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刘莉 《宁夏教育》2007,(6):50-50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设疑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设疑就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激情,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问题的设计着手,精心“设疑”,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化学课堂教学基本程序的设计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受到大家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对此曾作了探讨: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顺序从多年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研究总结出如下一种化学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程序:1.设疑:创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思索,进人学习情景之中.能激发学生思索的设疑才是成功的设疑.设疑的要求:(1)设疑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设疑必须紧扣本课教学目标或紧扣某一个化学知识点.如果你要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若没疑提问"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气?湿衣服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4.
善于设疑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疑能促思,疑能激趣。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在新课的开头处、重点难点处、易产生混淆处及课堂结尾处面向全体学生设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巧妙的设疑,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呢?从设疑的新颖性、设疑的适时性、设疑的量力性、设疑的直观性、设疑的现实性、设疑的变式性、设疑的自发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罗鑫 《课外阅读》2011,(8):60-62
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重标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下学习。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和时机作出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时玉珍 《中小学电教》2011,(11):146-146
<正>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因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找准情感激发点激发兴趣1.设疑引趣。"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融洽交流,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淡化应试的痕迹,增强教学艺术。当然,应掌握设疑的原则和把握设疑的方法,因时因地运用,勿弄巧成拙,合时合地合情地设疑,能让设疑在教学课堂中绽放美丽和光彩。  相似文献   

11.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2.
设疑是教师授课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疑,可以克服“满堂灌”的教学弊端,从而能更好地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通过课堂设疑可以迅速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上任何设疑都具有上述作用,要使课堂设疑能收到真正的效果,也得讲究一些设疑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设疑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精心设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疑激思,引起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疑是知之始",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精心的适时适度的设疑"拓路",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设疑的方法、时机、类型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来为数学课堂"拓路"。  相似文献   

14.
生物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探析⊙宁夏盐池一中(751500)张永宏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教学法中设疑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运用设疑,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设疑的原则和方法爱因斯坦说...  相似文献   

15.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疑,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年的教学实践 ,体会如下 :一、精心设疑 ,激发兴趣学贵有疑。学一篇课文 ,学生能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 ,就说明他们学习有了兴趣 ,动了脑筋 ,有求知欲望。每教一篇课文 ,我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 ,通过查工具书 ,读准字音 ,弄清字形 ,理解字义、词义、句义。然后通过思考 ,列出结构提纲。课堂上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课堂的设疑 ,一是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设疑。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设疑。…  相似文献   

17.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恰当的课堂设疑,既能起到传授和巩固知识,及时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的作用;又能揭示教材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物理课堂答疑,  相似文献   

19.
设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个好的初始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累经验和发展探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实践表明,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创境设疑,是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习思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在媒体技术的运用中创境设疑在化学课堂中,教者结合网络资源,在运用媒体辅助展现教学内容时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透过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促发学习思维.例引导探究"二氧化硫性质",教者整合网络资源,运用媒体平台播放了一组介绍"酸雨危害"的图片和视频:化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