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油锅"组织是一种以血缘为纽带,以宗族为核心的白裤瑶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在白裤瑶漫长和艰难的迁徙历史时期,"油锅"组织以血缘凝聚着白裤瑶的力量。在白裤瑶社会,"油锅"作为基本生存生活单位,其组织生产劳动、抵御外族、保障基本生存。"油锅"通过瑶老制、"油锅鬼"信仰、姻亲联盟共同作用,维系了白裤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仅2万余人,聚居在黔桂边境的广西南丹县里湖一带。其服饰工艺精湛,样式简朴古老,是白裤瑶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极重要的证据。本文从白裤瑶的宗教信仰和崇拜、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原始文化特征等方面研究白裤瑶服饰的人类学意义,论述白裤瑶服饰所阐释的古老的民族文明形式。  相似文献   

3.
贵州瑶山是我国的贫困地区,白裤瑶经历了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历程.白裤瑶“逃学”主要是由于生计类型的影响、传统文化习俗的影响和长期贫困的影响;白裤瑶“向学”主要是因为政策的影响、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榜样的激励作用.白裤瑶从“逃学”到“向学”的转变过程在中国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瑶山社会变迁与学校教育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某种程度上阐释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应该双向适应、双向滋养的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4.
白裤瑶是一个以服饰而得名的瑶族支系,其服饰简朴明快而洋溢着古典格调,是记录白裤瑶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要解读白裤瑶服饰古韵美的艺术特征与审美价值,可分别从多样化的款式、五彩斑斓的色彩和韵味浓厚的图案三个方面.挖掘其文化来源、发展与潜在的价值。这不仅能够增强白裤瑶人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对传承白裤瑶民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裤瑶的铜鼓崇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居住在广西南丹县的白裤瑶是布努瑶的一个支系,至今仍然保持着使用铜鼓的习俗。铜鼓在白裤瑶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之所以如此,与古代铜鼓的“神器”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白裤瑶社群的人名用字发生了很多变化,其变化的背后蕴藏着深厚的语言内涵和文化心理。同时,从白裤瑶人名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白裤瑶这个古老民族改革开放以来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瑶山白裤瑶作为偏远贫困和民族文化心理场弱势少数民族的代表,其辍学问题是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集中反映。文章基于对白裤瑶的田野考察,从学生的目标动机和成就动机低下、家长的"读书无用论"、学校的同质化教育三个方面分析了白裤瑶学生辍学现象在教育投入增加的情况下依然存在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未能因材施教。为此,在学校方面,应当开发校本教材,使民族文化进校园从形式走向实质;增加适量的实用性或技能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多元评价机制;等等,都是进一步降低白裤瑶族学生辍学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广西南丹白裤瑶族群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通过对目前学术界研究白裤瑶文化所存在不足进行反思,对其审美文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整体梳理和评析,从而进一步推进对白裤瑶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树汁染为例,探讨树汁染的制作方式及其艺术特点。在保护与开发的悖论面前,白裤瑶树汁染的传承与发展面临挑战。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的宣传与保护方面发挥了活态传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审美意蕴,它是南丹白裤瑶族群集体记忆的“史书”,是南丹白裤瑶身份认同的表征,凸显了白裤瑶族群独特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体现了其民族特性更是反映了其社会文化的特征。因此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首先就要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就日语的学习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日本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中要实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战略,要加强景区旅游与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开发,应重视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基地建设,要着力解决发展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资金短缺的问题和加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坚持当代设计艺术的民族化发展,必须在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的同时,注重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求索个性化的设计形式和设计语言,并在合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中不断开拓不断创新.这是中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需要,也是具有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艺术家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东西方文化差异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与此同时,英汉词语的理解与翻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总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风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Many organizations in recent times have changed their working culture to embrace such ideas as group working and self-management teams. As such, the introduction of GroupWare technology into an organization, either business or educational, should be considered carefully. In addition, both in the business world and academia there is some confusion as to what exactly constitutes a GroupWare product. Furthermore, not only must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be considered but also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As a result, introducing GroupWare technologies into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may enhance group working, but due care and attention must be given when introducing such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technology it is a prerequisite that both business organisations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introducing group working into their establishment.  相似文献   

16.
对于文化遗产,不但要坚持批评地继承的原则,而且必须弄清应当继承什么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文化遗产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内蕴的精神意识,不在于它的外部形态。而这种精神意识不但具有时代性,更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因此,继承文化遗产不是要重复历史的文化面貌,而是要吸收遗产中体现出来的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的精神意识,保护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但要严格维护遗产的原始的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宣传、弘扬、吸收遗产的内在精神。同时,还要以全球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化遗产,找出其中可以发展、改造的成分,从而改造它、发展它,在它的基础上,建设我们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7.
曹秀先是南昌地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曹氏家庙是乾隆皇帝降旨建造的两座家庙之一。"一朝六进士,五里两尚书",显赫的曹氏家族是古代耕读文化的代表。重建曹氏家庙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苗族是从其他省区迁到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通过对威信县韩姓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可以认识云南苗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而了解苗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是在新疆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环境中形成的。新疆现代社会化变迁对干部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化结构与化冲突上,少数民族干部在继承优良化传统的同时,提高自身化素质与管理化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姓名是人的代号,姓前名后是汉民族几千年历史所形成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姓名与汉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有密切的联系。这里仅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文化镜象法来探讨姓名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说明汉民族姓名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