究热带、亚热带地区农业开发利用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赵巍 《科技风》2014,(5):139
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矿产资源,而且建设周期短、投资规模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辽西地区凭借其风速大,风向稳定,且大部分地势平坦而开阔的优点成为我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开发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本风力发电场场址区域是辽宁省风资源较好地区,建设本风电场区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还对电网有电源补充的作用。风能作为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之一,替代了部分一次能源,使电力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对环境保护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资源开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作为能源含量较大的国家,各类资源都比较丰富。在实际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会或多或少地造成影响,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地质问题。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采取科学的治理和防范措施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研究人员工作的重点。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世界亚热带气候区,大致分布在南北纬22—45°范围内。南半球因大陆面积小,亚热带气候地区呈现出零散的分布;北半球因欧亚大陆面积宽广,大陆的东西两岸及其内陆地区存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显著差异,一般又划分为三种亚热带气候类型:①亚热带西岸气候型(约指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地区,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和谷地);②亚热带大陆气候型,由于亚热带干燥区、热带干燥区及半干燥区在本区很难分开,本文暂以亚热带气候来讨论(约指青藏高原东部一线以西,印度半岛西北和以西,欧洲东南部地区);③亚热带东岸气候型(大约包括日本、朝鲜南部、中国105°E以东地区、东南亚和南亚)。  相似文献   

12.
海峰 《华夏星火》2011,(7):23-23
近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并为首批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标志着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13.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泌阳、南阳凹陷是在秦岭褶皱带基底上,燕山晚期发育起来的以古近系沉积为主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凹陷,具有形成沉积区传导型地热资源的良好条件,石油勘探开发实践证实本区地热资源丰富。本文在叙述本区地热资源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石油勘探开发资料进行普查、对部分老井进行井温测井、新钻井应重视综合录井中钻井液参数、开展离子色谱录井等地热资源勘探方法。结合本区石油勘探中地热资源情况,提出了利用采油井产出水地热资源、充分利用报废井、加强规划综合利用、重视资源保护等开发思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与秸秆能源企业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秸秆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科学评估中国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布局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各省农业生产数据测算了全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产量和可利用秸秆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遥感数据和GLO-PEM模型,测算了1km×1km栅格尺度的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并评估了秸秆能源企业在各地区布局的适宜性。相比之前的研究,本研究考虑了秸秆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分布密度差异,这对于计算秸秆这类收集和运输成本较高的资源的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也通过2014年和2010年的对比,分析中国秸秆资源分布密度和能源企业适宜布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8.97亿t,可收集资源量为7.69亿t,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总量为1.86亿t,吉林、江苏、河南、安徽、黑龙江等省份适宜建立大型秸秆能源企业,且未来秸秆能源布局也将向这些地区集中。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西南以及新疆等少部分地区适宜建立小型秸秆能源企业。  相似文献   

15.
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变废为宝,实现农村优质能源的利用,消除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解决群众生活用能,同时带动饲养业和种植业的发展,是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电力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目前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存在着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供应不均衡及供应不足两个方面。特别是农村现在用电量增加而供应严重不足。农村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0%,大量的太阳能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本文讲述了家庭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现状、组成结构原理及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河中游地带,全区含晋、宁全部和陕、甘、青、内蒙古、豫的大部或一部共287县(市、旗)。总土地面积62.87万km~2,人口8126万,耕地17568万亩(1985年统计数,调查数为28600万亩),分别约占全国的1/15,1/13及1/8。 粮食生产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社会历史等众多原因,本区粮食生产区域差别大,大部地区生产低而不稳,不能自给。近年粮食平均年调入量达15—30亿kg,运粮费耗资4—8亿元。粮食已成为本区各业发展和能源重化工基地开发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1985年全区粮食作物种植1.52亿亩,占作物总播面的79.3%,总产2307.1万t。人均占有量283kg,较全国人均364kg低28.6%。  相似文献   

19.
石油、煤炭是新疆主要矿产资源优势;其远景储量,均占全国首位。建国以来,自治区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一定基础设施,培养了一支科学技术队伍;部分石油勘探技术在国内居领先地位。1985年,共生产商品能源2147.2万吨标准煤,发电37.72亿度,调出能源产品540多万吨,支援兄弟省区。能源管理与节能取得初步成绩,能源消费构成发生质的变化与进步。但当前,电力不足,农村缺能,生态破坏严重,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幅员辽阔,其中热带面积,由于划分上的标准至今尚未统一,一般认为它只占国土面积的0.5—5.0%,而亚热带的面积,相当广阔,约有250万km~2,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4。 在这个区域里,丘陵山地面积占70%以上。在气候上,本区因受季风的影响,雨量相当丰富,但各季分布不均,并有充足的热量,但冬季偶有寒潮影响,这些条件对各种植物的生长,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